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忆前身

2011-01-01叶染衣

红豆 2011年1期

  叶染衣,原名肖欣楠,在《天涯》、《美文》、《散文》、《百花洲》、《读者》、《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散文选刊》、《红豆》、《青年文学》、《雨花》、《中华散文》、《散文百家》、《福建文学》、《佛山文艺》等几十种期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并入选《中国2004年度散文选》、《21世纪文学大系最佳作品选》、《2005年度诗歌选》、《现代禅意散文选》、《2006中国最佳散文》等。著有散文集《左手咖啡右手茶》。
  
  不负君恩美人花
  
  世人说美人有毒。中了美人毒,夏桀、商纣、吴王亡国。美人有益,欲迷上一个人,就在他身上放蛊,于是,李治在父皇太宗帝归天后,立武才人为后;李隆基接见太子妃,心乱神迷,直接把杨贵妃从第二梯队提拔到亲自宠幸。权且把这种疯狂叫爱吧。隐忍的爱节制,那是暗恋,只能悄悄地咬噬自己内心;表达爱需要行动,爱有多深,举止有多疯狂,理智插不上手,只有等着一切即将发生的后果证明爱的程度。我不是想说爱,但要提及的这花,它堪称爱的别名。
  所居城市的花圃中喜欢培植一种花一虞美人。清陈溟之《花镜》卷六花草类载:虞美人原名丽春,一名百般娇,一名蝴蝶满园春,皆美其名而赞之也。江浙最多,丛生,花叶类罂粟大小,一本有数十花。茎细而有毛,一叶在茎端,两叶在茎之半,相对而生,发蕊头垂下,花开始直,单瓣重心五色俱备,姿态葱秀。尝因风飞舞,俨如蝶翅扇动,亦花中之妙品,人多有题咏。注释:名见《群芳谱》,原产欧洲,系罂粟科二年生草本。又有赛牡丹、锦被花等名。《游默斋花谱》则详细记载了虞美人的颜色,紫二品:深者须青,淡者须黄。白亦二品:叶大者微碧,叶细者窃黄,而窃黄尤奇。素衣黄里,芳秀茸茸,若新鹅之毛。窃红似芍药中粉红,视凡花之粉红十倍。现代人喜欢养花,大多是于花鸟市场拿来主义,鲜有时间自己种养,也就不了解两者间生长规律,未必一时辨得罂粟与虞美人。
  虞美人与罂粟同科,外形看似相似,其神却迥异。罂粟妖冶美艳,红得似一腔热火猛烈地扑到你身上,浑身散发着肥厚的诱惑和浓郁的媚,它是不内敛的,张扬着性格,有足够的底子和资本强悍。虞美人柔弱,有种纤细怜惜的美。花茎颀长,翡翠般的绿,密生着细小的叶片。花骨朵时,毛茸茸的外壳包裹着初恋的内心,羞怯地低头,不为人知地卑微。某个清晨突然间想通了心事,开了。单瓣、复瓣,一朵,一朵,一朵又一朵,直起身子,迎着春风坦然而自然。姿态优雅,婷婷袅袅,轻盈的花冠薄如蝉翼,微风吹来,宛似彩蝶飞舞。它天生具有媚人的资本,却又不似罂粟声嘶力竭的妖媚,带着一点羞涩的贞洁。
  我曾在森林公园花圃中见过多色的虞美人,深渊紫、幽蓝、明黄、玻璃白、胭脂红。微紫的虞美人在阳光下通体透亮,色素沉浸到血脉里,四通八达地游走。茎脉的纹理在光晕中清晰可见。倏然,微紫旋转成厚重的深渊紫,“砰”的一声绽放开来,露出杏黄的蕊。直逼你的灵魂。高傲到绝版的身子,灼伤人的眼睛。她的内心藏着世界的秘密。蓝。沉到海之心的蓝。蓝得像一种梦境。梦里有花,柔弱而强悍地生存,或隐身在海底,或游走于光亮处。她们海藻般妙曼地舞动身姿,在密集的不透风无法呼吸的蓝中存在。转而,又旋转成绝望的旋涡,裹挟着不死的希望翻滚。飓风的中心有挣扎的痕迹。惊涛骇浪退去,波峰浪尖上簇拥着不肯俯首的柔弱身姿。
  胭脂红是虞美人的本色。金粉烫花的日子,一声蝉鸣从高枝上坠落下来,砸在虞美人的花瓣上,敲醒了它潜藏的小小的惆怅和羞耻的欲。溯时光而上,那曾经是她和他金底红字的爱情。
