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1-01-01王建军

理论探索 2011年5期

  〔摘要〕 密切农村党群关系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山西省壶关县常平村党组织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主要包括:加快经济发展是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关键;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是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保障。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党群关系,常平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5-0052-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将日益突显出来,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亟待进入操作过程,这对新时期农村党群关系是一次考验。如何密切党群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之一。山西省壶关县常平村党组织建设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1995年4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常平村视察工作时,曾高度评价常平党组织的工作,“你们懂科学、懂民主、懂依法办事,会掌权,这就是你们致富的法宝。”当前,调查研究常平党组织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对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 〔1 〕 (P82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2 〕 (P209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邓小平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 〕 (P146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没有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就不能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和谐党群关系的建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常平村党群关系和谐,首先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改革开放前的常平是山西省壶关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最穷的村,贫困到谁能借回粮食谁就能当支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常平村的经济从“吃石头”企业起步,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发展企业17个,产值达到3.3亿元,上缴税金实现1052万元,人均收入达4300元,变成了省、市文明的富裕村、小康村。2000年,中共壶关县委和县政府提出要把常平做大做强,成立常平经济联合体开发区,建设壶关“特区”。到2005年,常平开发区行政村扩大到10个,人口由原来的1900人增加到9100人,辖区由原来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并成立常平集团。现在常平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30个相互关联企业的产业集团,年产值达到30个亿。常平集团连续四年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省工业企业30强。常平村一跃而成为上党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有名的小康村。
  经济富裕以后,自然就有条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地农业变工业,就地农村变城市,就地农民变市民。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条件逐步成熟。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征用是最容易引发农村党群矛盾的因素。常平党支部依靠强大的集体积累,有效化解了这一矛盾。他们以扶助农民兴办农业企业、组建农产品股份制公司、农民以土地入股这种办法,避免了出现城镇化过程中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问题。他们每占农民一亩地,每年给本人入股资金500元,给村集体300元。以土地入股这种办法,就地解决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经验,为解决农村城市体制二元化、农业工业经济结构二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经济发展后,常平党组织在持续发展经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开展了以“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创造规范有序的治安环境”为内容的“三创”活动。他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同时考虑园林、绿化、林果等环保产业,每年环保投资均在千万元以上。在路旁、厂区、空地共栽种乔木5千余株,灌木、花卉18万株,建草坪3万平方米,形成了“村前办工厂、村中变庭园、村后花果香”的别具特色的产业链。从2000年开始,他们利用本村的山、坡、沟地开发建设千亩农业观光园区。如今满山种植了油松、松柏,多处人工景点建成,初步形成了一个休闲、观光、疗养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投资50万元,实现了壶关县电话第一村、手机第—村,接通了有线电视;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10座万方蓄水池,修建了常平大街;成立了村办小学和中学,本村学生全部免费上学;建起了统一的殡葬区;办起了敬老院,本村60岁以上老人均可免费居住;盖起了350多栋二层别墅式住宅小楼,改造了污水排放河道;建立了“五会一队”村民自治组织,即民事调解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老年人协会和治安巡逻队。此外,村民每人每天供应一斤面粉,逢年过节人人还有一定的福利。该村还开发了太行八泉峡旅游区、世纪大舞台,一个工业现代化、环境园林化、农村城市化、管理民主化、行为文明化的现代新村已初具雏形。所有这些,使常平群众感受到了村党组织关怀,为做一个常平人感到由衷的自豪。
  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关键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由此产生包括利益诉求、民主诉求和情感诉求等在内的多种诉求。这些诉求的满足,需要农民充分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列宁曾经说过,无产阶级革命如果没有以民主为目标,革命不可能成功,革命成功以后如果不以民主为手段,建成的社会主义也会失败。刘少奇对民主与党群之间的关系论述得更为明确,“党和群众的关系应该怎样建立呢?党是群众的领袖,群众的先锋队……我们不是在组织上直接要求群众服从党的指挥,要求群众团体接受党的命令,而是要使群众自愿地接受党的政治主张。我们要求群众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同时我们要尊重群众团体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和意见。当着我们的主张只是少数人赞成时,我们在行动上要服从群众的多数,在主张上则保留我们的意见,当我们是多数时,方能要求反对我们的少数服从我们的意见。只有我们的同志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