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外交”与“外交休兵 ”孰轻孰重?
2011-01-01杨昆福
澳门月刊 2011年4期
近段时间,台湾媒体炒得较为火热的“外交”话题,无非是“埃及撤侨”以及“菲律宾台嫌遣陆”两事件,而其中以“台嫌遣陆”事件尤为抢眼,针对菲律宾基於“一中原则”,将台籍诈欺嫌犯径直遣送中国大陆事件,台湾政坛闹得沸沸扬扬,民进党见缝插针大势炒作,认为这是台湾所谓“主权”的流失和“国格”的矮化,云云。党主席蔡英文更指称,该事件是马政府近来“外交工作”的最大挫败,也是马英九“外交休兵”政策路线的错误,更是对“外交休兵”政策最大的警讯。那么事实果真如蔡英文所言,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路线对台湾而言是错误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对台湾以及两岸乃至国际社会产生的正面意义是不容抹煞的。民进党这种“逢马必打”“逢中必反”的政治操作手法再次彰显了其意识形态的深厚性,在此,笔者不禁要问,既然蔡英文主席认为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是错误的,那么民进党能否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提不出难道将来上台后要重拾陈水扁的“烽火外交”政策吗?
“烽火外交”让台湾伤痕累累
回看民进党“执政”时期,陈水扁为了隐饰执政无能、经济严重衰退景象以及寻租贪腐行为,转移民众对扁政府的不满情绪,政治操作不断,在岛内强力操弄民粹攻击丑化反对阵营,大力实行“中国化”政策分化撕裂族群;在处理与大陆关係方面,发表“台独”言论恶化两岸关係;在涉外领域则四处点火大搞“烽火外交”,扁政府的种种作为严重伤害了两岸关係,将台湾海峡推到了战争的临界点,在国际社会也造成不良的观感,引发美日等国的极度不满和密切关注,台湾国际形象一落千丈沦为“麻烦製造者”。在这八年里,陈水扁“拼外交”到无以加复的地步,甘当“撒财童子”大肆挥霍财政资金,对所谓“邦交国”予取予求,俨然成了“邦交国”的提款机。如2000年,陈水扁上任不久便大笔一挥,支持非洲西部的内陆小国佈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