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石头(组诗)
2011-01-01许烟华
红豆 2011年1期
许烟华,1970年4月生,山东博兴人,中学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在《诗刊》、《绿风》、《诗歌月刊》、《诗潮》、《中国诗人》、《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天津文学》、《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青海湖》、《当代小说》、《小小说月报》、《当代散文》、《杂文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中西诗歌》、《黄河诗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以诗歌为主的作品300余首(篇)。作品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2005、2007诗歌卷,《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选2004-2006》,《中国诗歌选2008-2009》,《同心曲·献给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人们》,《现场·网络先锋诗歌风暴》,《山东30年诗选》,《挺立中国——汶川诗抄》等多家重要选本。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心影暴风》,传略收入《中国诗人大辞典》。
大多数的石头
大多数的石头是沉默的
如果不被敲打
它们到死也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大多数的石头是无辜的
狗儿在它们的头顶叉开后腿
它们却无法挪动自己的身体
大多数的石头是孤独的
它们之间隔着很多石头
它们被夹在很多石头中间
bWvI7n+egtWq51SpZH2t8bZ7MGoYXtGd8DdDC4C9aRQ= 大多数的石头是清白的
它们的身体没有皱褶没有口袋
甚至收藏不下自己的疼痛
大多数的石头没有自己的名字
连偶尔路过的不识字的孩子
也懒得为它们命名
大多数的石头为别人而死
别人死了却要砍掉它们的四肢
在它们的身体上刻上名字
还要让它们
跪在那个不认识的人
坟前
我的山村没有老鹰
在能见度极高的天空
我一直没有发现老鹰
没有发现
山外随处可见的抓痕
偶有几只叫不出名字的小鸟
绕着矮小的房顶低徊
间或在面包一样柔软的雪地上
留下它们细密的爪印
我的山村也没有大树
因此我的山村也能见度极高
随便站在哪个地方眺望
哪里是山峰哪里是坡谷
哪些藤蔓攀上石墙
哪些灌木互相搀扶
它们的姿态表情
都看得清清楚楚
当然我的山村也没有大河
没有令空气抖动的咆哮以及
默不做声的暗流
泉水从石缝里溢出
沿着山势而下
它那么纤细
却没有谁能折断它的腰肢
那么透明浅显
也没有谁能说清
它的内心究竟深藏了多少
闪电与雷鸣
夜里,一列火车驶过山村
夜里,一列火车驶过山村
它带来巨大的轰响
树根的晃动
嘈杂的人群尖叫的风
还有那么多
让人不安的行李
那节趁着黑夜爬上来的
无比刺眼的黑色
眨眼成为一条
霓虹闪烁的街市
车窗里的声声叫卖
像去年的槐香和蜜蜂
用纤细的手指
敲开每一家炊烟袅袅的庭院
一列火车
一列虚构的火车
它只来过一次仅仅一次
就带走了关于山村的
所有记忆
一座座倒塌的石屋
那么多的石屋
悄无声息地
拆掉了自己的肋骨
有的还挖掉了自己的根
让自己失去了繁衍的欲望
那么多的石屋
在无望的等待中突然跌倒
像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躺在草木葳蕤的床上
此时在并不存在的屋子里
我再也找不到暗淡的光芒
到处都是临窗的位置
只是目光无处安放
似乎受到惊吓
一群大雁向山下飞翔
它们迁徙的姿势和速度
引发了石屋的又一阵摇晃
一座座倒塌的石屋
把自己埋在村里
一座座倒塌的石屋
把村子埋在山上
我想会不会有一只大雁
能够常常回头张望
能够常常想起这片
凄凉而温暖的墓场
山谷中的柿子树
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山谷
一棵柿子树在悄然移动
它隐匿在巨大的绿色之中
躲避着我的眼睛
它不知道
即使它消失了
我也能看到它
站在去年的秋天里
果实累累
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