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初探
2011-01-01詹筱
理论观察 2011年5期
[摘要]从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市场状况和高等学校数媒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工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秉承“艺工同治”的办学理念和教学原则,以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核心,探索并确定创新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机制、指导原则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艺工同治;数字媒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1)05 — 0151 — 02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市场前景和人才培养现状
数字媒体作为当今创意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又被称之为“数码媒体”、“新媒体”等,其本质都是将信息数字化之后来进行表现、存储和传播的媒体。世界经济在经历了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后,正在走向以创意为驱动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创意产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突显。
据有关资料报道,2005年我国数字媒体产业产值在4000亿,2010年接近15000亿元。随着数字媒体领域的拓展,市场规模也将快速扩大,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失已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软肋。因此从1999年至2008年间,国家审批了近百所高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这些学校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老牌艺术院校,还有以计算机通讯著称的理工科大学,招收的学生也有较大差别,有文理兼收、有艺术类考生,还有纯理科生。由于学校类型和生源的差异,加之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资源平台不够,忽视宽泛的教学方式对培养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学科交叉性复合人才的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色不明显,部分学生在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及实战动手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本文将从理工科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如何找准培养对象的基本定位入手,结合工科教育为主的校情,结合学校的相关强势工科专业的影响和有利的教学实验平台,探讨秉承“艺工同治”办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理工科背景下的数媒人才培养的主导原则和培养机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