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博传媒时代的利与弊
2011-01-01陈婷婷
理论观察 2011年5期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5 — 0175 — 01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传媒市场,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在新兴媒体面前,显得有些老态龙钟。目前,新浪微博的用户超亿,标志着微博传播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与世界沟通的新方式,正汹涌澎湃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微博传媒时代之利:获取信息更加快捷
微型博客,简称微博,它是随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应运而生的。它以短、灵、快而被现代人们所接受并喜爱。仍以新浪微博为例,字数限制在140字之内。写微博,不要求你有多高的文化底蕴,也不要求你用很久坐下来谋篇布局,更不要求华丽的辞藻,严密的逻辑。只要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述给别人,就可以发微博。从此,我们不需耐心地看完一张报纸;不需等待从今天的报纸上查找昨日新闻。这一秒发生的事,下一秒就可能呈现在微博上。哪怕只有一句话,已经能够让公众获取基本信息。这种信息传播之快速便捷,微博早已把传统媒体、甚至其他形式的网络媒体甩得老远。一个客户端,可以和全世界沟通。这样的传播媒体,已经形成了全民传媒时代。
人人是记者都有话语权
“李阳家暴”事件,近日在微博上吵得沸沸扬扬。李阳的外籍妻子通过新浪微博,用照片和简短的文字将丈夫阳对自己实施暴力的行为公之于众。随后,李阳立刻引起了网友的声讨。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声讨责骂声中,李阳终于通过微博向妻子、孩子以及大众道歉。
以往的人们,只能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知g6MHZPyPYDkD4zEXmIocfw==道一件“近日”发生的某事,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突破;我们只能空对报纸,向家人发表几句评论,然后探寻真相的任务,就交给了记者。当微博时代来临时,一切都变得不同了。任何人都可以把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感人事等发布出来,传播开来,以便对探究事件真相,实行舆论监督做出一定的影响和贡献。发布和传播更多的信息,使得信息的内容更加多元,更加详细,同时,也使信息的公正性得到一定的保证。微博,进一步把话语权给了平头百姓。如果关注者认同博主的观点,就会一直关注,同时会转发,如同滚雪球一样,使其传播范围更广,受众人数更多,从而使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在全民传媒时代,在微博中,公众成为事件的参与者、推动者和探究者。一件丑闻的当事人,会因为大众的声音而感到压力;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来自大江南北的问候和帮助;一件扑朔迷离的事件,也会更快地得出结论。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调查记者。
微博传媒时代之弊:信息的真实准确性难以保证
当新闻传媒变得普遍化、大众化,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那么其中的专业含量和求实精神就会变得淡漠。人们往往有一个人云亦云的毛病。听说了一句话,不去考证,利用网络的便捷和迅速,立刻传播各地,可想而知,如果这样一件事是假的,那么,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传统媒体的记者,采访和写稿都必须实事求是。任何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都不能有错误。因为当一篇报道属上了记者的名字,他就要为这篇报道负责。这种新闻事业的责任感,让任何一名记者都不敢懈怠。然而,微博则不用担忧负起如此重大的责任。例如,日本福岛发生特大地震后,碘盐防辐射等虚假信息迅速传播,人们疯抢碘盐,使得人心恐慌,不法分子从中牟利。这样不理智、不求实的声音,给公众的心理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很多夸大化和不必要的麻烦。
保护个人隐私较有难度
微博是不可注销的。在许多微博平台,无一例外地都没有在醒目位置标注“注销微博”的服务。微博不能注销,从另一方面计算,也就是各家网站的微博用户只增不减。在一些网站的《网站服务协议》中,大都包含对免费服务的“免责条款”,即对免费提供的微博等服务造成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另外,多数网站只强调网站具有中断、终止服务的权利,而对用户是否有中断网络服务的权力没有提及,也没有明示已经注册的微博账号将无法注销。
据了解,微博网站的开山始祖,美国的Twitter微博提供了注销服务,但即使注销后,用户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仍有可能被查询到。相比之下,注销这个看似理所应当的服务,国内各大微博并不想触及,而这样,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也就更难得到保护。
总结:微博是把双刃剑
如今已经是全民微博传媒时代,不能否认,微博带给了我们的生活大量而丰富的信息资源。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其影响力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远。同时,微博也是把双刃剑。在享受信息快餐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更加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切勿让这锋利的舆论利器伤害到我们和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