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初步探讨
2011-01-01徐珊珊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随着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部分高校财务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如何有效的在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开源节流,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资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03-02
伴随着国家的高校扩招政策,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由原先的精英教育发展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一方面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另一方面高校财务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就如何在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开源节流,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问题进行探讨,并从四个角度提出改进建议。
一、高校财务管理概述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校范围内有关资金、资产的筹集、组织、融通、调拨、分配、使用、结算以及资源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总称。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和目标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这里涉及的高校财务管理概念主要指高校范围内资金、资产的筹集、融通、使用及资源使用效益管理方面的工作。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和矛盾。高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作出的—项重大战略决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向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但经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根据各年统计数据,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我国各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1%的水平。因此,各高校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利用银行贷款。从而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支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高校在学校建设上缺乏战略性规划,对银行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超出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使得高校资产负债率过高,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2、高校财务管理及监督体制不够完善。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统一领导和财权分配之间的矛盾。由于高校的发展规模速度比较快,而相应的经济决策机制尚未成熟,不能进行相应的融资能力和负债能力的测算、办学成本的测算、经济效益的分析以及经济预测等工作,不利于高校领导利用财务信息进行决策。而高校对于经济活动的监督缺乏力度,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高校一般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但是高校财务的监督职能仍应发挥作用。
3、高校资产增长迅猛,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伴随着高校债务的增长,高校资产规模也在快速增长。高校资产是保证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目前,高校对资产管理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由于高校的资产种类繁多,购置渠道多样,加上不同的部门核算和统计的口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资产的流失。对于高校的固定资产,部分高校缺乏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造成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监督脱节。另外,由于高校对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是以原值的形式体现在会计报表上直到报废,因此高校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准确地反映。对于高校的无形资产,由于在《高校财务制度》中未明确规定,部分高校缺乏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4、高校银行负债比例过高,甚至入不敷出。我国高校扩招开始于1999年,经过扩招,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教育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但由于国家对高校的投入经费仍然有限,地方政府拨款能够完全到位的高校仅占总数的7.14%,基本到位的占58.33%,另外,27.38%的高校政府拨款难以到位,还有7.14%的高校政府拨款不能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资源严重缺乏,办学经费普遍短缺,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只能通过向银行借款筹集资金。同时,不少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和证明自己的政绩,积极引导高校开发高教园区、大学城项目。为了鼓励高校贷款,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部分高校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扩建,大量融资,最后导致大量的债务负担,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研究分析国外高校的财务管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以上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资金筹措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开拓多元化筹资新格局。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将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高校需要将筹资渠道向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转变。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学杂费的征收、承担科研项目和校办企业及附属事业。高校可以通过建设高质量的捐赠文化宣传平台,设立教育基金会,接受校友或各种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的捐赠,增加高校的经费。另外,高校可以积极引入国外资金。高校通过合作办学或外国独资办学,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各种资源。理论上我国尚未出台相关的高校发行债券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上,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做法,尝试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经营所需资金,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2)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规划,把握整个资金投入方向的大趋势,避免造成盲目投资或重复建设。高校不能经常变更或调整已规划建设项目,造成资金上的浪费。高校需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对各项投入产出的效益进行评估,通过与以前年度效果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另外,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可以采用零基预算,即各项支出均以零为起点,对每一个预算单位或项目的资金需求逐项重新进行审核,根据其工作任务和单位人员编制,重新确定预算资金分配计划。在安排各项支出时,需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并通过设置考核指标对资金使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照轻重缓急安排支出顺序,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财务收支的内容变得复杂而广泛。教育部党组在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提出积极推行直属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因此,高校有必要设置总会计师,组织协调高校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并提出权威性的建议。据了解,近年来为了加强对高校财务工作的领导,黑龙江省高校积极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一些院校实行了总会计师制度。比如哈尔滨理工大学设立了总会计师岗位,全面提升了高校财务工作的地位和管理水平。另外,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监督。因此,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和高校财务的监督职能应得到充分发挥,发现高校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网络财务,强化外部监督,通过不定期的对高校的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核,逐步推行高校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让高校财务透明化。
3、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根据财政部公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高等学校应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对资产加强管理。首先,高校应当增强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其次,高校应当设立资产管理机构,配备资产管理人员,将资产管理规范化,其职责主要是拟定资产管理制度、办理产权登记、办理资产购置、报废、调拨等手续。最后,高校将非生产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时,要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明晰产权,防止资产的流失,建立经营性资产专项管理制度。高校的资产种类很多,而固定资产是高校的一个重大项目。因此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都有相应的审核程序。同时,高校财务部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实物盘点制度,定期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从而保证账实相符。另外,由于固定资产不管使用与否都会发生各种损耗,因此要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高校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对于高校的无形资产,应当建立无形资产管理体制,并利用法律手段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各项内容进行保护,如著作权等。
4、控制和防范银行贷款风险。《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贷款高校作为贷款主体,在利用银行贷款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考虑贷款成本和风险,努力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审计需要科学确定贷款规模,将负债率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强化还贷意识,建立和完善资金预警机制,通过精心运营,逐步增强还本能力,及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而对于优化高校的债务结构,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对高校未来的可预期收入、偿还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规范贷款的资金投向,将负债规模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确保负债与高校承担风险能力相适应;其次,要尽量使债务分布平衡,短期、中期、长期债务合理搭配;最后,高校应当树立负债风险意识。加强成本核算,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任务,高校必须加大财务管理力度。笔者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外高校财务管理的经验,从四个角度对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建设提出建议,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高校在竞争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北晖,彭秋莲,王玉蓉.英国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09
2.杨德芹.高校财务监管体系构建[J].财会研究,2009
3.袁风林,严乐,贵艳.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9(2)
4.沈燕.基于科学发展现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8
5.张万朋.美国如何防范高校债务风险.中国教育报,2008
6.靳锋敏,王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7
7.李美端.对高校财务监管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7(10)
8.姚云丽.试论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J].科学观察.2007(5)
9.阳秋林,邹树梁,黄俊.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证研究.南华大学学报.2006
10.刘同起,边红霞,赵香稳.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
11.翟天任,魏春红,郭银燕.高校规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J].财会月刊.2006
12.熊艳.高校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2005
13.财政部、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财务制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