围绕企业战略全局 创新财务融资工作
2011-01-01张伟红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文章以春和集团财务为个案,总结并论述了企业财务工作围绕企业战略全局创新财务融资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企业战略 企业财务 融资 经验做法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48-02
春和集团是一家具有全球视野,聚焦于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资源投资和物流产业的投资控股集团。自1995年创建以来,积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前瞻性把握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在所从事的轻工制造、超市零售、房地产业、国际贸易、教育、船舶制造以及海洋工程等业务领域中,均取得了优异的业绩。目前,拥有员工25000余人,2009年总资产163亿元。产值124亿元,并荣登2010年度中国企业500强451位中国制造业500强排名244位。
随着“春和”的快速发展,集团财务管理紧紧围绕着企业战略全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发展战略的实施。集团财务在稳步推进船舶产业IPO的同时,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建立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截至目前,授信总额突破650亿元。同时。积极开拓国际金融市场,成功取得境外融资、买方信贷,并签订了国内船舶行业的第一笔人民币信贷协议等。
一、围绕企业发展战略,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战略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而财务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具有战略管理思想,支持和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适时调整财务工作的重心。
在企业发展前期,财务管理以融资管理为重心,着重解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春和”最早以2万美金起家从事节日灯、圣诞礼品的生产,头三年出口创汇每年翻番,从400万美元做到了1500万美元。通过充分利用信用证融资,公司加速资金周转,创下了一年资金周转率达到36次的“奇迹”,有效解决了发展初期的资金缺口问题。在进入造船领域后,“春和”抓住船势复苏和世界造船产业东移的历史机遇,引入国际先进造船理念。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和流程再造,初步奠定了现代化的造船模式。面对源源不断的新增订单,保函的需求急剧膨胀,集团财务通过加强与各大银行的合作。迅速扩大集团的授信额度,有效地解决了融资需求。
通过多年的积累,春和跨入了国内民营企业佼佼者的行列。造船产业在2008年进入“双百俱乐部”(年产量达百万载重吨,年产值达百亿元人民币),同时布局海洋工程产业。凭借规模与盈利能力的成倍增长,公司作为银行青睐的客户,得到保函银目的支持,逐步搭建起总行级的银企合作,融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对大额的现金进出,集团加强了预算管理和生产计划,积极推行集中采购和合同管理等多种管理制度,资金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进入了融资和资金管理并重的阶段。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集团财务管理的重心更加侧重于抓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增进管理效益,学习并借助国内外最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提升自身的资金管理水平。集团打开资本市场大门,积极拓展船舶产业的IPO、发行企业债券、短债等,各项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完善。通过对银行的分类管理,建立战略合作的银企关系。
总之,在“春和”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与实施策略大致经历了以融资为主、融资与资金管理并重、侧重资金管理这么一个调整过程。但服务于企业大局这一点是始终不变的。
二、以创新的思维,服务企业发展战略需求
通常看来,财务工作讲求规范、严谨,与数字打交道,似乎与创新关系不大。但在现代商业社会中,随着资本市场对产业经济、企业个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的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集团财务而言,创新不仅是指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也意味着敢于去做别人没做过或做不好的事情。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全局,集团财务做了以下工作:
1、创新财务基础管理,争取出口预退税的政策支持。2005年,浙江造船、大洋造船先后被批准实行出口预退税政策,成为国内船企中继广船国际后第二、三家取得该项政策支持的企业,初步估算使得公司提前取得退税资金达5亿元左右(按照船舶行业传统的退税政策需要交船后才能退税)。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对公司的财务基础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公司积极创新财务管理,除了认真学习领会该项政策,还要积极联络地方税务机构跨区进行有效沟通;在财务管理上建立单船核算体系,全力推行目标成本管理,严格推行按进度确认收入的核算方法。扎实的基础工作赢得了审计机构和税务机关的认可。曾有省内的同行想要效仿,但由于基础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而未能得到出口预退税政策的优惠。
