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凡又豁达的澳门人
2011-01-01马群芳
澳门月刊 2011年4期
上世紀80年代,國內正值改革開放的大浪潮,很多居民爭先恐後移民到港澳,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當中以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居民最多。而今,這些最早期背井離鄉的移民大軍早已成為澳門各行各業的推動手和見證者,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譜寫了一首首不為人知的平凡人的故事,值得後人深深回味。
移民澳門 追尋新的發展機遇
本文所採訪的蘇先生,就是此次移民大浪潮中來澳定居的福建籍客家人。蘇先生自1994年入職澳门街坊联合总会被調任北區馬黑祐居民联谊会會秘書,一做就是18年。他這樣告訴記者:我出生在國內,父親是歸僑,當年適逢國內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允許人們有條件移居國外,地方政府政策落實的比較好,所以一經申請很容易就獲准來澳定居。雖然來澳之前,我已在家鄉當小學教師達十年之久,不過來澳門之後,才發現一切要從頭開始。
眾所周知,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澳門,經濟剛剛起步,人口也不過廿幾萬,所謂的工業也不過是家庭式或勞動密集型的諸如製香、爆竹、燈泡,或是製造業如製衣、針織、手袋、玩具等。在這樣特定的社會環境,由內地來的移民大軍正好適時補充了當時製造業等的人力資源需求。
初踏入澳門這塊陌生土地的蘇先生,面對新的環境,加上語言不通,成為他在澳門生活的一大障礙。當時之艱辛狀況是可想而知的。不過對於擁有“刻苦耐勞品質的客家人精神”的蘇先生來說,任何困境都難不倒他。他先是在北區的一家爉燭公司做畫工,一年後,他又找到一份在製衣廠的工作。新工作雖然辛苦且沉悶,但每日薪水有澳门币50元,他感到很满足,同時也更珍惜得來不易之工作機會。他說:當時北區慕拉士大馬路一帶的製衣廠很旺,很多時大部分工廠夜晚都燈火通明,工人晚晚加班,賺取“不薄”的超時加班費。後來隨著家鄉的母親和一對子女來澳團聚,家庭負擔重了,他在這間製衣廠一直工作了近十年之久。
全心服務街坊
全靠家庭背後的支持
1994年,澳門頗具規模的社團——澳门街坊联合總會銳意改革,招聘員工。蘇先生得知街坊總會招請2名秘書人員,遂寫信應徵。在幾十名應徵者當中,他和另一名應徵者脫穎而出,被聘任為秘書,且两人同時一做就是18個年頭。回顧這段經歷,很多細節他都仍記憶猶新。
印象當中的蘇先生,個頭不高,其貌不揚,且話語不多,但他卻有一個很特別的外號:“坊會老黃牛”。問其原因?他略微腼腆地說:可能跟我的工作有關係吧!很多人以為坊會秘書長只是做一些文書工作,其實並非如此簡單。因為坊會的定位是服務居民,故街坊工作就好像一個中間協調人的角色,只要居民需要,什麼工作都得做。自己作為秘書長除了要策劃統籌各種會務活動外,還要負責接待居民的求助投訴,大至家庭糾紛,小至居民房屋漏水等瑣碎個案,都要親力親為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既然工作這麼瑣碎,何以堅持18年如一日工作在同一個崗位上呢?記者不禁提出一個疑問。他回應說:工作一定是有苦有甜的,做坊會工作,首先要了解坊會工作的性質,明白服務街坊的宗旨,對居民要有感情及服務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提供真誠的服務。
育有多名子女的蘇先生,一提及子女,一絲絲笑容展現在他的面龐上。記者問:要扶養多名子女成長是不是很不容易?不料蘇先生卻說:“他們(子女)都比較聽教,在求學時都享有免費教育,這要感謝政府的政策關懷……現在最小的兒子尚在台灣讀大學,其他子女都已參與社會工作。
最後,他又不忘感謝他的太太和老母親:這麼多年來,家庭細頭家務全由她們打理,我不太需要操心家裡的事情,也正因為這樣我才可以早出晚歸,專心投入坊會工作而沒有後顧之憂。
關注澳門青年一代的安居問題
和很多紮根澳門數十年的居民一樣,蘇先生也拥有屬於自己的物業。90年代,他以當時比較合理之價格購買了位於北區的一所經濟房屋,供一家八口人居住。但隨著子女紛紛踏入婚嫁年齡,蘇先生如同普天下父母一樣,深切關注和憂慮現時青年一代所面對的置業難題。
他不無感慨地表示:近年澳門社會經濟發展很快,帶動物價飛漲,雖然由政府統計數據來看市民的收入是有所提升,(2010年人均每月工作收入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