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朗油气工程市场探析

2011-01-01王利川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文章分析伊朗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阐述伊朗油、气工业振兴计划,以及影响伊朗、油气工业发展的几个因素,回顾中伊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通过对伊朗油气工业市场及中石化“亚迭瓦兰”项目的简析,文章指出,中国石油公司目前在伊朗的投资只是一个开始,伊朗将为中国石油公司及其工程施工、技术服务队伍带来巨大商机和财富。
  关键词:中国石油公司 伊朗油气工业 投资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78-02
  
  石油天然气在伊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伊朗宣称已探明石油储量近1500亿桶,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33.1万亿立方米,均居世界第二位。两伊战争给伊朗油气工业造成了严重打击,直接和间接损失近3000亿元,油气产能和炼化产能衰减严重。战后伊朗为发展经济制定了振兴油气工业的庞大计划。特别是2003年之后伊朗开始酝酿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国企业投资其油气工业,这为包括中国石油公司在内的各国石油公司带来了商机。
  
  一、伊朗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
  
  1、石油、天然气在伊朗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伊朗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2009年石油产值(天然气产值未计入)占年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50%,占年外汇总收入的80%和政府预算收入的50%以上。但严重缺乏资金成为制约伊朗油气工业发展的瓶颈。据伊朗官方消息称:截止2009年,伊朗已探明储量的油田约100个,其中陆上油田74个,海上油田26个;已投入生产的陆上油田33个,海上油田16个。伊朗现有陆上气田28个,其中16个已投产;海上气田6个,其中3个已投产。石油日产量380万桶。伊朗天然气2009年产量TssF7EqE5MxYXnCQvBka2w==为1825亿立方,原油产量为年2亿吨,是世界第四大油气生产国。伊朗石油、天然气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相对于目前伊朗的油气产量——伊朗油气产能建设仍有很大空间。
  
  2、两伊战争和国际制裁对伊朗油气工业影响严重。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和长达30多年的西方制裁,对伊朗国民经济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破坏严重。据伊朗官方的估测,在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中石油工业部门损失最大,达105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900亿美元,合计达2950亿美元。伊朗原油日均产量在1974年曾高达602.2万桶,战后下降到140万桶,到2009年伊朗日产原油也只有380万桶。与此同时,原油出口量锐减:日均输出量从1975年的467.1万桶下降到2009年的240万桶。两伊战争之前伊朗的炼油能力即超过日100万桶,到2009年伊朗炼油量为日145万桶。伊朗的炼油工业历史悠久,但在1980-1982年间遭受战火严重破坏,加上西方制裁导致没有资金维护更新,其炼油厂设备严重老化、技术落后。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吸引外资政策,但炼油能力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40%的汽油需从国外进口。
  
  3、伊朗现有勘探开发能力。受持续多年的制裁影响,伊朗油气工业从钻井到石油炼制,每个生产环节都存在缺乏设备配件和新技术支持,油气工业发展步伐受到羁绊。以钻井为例,仅有的近70台钻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无法满足伊朗国内陆地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必须想法设法购买新钻机和引进国外钻井公司。
  
  二、伊朗油、气工业振兴计划
  
  2006年伊朗在石油工业领域投资了147亿美元,根据伊朗国家石油发展规划,上游和下游领域每年的投资额增幅需保持在25%-30%,按此计算,到2021年投资总额将达到4700亿美元。仅在第五个五年发展计划期间(2010-2014)伊朗政府就计划将投入1500亿美元(约1万亿人民币,等于建16.7个川气东送工程或者建83.3个青岛千万吨炼化项目)用以改善重点石油工业项目。
  
  1、开发新油、气田,改造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由于各种困难的制约直到2009伊朗的原油日产最才达到380万桶,目前伊朗的计划到2014年建成日产510万桶石油能力。2015年前将天然气日产能力提升至9亿立方米(伊朗现天然气日产量为5亿立方米),达3285亿立方,占世界天然气市场份额提升至8%-10%;2025前达到年产4000亿立方。为上述石油、天然气生产目标的实现,伊朗计划在2010年至2014年间钻井2500口,每年平均500口。2010年有资金计划的200口井最终也因为资金问题只完成了159口,占当年原计划的31.8%。
  
