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航空快递业抗金融风险能力研究
2011-01-01陈雪宋英华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知当代国际金融贸易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各种巨大的风险因素,这将给和经济因素息息相关的第三产业,尤其对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尚不健全的我国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选择新型行业或运作模式来抵抗这种间歇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灾害,已成为各国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根据航空快递业的行业原理及特性来阐述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并指出在我国中部发展航空快递业的优势以及需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中部 航空快递业 抗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10-03
一、概述
在历经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三个发展阶段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资源随市场需求而合理分配,资金随商品流通而有效聚合,逐渐形成了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各国都加强了对内和对外的贸易往来合作,希望通过“扩大生产”和“加强流通”来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因此,出现了一种以“航空物流”为首的新型生产服务业,它依托航空器(飞机腹仓载货或全货机)在世界各区域运载货物,具有快速、高效、稳定、安全、服务优、个性化、利润高等多重优势。航空物流所运输的货物种类通常是电子产品、精密仪器、金融文件、服装样品、医药、礼品等重量较轻且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因此可以为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带来较稳定的经济收益,也将促进机场周边规模化的航空公司货站、物流园、保税中心等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空港经济圈。不仅能为国家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就业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能为相关企业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利润。航空物流的发展与经济息息相关,因此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经济出现问题,航空物流业也将受到摧毁性的打击。因此,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证航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那么,我国中部应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来借鉴这些发展经验和模式,在全球经济和贸易市场复苏的有利机遇下发展航空物流业,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二、近年全球航空物流情况分析
由于航空物流所运输的货物主要来自于国际、区域之间的相互贸易,因此,它一出现就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下表1所示:
2005年-2007年,全球航空物流量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2008年突然下降3.75%,2009年在此基础上再次下降13%,这是由于2007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由于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航空物流最主要和最活跃的市场,因此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些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的对外贸易缩水了70%以上,一些航空公司采取减少运力、班次、裁员,甚至选择与大型知名航空公司合并重组的方式也无法躲避破产的结局。这一现状一直持续到2009年9月仍未好转,直到2009年年底,全球航空物流总量才有了一些回升的迹象。这充分说明了航空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因素的密不可分。然而,在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的时候,一些著名机场的航空物流量相比上年尽管也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总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收益。如美国孟菲斯机场、中国香港赤腊角机场、韩国仁川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和新加坡樟宜机场等。如下表2所示:
上述机场之所以能够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除了自身的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好、拥有众多航空公司、物流公司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等原因外,都是1-2家全球快递业巨头如联合包裹服务(UIS)、联邦快递(FedEx)、敦豪(DHL)和天地快运(TNT)的区域基地运作中心。如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机场,就是联邦快递(FedEx)的总部和最重要的基地,而FedEx在2009财年第三季度,收入为97亿美元,同比2008年该时期增长7%,利润达2.39亿美元。又如中国香港机场是敦豪(DHL)的亚洲转运中心,在2008年仍然保证了较大的航空快件量,稳定了中国香港机场作为货运量全球第二的排名;法兰克福机场是联合包裹服务(UPS)主枢纽,而UPS在2008年共递送包裹39亿件,平均每日递送1150万件,综合收入增长3.6%,达515亿美元。充分显示了航空快递业对抗金融危机的能力。目前,全球各国政府都加大投入,放宽政策,联合机场、航空公司、物流公司、货代商等,将目光聚焦在航空快递业的发展上,将其作为抗击未来不可预知的金融危机对航空物流业造成重创的有效手段。
三、航空快递业运作原理及抗风险能力
航空快递业是航空物流业的组成部分。收货人之所以选择航空运输方式,是因为对货物运达的高效、快速、安全、便捷、个性化、运输环境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且航空快递业所运输的物品往往是价值昂贵、不易保存且重量较低的医药、鲜活、金融文件、信函、服装样品、电子科技元件、高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选择航空快件业的客户要求将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好无损地当面交付,从而省去自己不必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比铁路、陆路和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其快速、便捷、安全的运作流程优势,完全符合了这种更高的运输需求。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个性化服务特点,使需求量弹性系数较小,受行业不利因素的影响也较小,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强。其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
