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01-01梁源
理论观察 2011年5期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近两学年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各级高校更好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对进一步促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加快和谐校园建设步伐,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5 — 0155 — 03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学校开展具有浓郁民族传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加快和谐校园建设步伐,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等原因,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开展状况不尽人意,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通过对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9-2011学年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进行调查研究,探索高校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途径,为更好地搞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级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1文献调查法
有目的地查阅了近年来全国体育期刊,了解国内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对策。
1.2问卷调查法
于2011年2月28日至3月5日对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级共1760 名高职学生(其中女生1282名,男生478名)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60份,回收有效问卷1632份,有效回收率为92.73%,其中回收有效问卷女生和男生分别为1194 份、43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93.14%和91.63%。
1.3集体访谈法
针对调查内容分别召开学生干部、体育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等各种群众座谈会,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看法。
1.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运用Excel200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据对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共十所驻邕高职院校近两学年开设体育课程情况调查,有5所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且均是以武术为主,仅有2所院校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见,广西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学大有潜力可挖。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于2009年9月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三人板鞋竞速、抛绣球、踢毽球等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收到了良好效果。
2.1自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人数逐年提高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从2009年9月开始,每学期均开设篮球、排球、气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民族传统体育等共九个项目课程,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是新开设课程。2009级和2010级两个年级高职学生自选该课程人数情况见表1,选课人数从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刚开设学期的8.73%,到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达到9.99%,其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自选该课程人数高达12.13%,可谓呈稳步提高趋势,说明学生对该项目逐渐认同,为将来继续深入探讨民族传统课程教学改革和良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表12009-2011学年度自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人数表
2.2学生较喜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一般而言,学生对课程喜欢程度基本上反映该门课程是否能生根开花。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持“很喜欢”、“喜欢”和“较喜欢”态度的人数达到65.75%,远高于回答为“不喜欢”16.24%的人数(见表2)。说明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较受学生欢迎,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迈出了可喜一步。
2.3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较满意
2009年9月以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内容为抛绣球、三人板鞋竞速、踢毽球、跳竹竿、踩高跷共六个。通过问卷调查,知道学生对学习以上内容的满意度(含很满意、满意和较满意)达67.35%,不满意的学生仅为7.35%(见表3),说明学生对学校开设该课程的内容是较满意的。
值得注意的是,尚有25%的学生对学习该课程内容持“无所谓”态度。从与学生访谈反馈信息表明,他们认为除以上内容外,还应拓展更多内容,如抡花炮、打陀螺、大象拔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这为我们将来探讨开设课程内容提供参考。
2.4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成绩评定较认同
制订科学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核办法,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定,尤其是要重在学习过程和因人而异,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深入人心打下良好基础。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对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考核评定方法,主要为课堂表现、基本技术和专项素质三大部份,其比例为3:6:1,即重点对基本技术进行考核。从表4可知,学生对该课程考核内容与学习内容满意度基本相同,满意度(含很满意、满意和较满意)达60.96%,不满意的学生仅为7.29%,说明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成绩评定是较认同。
但是,尚有31.74%的学生对考核内容持“无所谓”态度。经访谈,他们更趋向于淡化考核内容与方法,即重在学习过程。他们倡导“我运动,我快乐”的阳光体育运动口号,这正是全民健身计划提出“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去陶冶身心”真实写照。
表4对学习民族体育课程成绩评定较认同
2.5对开设体育课程态度
为了掌握开设体育课程情况,迫切需要了解新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状况。本次问卷调查中,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对正在开设的篮球、排球、气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九门课程态度,让学生对最喜欢课程进行多项选择,其结果见表5。有22.43%学生回答喜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九个项目中排第六位,这一方面说明该课程逐渐被大家认可,另一方面说明还有很大的市场等待开发,学校体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2.6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满意度
对学习民族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多项选择,从表6可知,排前二位的是跳竹竿和抛绣球,分别为47.86%和45.77%。究其原因,学生认为跳竹竿用轻盈的步伐,伴随着铿锵有力、欢乐奔放的打竿节奏,在竹竿上表演各种动作,趣味性、娱乐性、感染力强;抛绣球技术动作简单,易掌握,常在游园活动、三月三、中秋节等节日中出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性、民族性和实用性强。分析排位在最末两位的踩高跷和踢毽球课程,其主要原因均是技术动作要求较高,单位时间内完成次数较少,娱乐性和趣味性均不如跳竹竿和抛绣球课程。
2.7对正在使用的自编《大学体育》教材评价
要成功开设一门课程,如何选用好教材,值得重视和考虑。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骨干体育教师经过多年实践,在2009-2010学年度使用讲义稿和参考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结合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实际情况,自编《大学体育》校本教材,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8月公开出版。学生对该教材评价见表7,有78.44%回答为较好以上(含较好),说明大部份学生对自编教材是比较满意的。
2.8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和举办体育竞赛对搞好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积极影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了解决担任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在没有该专业教师中安排一名从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毕业的教师回炉,到母校重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同时聘任该校担任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到学院兼课。通过“派出去”和“请进来”方式,迅速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为顺利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所需场地器材简单,费用便宜,部份器材学生可自制,一些器材在学生家乡和身边屡见不鲜。如跳竹竿只需几根竹竿,在半个排球场的场地即可开展。抛绣球项目,用布内装细沙捆绑结实,另接一根布条即可完成自制绣球;在平地上空直立一木杆,把一圆圈固定在木杆顶部即完成。以上每个跳竹竿和抛绣球器材,学校可自制,成本较低,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用性强。
为更好地在学校推动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每年的田径运动会上适当增加比赛项目,如三人板鞋竞速、抛绣球比赛。通过比赛,检查教师教学效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更多的师生员工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丰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3.结论与建议
民族传统体育蕴涵丰富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甚至成为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健身强体、保持民族的强大与生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中,彰显着民族的精神情趣,其文化价值甚至远远超越强身健体层面。
广西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广西总人口的38.4%,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真正扎根于民间的乡土文化,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点促使其经久不衰。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民族传统体育在广西乃至全国高校体育活动中可扮演重要角色,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近两年在开展该项目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只要不断总结经验,广泛宣传,在生源、师资、场地器材、教材等方面努力,高校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