  2、振兴炼油工业。伊朗国内炼油能力严重不足,重建、扩建和新建炼油厂是伊朗发展石油工业的战略重点之一。为此,伊朗政府采取优先倾斜政策,大力支持炼油厂的建设。伊朗决定在5年间(2010年至2014年)投资460亿美元以提高精炼油能力,其中260亿美元(相当于建10个青岛千万吨级炼厂的投资)用于建设新的炼油厂,180亿美元对现有炼油厂进行维护和保养,以达到2014年日炼油300万桶的目标。新炼油厂计划将在4年后建成。
  
  3、新建天然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项目。当前伊朗正对国内6个液化天然气项目进行研究,计划到2015年达到年产700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能力;国外在阿根廷和古巴投资建设LNG厂并在2013年向两国供气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几条对外出口天然气的管道项目10年前就已开始计划,其中与邻国巴基斯坦的输气管道(伊境内部分已建好)巴境内部分有望今年开工。按照伊朗规划的天然气输送管道计划,在2015前伊朗需要每年建设2000公里管道。
  
  三、影响伊朗油、气工业发展的几个因素
  
  伊朗在两伊战争刚一结束即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油气工业振兴计划。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虽相有所改善,但远没有达到战前水平。
  
  1、国际制裁给伊朗油气工业振兴计划造成巨大破坏。伊朗“核”问题引起的长达30年的西方制裁是造成伊朗油气工业“贫弱多病”的主要原因。1995年至2006年法国道达尔、英国壳牌、奥地利奥玛威等十几家全球知名石油公司先后与伊朗签订了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石油工业投资合作协议。但受美国“达马托法”和联合国“1737、1747"等制裁决议的影响。各国石油公司纷纷中断或终止与伊朗的协议,使伊朗油气工业建设计划陷入搁浅状态。
  虽然伊朗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展积极的以能源为主的经贸外交,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使本国经济在严重的战争破坏和西方经济制裁的艰难环境下有了很大恢复、发展,但资金缺乏、技术老化的问题仍然严峻。按伊朗制定的对其油、气行业的投资计划和其自身经济能力来看,这个庞大的计划将有3200亿美元的庞大缺口。而这个庞大的缺口则完全要靠引进外资来解决。用伊朗人自己的话说:为确保石油、天然气工业建设目标的实现,伊朗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国内外资金。
  
  2、伊朗油气工程施工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虽然伊朗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工业体系,但其设备和生产技术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受制裁影响,其设备和技术水平,仍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迟滞了伊朗的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步伐。虽然伊朗采用合资、合作、鼓励私营企业加入等方式想方设法更新、改进现有设备技术,但受大环境影响,效果不大。
  综合各种情况分析,缺乏资金、设备技术落后是伊朗发展振兴油气工业的主要障碍。
  