  她生在秦末的虞地(江苏吴江),眉如长画,眼似秋水,腰肢柔媚,肤赛凝玉。舞艺超群,最擅长剑舞,尽管不似沙场上武将的寒光凛冽,虎虎生风,让人看之心惊胆战,却也在柔美之中透出豪爽。他一个草莽汉子,幸运地迎头遇上了传世的爱。她爱他刚正不阿、宁折不弯、坦荡无私,有勇无谋可以忽略不计,爱总会包容缺点。他是她的唯一的英雄。自从跟随他之后,寸步不离,战场内外,大漠荒野,她始终在他身后。为此,他仿佛增添了十倍的威猛。多少英雄曾意欲拿下他的首级,却被他挥剑斩于马下。他知道,身后有个女人,爱他亦是他深爱的女人等着他结束每一次征战,回到营帐,为他歌舞与他缠绵。他总会在打马迎战前,回头看一眼。她衣着华美,浅笑望他,一如看着自己顽皮的孩子,有任由他去玩耍的放心,又有坚定不移的笃信,信他凯旋而归。巨鹿城下破釜沉舟,定陶之战蛟龙出海,他自然不会让她满眼的希望黯淡了光彩,愿意用自己的勇猛给美再增加一点光亮。他多喜欢她眼睛闪亮地注视他,仿若天地间他是唯一的星辰。于是,乌骓马上可以血染战袍,却对她呵护备至心细如丝。
  英雄、美女似乎是爱情的一个符号,美则美矣,却似镜中水月,我们期待、憧憬又怀疑、否定。人世间,确乎有爱情的存在吧。我们没有得到,不能因此心灰意懒地说没有真爱。每个女子心里都有英雄情结,坚强、安全、伟岸、踏实。在女子心中,这样的男人是山、是海、是父亲、是孩子。女人都想把自己全部的爱、真诚、温柔、呵护给予英雄。他累了,张开自己柔软的怀抱,拥着他;他失意,甘心做解语花,驱散所有的不快;他成功,就是那杯淡淡的清茶,让他知道繁华极盛之外,平淡难得。女人天生有奉献精神,女人有地母的情怀,但凡爱了一个人,爱到没有自我。自虐着,掏心掏肝,只要面前的男人好,即是最大的满足,亦是自己的成功。女人把生命托付在男人身上,他就是她的命。
  “汉五年,十二月,项王至垓下,兵少,食尽,与汉战不胜,人壁;汉军及诸侯围之数重。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资治通鉴》卷第十一)尽管史书中寥寥几句,找不到有关虞姬的只句片语,但我信“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是虞姬和项羽用血肉演绎传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她看着昔日流血不流泪的英雄在拭泪,像受了委屈而无法发力的孩子。她看到他满眼的怜惜、不舍和深深的歉疚。他不知道用哪一种安全的方式,妥善安置心爱的女人。她是他最大的牵挂和遗憾。那一刻,她下定决心,最后一次让他重振精神,去冲破重围,哪怕战死沙场,也无后顾之忧。
  刘邦沛县遇险,把亲生骨肉推到车下以减轻重量,快速逃命;吕雉被抵为人质,他却与戚夫人浓情蜜意;项羽威胁要杀他妻子,竟然口出“悉听尊便”。便是后世盛唐,马嵬坡前,贵妃被迫赐死,唐明皇百般无奈,仍是挥手舍得。昔日浓情似水的爱,在利益面前凉薄轻忽,那爱只适合眉目传情。虞姬冰雪聪明,透过弥漫的硝烟,她能预知,即便是苟活于汉,亦会死得很难堪。事实也如此,多年后戚夫人被吕雉砍断手脚,挖眼割耳,关在厕所中,制成“人彘”。相比之下,虞姬得到项羽全部的爱情。他是莽汉却重感情,否则何以败给刘邦?足够了,爱再多一点就是奢侈。
  结局总是要在剑出鞘之后呈现,楚歌响起,苍凉悲壮,红鸾帐内,最后一曲为君舞,谢君爱意成全你。她拔出剑贴向自己雪白的脖颈,猩红的血进出,染红地面。这个纯情女子,在死亡的刀锋上跳舞,天地顿失颜色。爱,就是成全啊。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替虞姬说出一句话:“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收鞘。”她在爱上项羽的一刻,就知道甜蜜与危险并存。但,这又有何妨?世间人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不舍得让自己受伤,亦不会让自己为了爱付出所有。他们手里拿着算盘,拨算着成本高低,风险大小,然后衡量、规避、放弃。盛世之爱,从来都是迎难而上,栉风沐雨,开出最美的花儿。
