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2011-01-01刘志武
编辑之友 2011年6期
目前学术期刊有一半以上的刊物发行量在几百份左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学术性网站及大型数据库已经成为图书馆、资料室的订购的对象,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支撑所有传媒的存在基础、技术标准与发展取向,正在改变不同形态传媒的边界,造就新意义上的数字媒体。数字出版在我国从出现至今约20年,其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非常惊人,势头锐不可当,预示了21世纪出版业的方向和潮流。在我国9000多种期刊中,学术期刊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数量多并不意味着影响大、效益高。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出版打破时空局限、发布时间瞬息性、储藏空间无限、学术研讨互动性强、运营成本低廉的特征使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对中国学术期刊界而言,紧跟世界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围绕数字出版,对现有的出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出版模式,乃是加快学术期刊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现状分析及评价
我国的电子期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较之国际水平,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当迅速。在我国,期刊数字化的各种尝试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批以学术期刊数字化或数字化经营为核心的企业应运而生,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三大中文科技数据库。
1、CNKI的学术期刊知识信息资源建设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在建设超大规模数据库和网络化知识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得知识信息的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交互式研讨和利用全部在知识信息网络系统内得以运行。CNKI的学术期刊数字化资源具有如下主要特点和功能:
(1)集成服务,网络传播。将全文数据库信息统一集中定位进行集成服务,用户通过使用二次文献就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期刊文献的全文。先建原生信息网络数据库,后出印刷品和规范化数据库的知识运行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出版速度,使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利用更为快捷。
(2)CAJ—CD信息容量庞大。CAJ—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了我国自1994年至今的公开出版发行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8000多种重要期刊,全文文献总量近2000万篇。按月出版,原版全文显示,每一入编期刊在光盘中既保持了期刊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又以论文为单位按学科跨专辑组合,学科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综合性、大型化知识信息系统的特征十分明显。
(3)建立了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机制,通过文献计量对我国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扩散、应用与管理各个环境进行评价与研究,特别是进行期刊的评价和质量管理。
2、万方公司的数字化期刊群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是我国目前影响较大的数字化学术期刊资源。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万方的数字化期刊集纳了自1998年至今的5000多种科技期刊的全文内容。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具有如下特点和主要功能:
(1)完善的数字化出版功能。以期刊为单位,设立独立的网站,有力地缩小了编者与读者、作者间的交流距离,使网上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举措与期刊的网上投稿、编辑、审读、出版和传播等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虚拟编辑部的建立,使编者与读者、作者之间能实现互动,就组稿、投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传播等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提高了编辑效率和传播速度,向期刊出版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响应时代需求,增加了英文及相关链接界面,增加了数字化论坛等新的服务项目,使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功能得到了完善和扩充。
(2)灵活方便的在线浏览。万方公司的数字化期刊群采用以HTML为主流的网上期刊制作编排方式,使期刊中的复杂公式、图形、图像及特殊符号得到了较好显示,在线浏览十分方便。
(3)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借助于互联网手段,开辟网上期刊传播渠道,拓展期刊知识信息服务,形成网上期刊资源门户,使期刊传播的速度更为快捷、范围更为广泛。
3、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自1989年以来,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一直致力于期刊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具有如下优点:
(1)时间跨度长、信息量大
自1989年以来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6000多种中文科技期刊均被收录。是国内时间跨度、收录期刊种类及文献量最大的综合性科技文献数据库。
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以来的中文期刊8000多种。
(2)强大的检索功能
维普公司开发的分类检索和高级检索,可以进行限定检索,有检索核心期刊、重要期刊、全部期刊等几种选择,采用模糊检索检全率较高,使用精确检索可大大提高检准率,功能更强、更灵活,对提高检索效率有很好的作用。
(3)双重导航结构
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具有一套独特的按每篇文章独立分类的导航系统,结合按期刊分类的导航系统,实现双重导航。粗放和细致检索并重,丰富了检索结果。
学术期刊通过加入网络数据库的方式上网虽然节省了自建网站的成本,但因数据库厂商需要对编辑部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而使得网络版期刊时效性降低,每期期刊全文上网都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数字出版即时发表的优势荡然无存。在已有的期刊社网站中,设立的栏目大多是期刊简介所设投稿及联系方式等基础栏目,动态更新较少,这就导致用户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要准确搜索到文献资源的难度加大。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期刊数字化认识不足
面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国际趋势,业界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出版业的各个环节,使出版业的产品形态、运作方式、流通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学术期刊并没有主动向新媒体转变,而处于明显的劣势。一些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领导层由于受到发展思路、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限制,对数字出版持观望和等待态度,认为将传统出版物数字化,是印刷物的重复,导致应用数字化的技术意识比较滞后。与国际传媒相比,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还存在一定差距。
