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的衣裳

2011-01-01刘月新

长江文艺 2011年5期

  我关于衣裳最早的记忆,竟然是抢别人的衣裳。邻居伙伴小旺有一件花衣裳,白底衬着杏红色的花,一朵一朵的,很漂亮。在某个夏日的一天,我们在大街上玩,不知咋地小旺的小花衫就到了我的手里。我高兴极了,拼了命地往家跑,跑到家,就把人家的花衣裳藏到里屋的台子(旧时农家用土坯垒的用来放衣服或零碎东西的台子,作用相当于橱柜或者箱子)窟窿里。小旺的母亲找上门来,奶奶对我好说歹说要我把衣服还给人家,可我就是不还,拼命用身子堵住那台子窟窿!呵呵,小小的我那时虽懂得了好看,竟也不知道害羞。
  自打记事起,我穿的都是母亲纺织的衣裳。夏天是白小褂红短裤,春秋冬则是红袄红裤子。红,是那种高粱红,是母亲用织出的白布拿红颜色染的。母亲缝制的衣裳都是“净缝”,反正面各缝一次,针脚匀匀的,密密的,缝子没有毛边,可以正反两面穿。现在想想,母亲缝制的衣裳有多么温暖啊!那衣裳里不但有棉花的暖,也有母亲疼爱女儿的暖啊。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不喜欢母亲缝制的粗布衣裳了,偷偷喜欢上了大女孩穿的“条绒”。那条绒,宽宽的条,细细的绒,或咖啡色,或青色,厚厚的,穿出来真好看。或许,那时人们还不知道“时尚”“时髦”这类词语,那可真是实实在在的时尚与时髦!每当看到姐姐或她的伙伴穿着条绒衣裳走过来走过去的时候,我心里就痒痒的,想哪天我也能穿上这样的衣裳,该多好啊。如今想来,那种感觉真有点像少女怀春、少男钟情一样,既可笑,又有些留恋。
  又过了一段时间,乡间时兴“大方格”衣裳。真是兴什么什么就好看,我又喜欢上了“大方格”,连做梦都想得到一件“大方格”上衣。当时我恨恨地想:等我有钱了,我一定买“大方格”袄穿。
  上了初中以后,家境好一些了,或许是,父母亲觉得再让她的女儿穿着粗布衣裳出村去上学太丢面子,反正就开始穿花洋布衣裳了。有时,父亲出差还会给我买回成件的上衣和裤子。女孩子总是喜欢美丽的衣裳的。衣裳美,穿在身上心里也觉得美,看天看地看一切都是柔柔的,都是美美的。
  上高三的时候,姐姐定亲了。姐夫在市里干临时工,对于姐姐一个农村女孩来说,这在当时是很不错的选择。姐夫给她买了三身衣裳算是定亲礼物,婶子大娘和她的同伴都来看,都夸好。有一次姐姐去学校给我送干粮和衣服,拿出一件红格短袖衫让我穿穿看,我知道那是姐姐的定亲礼物,也是我偷偷看上的一件。姐姐说,你穿着很好看,穿了吧,好好学习。我高兴得心花怒放,很是感激姐姐。当年,我考上了大学。九月份入学时,姐姐又拿出一件枣红色的外套和一套秋衣秋裤让我带到学校去穿。在我眼里,这件红上衣外套是姐姐那些定亲礼物里最值钱最好看的一件。我惴惴不安地看看姐姐,姐姐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带上吧,我在家里穿什么都一样,你是大学生了,要穿得体面些才好。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珍惜这件衣服,永远保存这件衣服。大学几年,每当穿起它或者是看到它,心里就有一股暖流在奔腾,有一股感激在涌动,我知道,那是亲情的温暖,那是亲情的力量。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那件枣红色上衣我终究没能保存下来,但它永远珍存在了我心里!它所寄托的姐姐对我的爱与亲在我的心里已经永永远远地扎了根。
  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我用它给母亲买了一件半大呢子上衣。看母亲穿在身上,我竟有一种感动。随着父母年纪一天天增大,我给他们买的衣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好,越发讲究保暖、轻便和美观,我的心里也越发踏实。我给姐姐买,给弟妹买,总觉得他们穿在身上比我穿在身上更舒服,更美观。我忽然明白了,衣裳虽然是遮蔽与御寒之物,但当它用于回报亲人的时候,也是一种美啊。至于人们后来加予它身份的含义,乃至无限制无节制的时候,几千元、上万元的名牌穿在身上,还有亲情与挚爱在里面吗?估计不会有了。
  那天,我对女儿说,美丽的衣裳,只有包裹着一颗美丽的心灵,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美丽。女儿看着我,深深地点了点头。
  
  责任编辑 易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