  四、中伊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
  
  中伊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伊两国经贸合作日益加深,涉及领域也日益广泛。
  
  1、源远流长。中伊两国的交往最早起子西汉,张骞的副使甘英曾到过伊朗,并打通了中国经伊朗通往罗马的交通线——“丝绸之路”。自这以后,两国间的往来连绵不断。
  中伊贸易发展很快,2002年双方的贸易额仅有19.28亿美元,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100.84亿美元,成为我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7年超过150亿美元,成为该地区与我国最大贸易国。2010年两国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气能源合作是最亮点。
  2、油气能源合作。自1995年起,我国开始较大规模增加从伊进口原油。2000年自伊原油进口增至700万吨,2001年我国自伊进口原油1085万吨,2002年,进口原油1110.70万吨;2009年上半年进口1300万吨,占我国原油进口的14%左右。2010年伊朗共向中国出口超过了2000万吨,约占当年进口总量的15%。除石油进口外,中伊有七个石油、天然气中下游项目合作,其中包括合资的大连LNG精炼厂。上游项目有三个正在运作,即亚达瓦兰油田开发项目、南帕尔斯气田和阿扎德甘油田。截止2009年底,中伊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2500亿美元。其中在伊朗境内已经开始实施的投资约100亿美元;即将开始的项目投资金额800亿美元;即将在未来25年内用于购买LNG的金额约1600亿美元。
  中石化。“亚达瓦兰”项目位于伊朗南部。伊朗称已探明原油储置达300亿桶。2004年10月28目,中伊在北京签署“亚达瓦兰”油田开发备忘录,由中石化以“回购”方式参与开发;作为回报,中石化将在未来25年内,每年从伊朗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该协议总价值达1000亿美元。2009年9月正式签署开发协议。2010年初,中石化组织石油工程施工队伍赴伊,标志该项目已正式启动。
  中石油。2009年8月,中石油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有关南“阿扎德甘”油田的开发合作备忘录,中方承诺在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中承担90%的费用,并寻求获得该油田70%的权益。首期投资20亿美元的上游开发工程已于2010年初展开。伊方称“阿扎德甘”油田是伊朗近30年来发现的最大油田,储量超过“亚达瓦兰”储量,约为420亿桶。之后中石油又与伊朗签署南“帕尔斯”气田开发协议,首期投资47亿美元的上游开发工作正在展开,成为第11期项目的开发者。该气田不仅是伊朗最大的气田,而且是日前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天然气田。根据协议,中石油在今后的25年内每年要从伊朗购买300万吨LNG。
  中海油。2006年底,中海油与伊朗方面就已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双方最初协议,中海油将对北“帕尔斯”气田开发项目的上下领域进行投资,计划工期8年,投资总额预计超过160亿美元。其中,110亿美元将被用于下领域开发,其余将被用于上领域开发。这份协议使中海油每年获得从伊朗购买1000万吨LNG的权利,有效期达25年。
  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中国油气管道。2006年2月18日,伊朗同中国的能源合作研讨会在伊朗南部岛屿基什岛召开。两国学者和官员讨论了如何继续扩大双方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包括修建从伊朗通往中国的“北路油气管道”(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中国)。伊朗前外长韦拉亚提说,修建北路油气管道不仅是向中国提供能源的重要措施,而且符合上海合作组织在能源合作方面的精神。
  
  五、伊朗油气工程市场
  
  为了弥补资金、工程施工及技术服务队伍的巨大缺口,伊朗把吸引外资的方向转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石油公司。目前,各方与伊朗在油气工业领域的签约金额已大大超过此前伊朗与西方石油公司的签约金额,呈现出良好的合作趋势。
  
  1、我国石油公司在伊朗开展业务情况。我国石油公司在伊朗油气工业领域的业务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进口伊朗石油的同时,我国石油公司在伊业务以钻井工程承揽为主,带动相关工程服务队伍进入,这一时期业务涉及范围窄、单一,经济效益差且风险大,以工程服务为主。第二个阶段:我国石油公司自伊朗进口原油数量大增,并开始尝试以“回购”方式为代表的对伊朗油气工业领域投资,且投资范围几乎扩展到整个伊朗油气工业;这一阶段工程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除钻井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外炼化、管道建设等地面工程队伍也陆续进入。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中伊几个油气田投资协议的签订。
  我国石油公司优势。伊朗虽有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但设备和技术的落后。我国石油公司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油气工业自勘探开发到油气深加工各方面,设备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有了巨大提升,在伊朗目前形势下我国石油公司在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1998年中石油长城钻井公司中标伊朗19口钻井工程,就是伊朗在权衡各种因素后的选择。
  伊朗油气田单井产量高,但是衰减快,且多含硫,高温、易井漏,对钻井作业和后继开发及产能建设造成很大困难。我国石油公司通过十几年在伊朗钻井作业的探索积累和对国内与伊朗同类型油、气田的成功开发,已经积累、具备了成熟可靠的应对伊朗油气田特点的一整套工程施工工艺和配套设备,完全有能力为伊朗油气工业振兴计划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公司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积累,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我国石油公司在资金、设备、技术上完全有能力保障在伊朗油气田投资项目建设的需要。
  