  大片大片嫣红的花,绽放在虞姬倒下的那块土地上,迎风翩翩起舞,后人唤为虞美人。虞姬墓四周,生长奇异的野草。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广东植物类之四《草篇》中写:“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讴曲,必动,叶如舞也。”宋人曾巩写有“青血化为原上草”,这种草见人即起舞,仿若“含情欲诉当年事”。清朝吴骞《拜楼诗话》说:“虞姬墓在灵璧县,有草红色,见人辄舞,俗名虞美人草。”大自然是有灵陛的,它晓得以怎样的方式留住、纪念并且传承真诚。
  及至唐朝,有音乐家为纪念虞姬编了教坊曲,作为可歌可舞的乐曲,于民间广为流传,后逐渐演变成词牌名。其后历代文人雅士多有唱和。辛弃疾有:“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衽却无言,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虞美人·赋虞美人草》)以词赋草赞人,实则抒自己怀抱。
  诸多词赋中,堪称经典的不朽之作,正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词《虞美人》。他喜欢明眸皓齿的小姨子——小周后。多情风流是文人的通病,不能责怪他滥情,君不见多少传世文字皆从两情相悦中摩擦出来。第一任皇后病逝后,李煜便与小周后耳鬓厮磨,吟诗作画。江山如此多娇,怎如美人更妖娆!五代十国的钱塘美女,让李煜的画作添才气,诗作更经典。于是,南唐吴越在笔墨点染,歌舞升平中,换做赵氏天下。幽闭,岂不更适合文化人李煜吟诗作画?不,此时的他睡狮猛醒,发忧愤之诘——“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早就觊觎小周后美色的宋太宗,有个很好的借口说给自己的属下:李煜词中“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发亡国之思啊,罪当处死,一杯毒酒了却了吧。而今,我们反复播放着邓丽君演绎的《虞美人》,没有李煜的亡国痛,隔靴搔痒地感叹时光的翻手为云覆手雨。
  虞美人固执地生长在江浙地域,正大仙容、端庄清洁得开。只是,它全身有毒,且其味微臭无芳香。它用这种方式拒绝人与之亲近,远远地看,就是深情厚意。你若采了它放置家中,或者非要一亲芳泽,中了它的毒,与它何干?
  
  醉里遗簪幻作花
  
  说来断愧,自诩是爱花的人,却对诸多的花叫不上名儿来。春末夏初时,去花市闲逛,看到群芳中有一盆花,叶子宽大碧绿,翠到夺人眼魄,于桃红蓝紫中脱颖而出。忙走向前观看,以为是藤萝或者金线草之类的绿叶植物,谁知卖花人告知,开花,且开得芳姿灼灼,香气袅袅。不过它如牵牛花一样,是晚间开,白日就像小丫头闭合着蓓蕾,酣睡。芳名——玉簪花。
  要彻底了解一个人,方法是嫁给他。同理,要了解一种花,就得拥有它。我抱着玉簪花回家。它端然立在我书桌旁边的案几上,情深意重得绿,眼睛疲累时,望上几眼,远胜滴了眼药水。前段时间,我发觉绿叶子外侧,抽出了一支花茎,茎上有几粒怯生生的白,悄然隐身在绿海之中。又过一两天,花茎越来越长,米粒白长成小棒槌样,顶头微圆润,颀身修长,数了数,这样的蓓蕾大概六个。其形状好比是女人头上的玉簪,忽想起汉武帝玉簪搔头的趣事。
  有一首汉乐府,大家都知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入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是李延年唱给汉武帝的歌,歌中绝世美女,便是他的妹妹李夫人。汉武帝听罢歌后,顿起相思意,接了李夫人进宫。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妙人儿啊,生得羞花闭月之貌,愧煞后宫佳丽三千,所有人艳羡嫉妒不已。有一日,汉武帝去李夫人宫中,忽党头痒,便拿了李夫人的玉簪搔头。自此,后宫大小嫔妃,头上皆插了一支玉簪,等着汉武帝再次头痒,顺手拿来搔搔头。从来,美人就是榜样,美色的力量也是无限大。否则,为啥做广告要找美女,认得就是这个理。越是稀世美女,越能带动产品脱销。哪个女人敢说自己不想美?恐怕她是没有美的资本。