递运输的货物,经过简单分拣后于当晚19:30送至该快递公司在当地的接收站,再由多个当地接收站将所运货物集中送至机场进行报关、安检、装箱等工作并在当晚21:30送上飞机。第二天凌晨3:30,飞机抵达中转或目的地机场,所运货物被连箱卸机并运送至该快递公司位于机场附近的集散中心(HUB)按目的地区域进行分拣,此时一部分货物被送至海关进行通关并使用陆空链接运输方式(一般是卡车或者公司专用货车)运送至当地接收站,再通过该快递公司的送件员送至顾客手中。另一部分分拣出来的货物根据所运输目的地,再次装箱运上飞机,在第二天凌晨5:30可到达最终目的地机场进行通关,并使用陆空链接运输方式于第二天上午8:30送至目的地接收站,再通过该快递公司的送件员,于第二天上午9:30之前送至顾客手中。这种运作模式采用航时不紧张的夜航时段进行运输,不但运输价格相对便宜,同时全程时间花费少于15个小时,完全实现“次日达”,充分满足客户的应急需求和个性化服务。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世界各国尤其是像四大快递巨头这样的快递公司,其货物中转能力是巨大的。白天收货,夜晚分拣运输,一夜之间数以百万计的快件被货机、货车、铁路快线组成陆空联运梯队有条不紊地分送至世界各地,所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牵涉的各类行业、部门是多不胜数的。如美国联邦快递(FedEx)就拥有由650架飞机、45000辆货运车队、150000专业人员组成的快递服务队伍。在全球210个国家的356座机场内建立了服务中心,承担着世界范围内每日300万件快递的运送业务。再如荷兰天地快运(TNT)拥有26610辆货车与40架货机,并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建立了2376个运营中心、转运枢纽以及分捡中心。18900名专业员工每周可以在全球递送440万个包裹、文件和货件。2008年其销售收入达到66.5亿欧元,营业收入达到3.76亿欧元。这些快递巨头公司经营着如此之大的航空货物调配运输,形成了特殊的经营发展模式和相关产业链。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这些快递巨头公司往往会选择某一区域经济发达或地域优良的机场作为其在该区域的运输基地或转运中心。如联邦快递(FedEx)将其在欧洲的转运中心设置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联合包裹服务(UPS)将其在美国的运转中心设置在路易斯维尔机场;敦豪(DHL)将其在亚洲的转运中心设置在中国香港机场。这些快递巨头的加入为机场航空物流业带来了大量且稳定的航空物流量(尤其是国际物流量),保证了密集的航班运力,为机场带来客观的收益,同时,与航空物流相关的金融、商务、贸易、服务、电子、旅游、娱乐、高新技术、交通运输、机械维修等产业也会随之繁荣。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空港经济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原生、衍生、次生等有利的行业市场和发展机遇,对抵抗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提高区域经济、就业率以及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目前全球各国政府联合区域机场均采取了各种有利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这四大航空快递巨头的入驻。
四、近年全球航空快递业情况分析
近年来全球航空快递业发展势头和经济收益逐年上升,显示了其抗击金融风险的强劲实力。目前北美仍然是最大的快递业市场,欧洲和亚太地区市场份额相当,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增速较快,但市场份额较小,我国也具有增速快,市场份额小的特性。如表3所示:
从上表3可知,作为新兴经济体、拥有庞大的航空物流市场需求的我国,在世界航空快递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是远远不足的。但发展潜力巨大。随着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进出口贸易随之扩大,消费市场日趋繁荣,为各国的航空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国际航空货运协会(IATA)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航空物流量尤其是航空快递业务将强力回升。因此,我国只要善于抓住经济复苏的机遇,以航空快递业作为发展航空物流的主要内容,就能进一步增强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对于我国中部地区来说,就能利用后发优势为中部区域经济、人口就业和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实现我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我国中部快递业发展对策建议
我国航空快递业起源于197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强,全球四大快递巨头先后与中国对外运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始了国际快递的运营,此后,中国邮政开始了国内快递的运营。因此,我国航空快递业具有“先国际,后国内”这一明显的特点。由于航空快递业与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因此我国航空快递业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三处。先后有敦豪(DHL)、联合包裹服务(UPS)、联邦快递(FedEx)等国际快递巨头在浦东机场、首都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设立转运中心,主营国内一国际的快递业务。随着航空快递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主营国内城际快递、同城快递的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与EMS和国外的快递巨头公司共同争夺我国快递市场。目前发展迅速、实力较强的民营快递主要有申通快递、顺丰,陕递等。这些快递公司的运作,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中部六省是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由于地处腹地,对外交通、整体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相比沿海地区较弱。从《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来看,中部六省GDP在全国排名处于中下游位置。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工业为主,对于航空快递业赖以发展的金融、贸易、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和医药、鲜活、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程度不足。由于航空快递业收益少。因此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中部地区的航空快递业也陷入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较弱和产业结构不完善导致快递业货源的不足,再导致航空公司不断削减运力,再导致快递业发展缓慢和整体收益不高,再导致相关部门的愈加不重视,再导致没有利好政策的扶植任由其发展,再导致快递业发展更加困难重重的恶性循环中。而我国中部六省尽管在对外交通上逊于沿海地区,但作为连贯东西南北的中枢城市区域,内陆交通网是十分密集发达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部六省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交易的出现,将会产生巨大的潜在航空快递业市场需求。因此,重视中部航空快递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我国中部地区抗击未来不可预知的金融危机对航空物流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有利于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
笔者认为,中部航空快递业需依据其本土化网络资源优势,以内陆城际为主,以直达欧洲、中东等区域的国际快递为辅来制定发展规划。根据上述分析,特提出相关建议如下:(1)观念上重视。由于中部地区的航空快递业一直以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且收益较低,从根本上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笔者认为中部六省政府应该明确航空快递业的抗灾能力和经济价值,将其视作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写入近期规划,不能任由其自然发展,这对于市场竞争是不利的。(2)政策上扶植。中部六省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以利好政策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申请制定政策法规扶持省内国营、民营和外资快递企业,创造三者合作的机会。大力支持省属主要机场在航空快递业的建设,拓展航权、增加航时、开放空域、减免一定的税收,并给予机场一定的管理权限,同时建设好陆空链接运输。(3)资金上投入。中部六省可以将资金投入到省属机场,助其修建中转平台、仓库以及货运专属通道,并助其扶持1—2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快递企业入驻,同时建立快递信息平台,优化管理流程,有效吸引货主、货代和物流公司的合作。完善对快递企业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并给予资金奖励。(4)行业上规范。成立快递协会,根据其特点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设立行业标准,规范服务程序。设立专业教育培养人才。有效将众多民营快递企业进行整合,将分散的物流网络联合起来,形成战略联盟。努力营造民营快递企业与国有、外资快递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宋英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武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快递业时全球经济的影响.牛津经济研究院,2009.
4.郭法霞,郭娟.浅论我国本土快递业发展策略[J].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5.陆培敏.城市邮政快递网组织结构研究[J].邮政研究,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