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右商邦酒业老字号的品牌文化分析
2011-01-01徐蕾严琦胡根文
老区建设 2011年6期
[提要] 本文从酒业老字号——临川贡酒着手,探究了其历史文化,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老字号;临川贡酒;品牌文化
[作者简介]徐蕾(1982—),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严琦,(1978—),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胡根文(1973—),男,江西临川酒业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江西南昌330088)
一、临川贡酒的历史文化
(一)临川贡酒的历史
临川自古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出了不少文人,如晏殊、王安石、汤显祖。早在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临川就有酿酒工艺。相传北宋熙宁八年,临川籍丞相王安石得知临川新出美酒,芳香扑鼻,便把佳酿送给宋神宗皇帝。神宗知道王安石本不喝酒,此酒一定非寻常之酒,当场在大殿开启,喝过后赞赏道:“此乃临川之佳贡也!”各位大臣品尝后都赞不绝口。从此,临川酒每年进贡朝廷。临川贡酒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现在,临川贡酒由江西临川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川酒业”)生产酿造。
(二)临川贡酒的文化
临川贡酒的品牌传承了临川的文化。“喝临川贡酒,扬才子豪情”,该广告词不仅颂扬了质优味美的临川贡酒,更弘扬了“才子之乡”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继往开来的魄力,蕴含着“临川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提到“临川才子”,人们也许只联想到王安石、汤显祖等文人学者,其实早在明清时期,抚州商帮的足迹就遍及海内,远至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地。他们行销于城乡闾巷之间,进出于朝野贵贱之室,把抚州人精湛的生产技艺和诚信重义的优良品格传向了四面八方。临川酒业在经销临川贡酒的同时,也传播了其上善若水的广博胸怀,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诚信重义的商业道德和融古通今的文化素养。
二、临川贡酒的发展现状
虽然江西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以农家小曲居多,上规模的酒厂较少。在市场经济下,江西的酒业更不容乐观。2009年,据江西酿酒工业协会刘崇明会长介绍,江西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酒厂有117家,其中50多家处于半停产状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酒厂不到20家,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酒厂只有9家,亿元以上的酒厂只有3家。江西白酒工业在全国排名较后,列于10大产酒省份之外。作为江西酒业的龙头品牌,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临川贡酒也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税法出台后造成的税负压力
2009年8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实施《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对白酒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办法》规定,如果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70%以下的,税务机关应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二)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及工价增长造成的用工成本压力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大大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因全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每年需增加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数十万元。特别是员工工资,每年都必须增长,临川酒业自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为在岗员工增加工资。
(三)物价上涨造成的生产成本压力
近年来,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大宗原材料大米、面粉、麦麸价格一路走高,与2007年相比,有的大宗原材料价格增长比例达50%。
(四)新产品开发、革新内外包装造成开发成本增加的经济压力
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临川酒业增加大笔费用,投入至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内外包装的更新上,仅每年的新产品开发费用就高达100万元。
(五)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竞争压力
今天江西的白酒市场,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状态,外来酒向内渗透、地产酒向外扩张。四特酒依然保持着江西市场霸主的位置;章贡王走出赣州,向南昌发起进攻;李渡酒被收购后,将重拳出击中高档价位;老牌地产酒七宝山也在积极寻找市场合作伙伴;洋河已经将销售网络扑到江西的县级市场;迎驾贡不遗余力地进行广告投放,并开始实现动销。在此情况下,临川贡酒的销售压力随之增大。
三、临川贡酒的发展建议
(一)严把质量关,确保消费者喝到如意酒、放心酒
质量是企业永抓不变的主题,年份酒是白酒发展的趋势所在。为保证产品质量,提升高端品牌形象,临川酒业应把“质量”及“窖藏年份酒”放在主题位置,加大窖藏年份酒以及精品系列酒的储存量,注重基酒储存年限。
在生产工艺方面,临川酒业要着力从以下方面努力,确保出厂产品质量。一是重点把好“四关”,即原材料采购关、工序流程控制关、生产质量检验关、产品出厂质量关,强化原材料采购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出厂产品检验。二是确保基酒储存年限,不符合储存年限的产品一律不准灌装出厂。三是在产品技术创新及风格方面,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二)完善市场网络建设,创新市场营销
1.抓好经营模式的创新。临川酒业应不断调整市场营销模式,将临川贡酒与欧米亚葡萄酒合二为一,整合营销,推行“流通、终端、团购”三级营销模式,分级管理,独立营销,完善渠道,联合运作。
2.抓好网络布局建设。临川酒业应在网络布局建设上下功夫,放眼全国,内治外拓,强势推进,对内整治市场秩序,对外拓展市场空间。同时,要抓好“管理力、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等四个力建设,提高营销执行力,让广大消费者随时随地能买到、喝到临川贡酒。
3.重点抓好核心市场——南昌市场。南昌市场是市场的核心,它对辐射周边、推动全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川酒业应重新定位,采取整体营销新举措,实行政策倾斜,增加对南昌市场的人、物、财的支持力度,做响临川贡酒效应。
4.抓好团购业务的开展。临川酒业先后与省内外的一些大单位、大集团合作,开发了一批专供产品,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下一步,临川酒业应全面推行VIP会员制,把临川贡酒推向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的政府机关、银行、大企业等网点,做出团购影响力,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创新企业品牌,提高品牌扩张力
临川酒业从诞生至今,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殊荣。2010年临川贡酒又成为上海世博会入选品牌。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白酒则更需要文化的支撑。临川贡酒非常注重品牌文化建设,不断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品位。下一步,临川酒业应把保护和创新“临川贡酒”品牌当作工作的重心,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四)大刀阔斧抓好人事改革
临川酒业不断推进企业人事改革,主要措施有:“四个带兵”——坚持以制带兵、以法带兵、以情带兵、以个人魅力带兵;“四个用人”——坚持用完成任务的人、用执行力强的人、用工作中能不断创新的人、用能协同作战的人;“四个留人”——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晋升留人。其次,要推行岗位竞争机制,优化人员配置。最后,以企业文化为导向,全面提高全员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与忠诚度,增强全员做强做大临川酒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M].合肥:黄山书社,1993.
[2]常瑞一.贡酒飘香老表家.中国食品[J].中国食品杂志社,1999.
[3]黄亚玲.抚州年鉴编辑委员会.抚州年鉴[M].黄山书社,2005.
[4]临川县志编纂委员会.临川县志[M].新华出版社,1993.
[5]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江西白酒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2009-2012年中国白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09.
[6]抚州地区统计局编.抚州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