  扯远了,且说晚上等着玉簪绽放,翻了几本书。《品汇精要》载:“玉簪花,苗高尺余,叶生茎端,淡绿色,六七月抽茎分歧,生数蕊,长二三寸,清香莹白,形如冠簪,故名玉簪花也。至秋作荚四瓣如马蔺子,其实若榆钱而狭长也。”原来玉簪花是因花形得名。
  清朝陈溟之的《花镜》比《品汇精要》记载得详尽。他在卷六·花草类考中说:“玉簪花一名白萼。二月生苗成丛,叶大如小团扇,七月初抽茎。叶有细叶十余,每叶出花一朵。花未开时,其形如玉搔头簪,洁白如玉。开时微绽,四出,中吐黄蕊;七须环列,一须独长,香甜袭人,朝开暮卷。间或结黑子,根连如射干。春初须去其老根,移种肥地,则花多而茂。分时忌铁器,性好水,盆石中尤宜。其花瓣入少糖霜煎食,香美可口。”陈湨之颇有前辈李渔之风,莳花弄草也要搞出情趣来。他还指出:“取将开玉簪,装铅粉在内,以线缚其口令其干,妇人取以傅面,经宿尚香。根不可人口,最能烂牙齿。”如此说来,玉簪花还能做成胭脂,陈湨之有风雅闲情,有奇特的想象力,也灵心慧质,是真正的取自大自然,生活在低碳时代的楷模。这样的男子若是生在现代,不但能要女人心,恐怕也能要女人命。
  他否定了明朝文震亨在《长物志图说》里说:“宜墙边连种一带,花时一望成雪,若植盆石中,最俗。”我无法想象一片玉簪的胜境,但这花盆里的一株,已足以让我赏心悦目。文老头说一株便俗,也是他矫情之语。忙着左右乱翻书,错过了它一点点绽放的过程,及到我抬头时,几朵吹雪溅玉似的白花已然把裙摆摊开,素颜艳骨,不张扬,却又不动声色般夺人魂魄,陪衬得这个夏夜也清凉安静起来,难怪黄庭坚有诗大赞: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元朝刘因有首《玉簪》诗:“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其“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两句把玉簪花尚未绽放时的清姿情态,描绘得不差分毫,宛若是豆蔻少女,脉脉含情。我疑心只有暗恋才有此等隋怀。但是暗恋好比是刀锋上行走,只会自戕出血。谁唱过那首歌:爱要说,爱要做。与其闷骚,不如使用爱情三十六计,俘虏了那个人,就像《玉簪记》里的陈妙常。
  华文漪和岳美缇演出的昆曲《玉簪记》,被人誉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印象中,还依稀记得,华文漪一身道姑袍,手执佛尘与一英俊小生眉目传情。彼时,我年幼,哪里晓得昆曲的好?最怕看戏曲,昏昏欲睡的感觉,如今,喝咖啡般上瘾时,昆曲“传”字辈,已经后继无人,“传”字辈嫡传弟子也寥寥无几。在网上找寻华岳的《玉簪记》果真寻到了录像,尽管技术有限,模糊不清,好歹能昕到华岳的唱腔,以慰吾心。如今看来,华文漪的扮相是老了,想那陈妙常其时不过是双十之年,好比是一朵尚未绽放的玉簪花,刚刚把花苞裂开一点缝隙,从内偷窥者外面万丈红尘。
  她寂寞开无主。也曾是官宦人家,逢家门不幸,无奈人观,内心必有千转百回。还是青春年少啊,哪会}皮{阑誓不起,心迹如古井?栖身安静之所,不过是权益之计。素日中,无非是琴棋书画陪伴度日。日子如灰尘,一寸寸堆积,即便是佛尘时时拭,内心也堆满了雪样的愁绪,冷彻入骨。倘若是真的冷酷到底也就罢了,世间事,怕的就是“不彻底”三字。她怎么舍得自己青葱样的肉体,伴着青卷素灯挨下去?想必是沉寂的火山,暂时被封而已。
  他来了。观主的侄子,潘必正。会试落第,与家人商量寻静谧之所,温习功课,他年再考。张爱玲有句名言,被人引用到锃亮,我也为其添把清辉:“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两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可人儿,怎么会演绎失之交臂的悲剧?更何况都是文化人儿。