  2、关于“回购”模式。2000年后,迫于经济发展严重匮乏资金,伊朗国内酝酿着出台新的有利于发展经济、振兴油气工业的吸引外资投资法律。最终,经过激烈争论后,2002年公布了《伊朗鼓励与保护外国投资法》。其中规定:外资可以“直接投资、国民参与、回购、建设一运营一移交”几种方式对伊朗油气工业投资。而所有投资方式中最为投资者看好的就是“回购”方式,但是,此法中的“回购”方式中投资者税费负担过重、回报率太低,操作程序也过于繁琐、风险大,投资者积极性不高;同时也给伊朗的油气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在严峻的形势下,经过国内又一次激烈的辩论之后,2006年推出了改进后的更有利于吸引外资的“新的回购模式”。“新的回购模式”主要是伊朗政府对投资者在伊油田合作项目中“回购期”和“回报率”两方面利益的改善、提高。油井投产后,按合同规定外国投资公司将继续提供技术支持,以保证油田的稳产,合同执行期将直到油田没油为止;回购合同的另一个主要变化是,对于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油井产量的外国公司,伊方将在回购中加大回报率的比例。截止2009年底,中伊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2500亿美元。在所有协议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确定了采用“新的回购模式”。
  
  六、从“亚达瓦兰”项目看伊朗油气工程市场前景
  
  “回购”模式投资协议的签署将改变我国石油公司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在伊朗油气工程市场的规模和参与形式。除继续参与伊朗油气工程市场的公开招投标外,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在某种程度上将会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
  中伊关于“亚达瓦兰”的投资开发协议据称是第一个采用了“新的回购模式”的外国投资协议。该协议总金额1000亿美金,包括两部分:一是“亚瓦达兰”油田开发;二是长达25年的液化天然气购买。其中后者按目前流行的“照付不议”惯例,约计700亿美金。按此推算,用于开发、建设“亚达瓦兰”油田及附属功能设施的投资将达300亿美元。
  从已透露的信息看,“亚达瓦兰”油田产能建设分两步走。按中石化方案第一期投资开发后达到日产18万桶,即年产900万吨以上;第二期投资实现伊方日产30万桶目标,油田年产量将达1500万吨以上。届时,中石化将从该项目每年获得至少450万至750万吨份额油。
  投资20亿美元的第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随着中石化三只钻井施工和配套工程技术队伍赶赴“亚达瓦兰”而展开。参考目前国内及中东地区千万吨级油田建设情况,“亚达瓦兰”油田要达到一期年产900万吨产能至少需要4—5年左右的时间,而要达到日产30万桶(年产1500万吨)的伊朗目标,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要实施这一工程除庞大的投资外,这期间将需要大量钻井、录井、测井、泥浆、管具、井下作业、环保等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和地面建设工程队伍,考虑伊朗所能承担的部分工程量外,中石化石油工程队伍赴“亚达瓦兰”工作实为责无旁贷。
  据相关信息,该合同中写入了“合同执行期将直到油田没油为止”,依据地质情况相似的沙特、科威特油田及伊朗老油田的开采情况和我国现有开采技术预测,“亚达瓦兰”的可开采寿命应在70—90年之间。这意味着中石化石油工程施工和技术服务队伍将长期参与该油田的开发、建设、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这将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地面工程施工队伍和国内石油设备生产商在伊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随着中石油、中海油在伊朗油气田投资项目的陆续实施,相关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油气田地面建设将会带来巨大市场空问,同时,也将为国内石油公司间的合作提供机会。通过对伊朗油气工业市场及中石化“亚达瓦兰”项目的简析,我们相信,中国石油公司目前在伊朗的投资只是一个开始,伊朗将为中国石油公司及其工程施工、技术服务队伍带来巨大商机和财富。
  
  参考文献:
  1.陆瑾.伊朗石油与政治的关系.
  2.马秀卿.伊朗油气工业的重建和发展战略.
  3.庞晓华.走进伊朗油气工业.
  4.胡泉,冯亚平.伊朗回购合同的执行与油气服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