2、善于捕捉创新型金融产品,不断提升融资水平。2008年下半年开始,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意识到船市危机即将来临,创造性地推出了保函银团这个融资产品。目的是重点扶持几家大型船舶企业度过危机。集团领导敏锐意识到该项产品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立即成立专项小组,顺利通过船级社的专项评审,快速争取银行的大力支持,最终大洋船厂和浙江造船分别于2008年7月30日和2009年5月8日成功签约了各35亿美元的保函银团,创下国内最大保函银团支持,大洋船厂的保函银团仅1个月即组团成功,令业内刮目相看。
3、不断提高理财能力,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由于造船合同大部分为长期性固定造价合同,因此汇率风险、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相对较大。为了有效规避风险,公司紧盯外汇市场的行情,在谨慎操作远期结售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民币存款利率和美元贷款利率倒挂的历史机遇,创造性地运用银行理财产品获取额外收益。同时针对钢材价格的剧烈波动。在集中采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采购量上的优势,积极争取与各大钢厂建立战略合作。主动争取话语权,取得季度定价和灵活的付款方式。
4、搭建国际贸易平台,创造财务价值。当船市高涨的时候,集团领导度时作出决策,在香港、新加坡分别组建了贸易公司。参与船舶投资,在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积累了国际航运市场资本遥作的经验;而当金融危机和船市危机到来后,新增合同预付款比例出现了快速下滑,给国内船企融资造成巨大压力。集团积极依托香港贸易平台,在渣打银行等的支持下,通过二传手方式,提高预付款比例。给国内船企分解部分压力。2009年11月17日,控股的太平洋造船集团所属香港皇冠船舶有限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人民币船舶出口买方信贷协议》,这是国内船舶行业第一笔以人民币结算的信贷协议。
5、充分利用国内银行优势,实现企业与船东的双赢。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在经历较长时间的订单缺失后,在70亿美元保函银团的支撑下,集团的财务管理重心由国内转向了国外,积极依托国内银行的实力,推动银行买方信贷产品,为船东提供融资服务,也为集团赢取新的订单。2010年6月集团承接的波邦集团10亿美元订单中,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4亿美元的买方信贷。实现了船东与船企的共赢局面。
三、打造一流专业团队。提高战略的执行力
1、坚持学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集团每年为财务人员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及时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安排专人密切关注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信息披露,通过比对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及时有效地出台应对措施。围绕单船核算和目标成本管理等,不断务实财务管理的基础。造船以及海工产业由于其国际化程度很高,并且与航运、能源等多个产业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集团财务团队自上而下,通过定期学习、了解、分析行业相关信息和政策,既为自身的财务分析提供准确判断,也经常能够与银行等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从而树立了专业的财务形象。
2、诚信为本,以人品塑造企业品牌。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在与银行的交往中,集团财务坚持以诚为本,以人品赢得对方的信任。在多年的往来中,集团财务除了基础工作扎实可靠,实际工作中从未发生一笔不良记录;坚持实事求是,说到做到,承诺全部兑现,从而取得了银行的高度信任。使得银企合作更加深入和全面。面对船舶行业出现的弃单现象,各合作伙伴尤其是银行表现得相当谨慎。当这一现象在本企业偶尔出现时,集团财务积极面对,绝不遮遮掩掩,在争取损失最小化的同时,主动与银行沟通。分析得失,明示损失可控,获取银行的合作与信任。
3、执着的态度,提升了团队的战略执行力。做好财务工作。除了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外,也需要有看准方向后坚持不懈的信念与执行力,这就是“执着”的态度。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集团财务刚展开浙船的保函银团工作。银行的风险意识增加了,致使该项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延续了9个月才成功组团。期间。团队的“执着”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执着不仅体现在战略执行力上,也体现于平时点点滴滴中。集团财务注重与各大银行的多层次沟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互信。正由于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为后期在重大项目的合作上取得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