  他,开始试探。折子戏里名曰:琴挑。戏文里是潘必正主动搭讪陈妙常,撩拨她沉寂的心。依我看来,哪里是他啊,分明是陈妙常主动出击。她给了他一个绝好的机会而已。环境:幽静的后花园。条件:我弹琴,你来赞美啊。潘必正真真是聪明人,及时领会了妙常的心思。首先他听出了弦外之——曲调哀婉,如泣如诉,似有不平意,难排我心绪,可有解人儿,慰我多情怀。
  仙姑啊,夜已深沉,你独坐此处,琴声幽怨,两下无人。露冷霜凝,枕单衾寒,谁与你共温?——这话而今听起来,也是大胆超前,俨然是登徒子。但是啊,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偏偏喜欢男人的小坏样,狡黠地笑,盯着你的眼睛,心里说着美人,眼睛里便漾起了疼爱。女人心细,一下子就捕捉到那么点意思,其后是原谅这样的单刀直入,被人欣赏的得意渐渐处于上风,继而可盼着他再次出招。陈妙常也是。只不过,为了面子,要稍微挡挡。“我也心里聪明,脸儿假狠,口儿里装做硬。待要应承,这羞惭怎应他那一声。”
  本就有一颗思凡的心,迎头巧遇一表人才、玉树临风的他,内心儿怎会不平地起波澜?风生水起啊。欲迎欲拒,痛并快乐着。为甚?喜的是,穷乡僻壤的道观内鲜有男子,恰好又是风流倜傥,若是能成好事,不用美人埋骨,寂寂而终;忧的是,那小生若只是逢场作戏,排遣寂寞,岂不污了声名,误了终身?——但,世间那样事不存在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啊。爱情的果子宁要路过,不要错过。陈妙常左思量,右思忖,迈出了一只脚。请教潘必正琴技。
  谈恋爱,真得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有攻有守、一进一退方能谈出水平和高潮。榜上无名的潘必正考场运气差,情场脑子灵光得很哟。美人再次给了一个梯子,不赶紧扶摇直上,还等什么?于是乎,坐下弹了首《雉朝飞》,说的是鳏寡一人。借此赶紧告诉陈妙常:小生尚未娶妻。这短句的言外之意是,别绷着脸端着架子拒绝我啦,我没老婆,咱俩正好耶!她一听,之前的担忧少了一半,当下心脏又怦怦乱跳,嘴里却说着:和我有啥关系?真是的,讨厌。又唯恐自己的态度过于强硬,吓退了面前的美少年,还得给点关怀,于潘必正离开花园回房时,温声低语一句:“潘相公,花荫深处,仔细行走。”只此一句,小潘知道,八九不离十,剩下就是时间的问题。
  陈妙常天生异秉,晓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她要牢牢抓住眼前的男人,然后和他正儿八经谈恋爱,最后嫁给他,离开道观。她不是与佛有缘的人,当初投庵也不过是“身如黄叶舞,逐流波”。苍天庇佑,送了这样的美男子到跟前,百年不遇。
  情难舍,意难忘,费思量。她百无聊赖地在房间写字,情由心生,一不小心,就写出了这首诗: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吐咽凡心,争奈凡心转盛。这诗大可以取名《呐喊》,青卷蒲团,如何压抑得住年轻炙热肉体里的欲望之火?情生欲,灵牵性,陈妙常撩拨潘必正之时,也把自己那颗从来就没伏到经书里的心撩拨了。
  潘必正偷诗,读罢,不但没有觉得这个小道姑不受清规戒律,有意淫之念,反倒是更加怜惜。如此说来,爱一个人,必定是爱到其灵魂处,知其苦,体其痛。何谓爱情?“懂得”二字。
  两人就此相恋。此后,尽管潘必正的姑妈(道观观主)百般阻挠,甚至让潘必正回家温习,依旧没有拆散两个人。陈妙常冲破礼教佛法的束缚,雇一叶扁舟追上情郎,秋江边互盟誓言。说到底,陈妙常比杜丽娘具有女性的独立意识,她晓得,爱,是行动,而非做梦。幸福有一半是别人给的,但最初是要自己争取和掌握。陈妙常勇敢地邀约了爱情,然后得到它,把偶然的相逢,转化成必然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