2、数字化建设缺乏行业标准
国际科技期刊上网,大多是将排版数据直接转换成PDF格式,下载相应的阅读软件进行原样浏览和打印。目前从我国数字传播技术和行业标准看,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行业标准滞后,信息化水平低。万方采用国际通用浏览器浏览期刊页面,CNKI是利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实现页面的原样浏览和打印,维普也是使用自己的浏览器。数据库建设格式不统一、出版者通常视其需求环境而提供不同的文件格式,读者必须有各式各样的阅读器软件;各自独立的标准导致信息交换和共享能力差,不能形成一个符合行业规范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业标准化体系。
3、期刊网站雷同
学术期刊多通过自办的网站实现投稿、编辑和出版来进行学术期刊的网络化管理与自动化管理。由于大多数期刊编辑部的资金及人力有限,以及对网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类网站一般信息资源相对匮乏且更新速度慢或基本上不更新,访问量都不大。网站内容主要是期刊介绍、编辑部简介、投稿须知、近期刊物的目次等,导致大多数网站格局雷同,把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千刊一面”变成了数字出版的“千网一面”,在网络空间无法延续自己传统品牌的效力。
4、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共享。但是,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学术期刊网站面临的威胁包括黑客入侵、内部攻击、病毒入侵、信息污染、秘密信息泄露等,这些都会导致数据库信息系统和网络资源系统瘫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be97ae9c92c071db341937810ab3871d 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1、发展机遇
数字化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编辑出版领域,为电子出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发展空间。传统学术期刊的发行渠道单一,大多数学术期刊社只是委托邮局发行或自办发行,造成了学术期刊发行时间的延迟性。许多期刊建立了网络版,网络期刊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出版物的制作和发行,突破了传统出版物发行手段的单向性、非定时性、发行对象单一等弱点,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于网上阅读。在期刊数字化已成为全球流行的趋势下,学术期刊社通过期刊上网,使更多的读者在网上付费阅读,不但未增加印刷成本,而且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学术期刊的附加值,实现了期刊的二次销售。
学术期刊网上网络办公使得网络选题策划更快更准,组稿效率更高,编辑加工既快又准确,提高了组稿的成功率,并且缩短了审稿周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稿件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
2、面临的挑战
学术期刊社的出版经营权和编辑的工作方式受到挑战。绝大多数期刊社由于技术力量不够而没有争取经营电子出版物的资格,虽然越来越多的期刊社开始尝试向信息化、网络化靠拢,但也仅仅初步实现了编辑办公自动化和建立自己的网站。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光盘版及网络版等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和规范也纳入了编辑范围,许多期刊社人员结构老化、学科构成不合理,网络运用技术水平低,严重制约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发展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光盘版及网络版等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和规范也纳入了编辑范围。
这就要求编辑工作人员站在信息社会的高度,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高效地搜集、开发和利用信息,使学术期刊真正成为权威、精深的专业知识的载体,更是信息精华的沉淀与结晶。
四、加快实施学术期刊数字化应采取的对策
1、更新观念
数字化为学术期刊打开了新的发展大门,正确认识当前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学术期刊编辑应时刻保持和牢固树立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意识,在办刊思想上和出版技术上不断更新认识;必须放宽思路、开阔视野,增强推动数字化出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尝试一切对期刊发展有利的办刊观念、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对学术期刊进行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开发,提高数字出版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建设。
2、采用国际标准
数字化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是依托网络而发展的,完善数字出版相关标准是为了便于信息的传播、储存、处理和交流。万方、CNKT和维普,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造成各个平台间资源共享困难,读者阅读存在麻烦。这就要求在信息处理技术上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对传递信息的工具和语言等制订严格的、科学的规范。学术期刊在数字出版过程中,除遵守传统的编排规范外,还必须按照数字出版的相关编排规范标准进行编辑出版,使其具备可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建设。
3、变革编辑方式
实现编辑方式变革,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载体形式的改变,也必将导致编辑方式的变革。学术期刊编辑应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素质、专业素质和编辑素质,紧密跟踪国际数字出版的最前沿的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期刊编辑出版管理系统,熟练掌握利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并能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评价,提供给读者内容科学、体例严谨、材料真实、文字通顺、逻辑缜密的信息。
实行在线编、审、校,可以使得编辑人员从传统的编辑方式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期刊的创意、选题策划和深入到研究课题中去,使得学术期刊从静态的文字、图表向动态的文字、画面的多媒体形式转变,向多媒体方向发展。
4、政策支持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大趋势,给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对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出版方面进行引导、规划和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转变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式,打破传统学术期刊出版行业与新兴网络出版产业相互融合的体制性障碍,推动传统期刊实现数字化转型,引领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
五、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学术期刊相关人员应该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创新学术期刊出版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技术能力,促进我国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