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画报》的出版背景释疑

2011-01-01张紫微

编辑之友 2011年6期

  《清代报刊图画集成》中所收录的《新闻画报》是清末民初期间图像新闻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图像,对完善清末民初史料尤其是新闻史料有重要的意义。但迄今为止针对《新闻画报》的研究还是鲜见于世,甚至于其来源出处也成疑问。目前研究发现有两种说法,一是著名收藏家李润波先生所提的《新闻报》副刊之说;二是笔者研究得出的时报馆统编整合之说。本文正是要对这两种说法进行细究,以厘清《清代报刊图画集成》中的《新闻画报》的来源和出处。
  本研究采用的样本是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的十三卷本《清代报刊图画集成》,《新闻画报》是这套集成册中的第三册和第四册。《新闻画报》的形式非常丰富,其构成以非新闻图画为主,大多为实物科普画、小说插图、悬赏广告和幽默讽刺漫画。从前述其时报馆之来历看来,内容有世界各地的风俗、物产、建筑、人种、名人、景物、军备、时事、本地时事、实业、国耻纪念、博物、小说画、时局画、滑稽画、寄托画、画谜等。形式有滑稽画、新画、政治画、讽世画、家庭画、格言画、悬赏画和小说等。印制方式以石印为主,兼以木刻和铜版印刷。作画以毛笔为主,另有精细的钢笔画,用来描绘动植物。内容多种多样,从民事纠纷、刑事犯罪到海外奇闻,应有尽有,为研究晚清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思想状态提供了珍贵翔实的图像资料。
  笔者遍寻网络和纸质资料,只查到李润波先生有关《新闻报》的博文《晚清新闻画报的收藏与欣赏》中,有《新闻画报》的信息。李先生在这篇文章称,晚清《新闻画报》从属于上海《新闻报》。
  上海《新闻报》所附送的《新闻画报》也颇有意思,对社会轶闻逸事报道甚详,有时也敢于揭露官场之黑暗。如差人吊打独脚魁星,即暴露当时私设逼供的一种刑罚手段,令人发指。画面右边一幅图为一个人被反背吊在一棵树上,一只脚和辫子同时与手绑在一起,脖子上悬挂一桶。注文日:贵州某县官,惯于一种酷刑,名叫独脚魁星,其法用索子将人两手反吊在树杈上,再将发辫由树杈上绕过来,与左脚绕在一起,另用细绳索将大拇指套牢,下垂一石块。脖子上吊一痰桶,容屎尿其中。不时用一人以小棒打之。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新闻报》的历史。1893年2月17日,即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新闻报》在上海创刊。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共同组织公司经营,英国人丹福士为董事长,斐礼思为总经理,中国人张叔和为主要出资创办人,蔡尔康先生为主笔。1899年,即光绪二十五年,《新闻报》股权为美国人福开森购得,聘用汪汉溪为总经理,汪去世后由其子汪伯奇继任。金煦生、李浩然等相继任总编辑。1906年《新闻报》改组为有限公司,称美国公司,福开森任总董,朱葆三、何丹书、苏宝森等为华人董事。1916年,因此时全国兴起抵制美货运动,在香港注册,改称英国公司。报纸标榜“无党无偏”“经济独立”,但实际上持保守态度,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该报逐渐改革报纸内容,以报道经济新闻为主,以工商界为主要读者对象。除设专职记者采访外,还在各行各业聘请通讯员,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通讯网,甚至在各国首都也聘请了新闻人员,随时向报馆提供信息或直接供稿,保证了可靠的信息来源。报纸还逐日介绍商情、商场动态,经济信息灵通,为工商界所重视。报纸集时事报道、社会民生和趣味娱乐于一身。其副刊《庄谐丛录》,创刊于清末,1914年改名“快活林”,由严独鹤先生主编,注重娱乐性、科普性、通俗性,受到普通市民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欢迎。抗日战争期间,《新闻报》奉行媚外求全的方针,被日本军方控制,沦为侵略者的舆论工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以《新闻报》在上海沦陷期间为日伪服务为借口,对其进行接管,从而使原先民营性质的《新闻报》成为有实无名的国民党党报。1949年5月上海解放,该报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报纸曾一度停刊,后在上海复刊,由《解放日报》主管。
  然而,内容如此之多的晚清《新闻画报》,其背景资料竟然如此之少,不得不让人更起探究之意。在接下来的仔细研读过程中,笔者在《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第三册卷,即《新闻画报》(上册)的内页上,发现“清时事新报馆编”字样。但根据晚清民国画报收藏家彭永祥所述,时报馆并没有出版过名为“新闻画报”的刊物。笔者根据彭永祥先生提供的史料进行研究,首先厘清应为上海时报馆出版过的所有画报,然后将这些画报的出版时间、刊印内容和题材,与我们所拥有的《新闻画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新闻报》副刊”一说相比,《新闻画报》有可能是由时报馆所出一系列刊物汇编而成。
  1、《戊申全年画报》
  《戊申全年画报》于1907年由上海时事报馆编印,刊中写道:“《图画新闻》专绘各省可惊、可喜、可讽、可劝之时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其内作品罗敷怨、偶像奇闻、初等毛笔画、钢笔画、寓意画、动物图与《新闻画报》内的作品名完全相同,由此可以断定该报至少系《新闻画报》的来源之一。
  2、《时事报》系列
  《时事画报》,原名“时事报馆画报”,1908年冬创刊。由上海时事报馆印行,并随报附送。主要栏目有名人画像、各地新闻,并附小说、笔记。新闻有《禁烟善策》《误疑偷芳贼为盗》等。
  这几份报刊的出版时间、图画版式、“名人图像、各地新闻,并附小说、笔记”“滑稽画、新画、政治画、讽世画、家庭画、格言画、悬赏画和小说”的栏目名称和内容及土纸石印的刊印方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时事报系列可能也是《新闻画报》的主要来源之一。
  3、《图画新闻》
  《图画新闻》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创刊于上海,多半根据各地奇谈怪闻绘制,每月汇集一卷,1908至1910年,已集成一至二十卷。浙江省图书馆存有1910年一、二、四月卷,由上海时报馆出版。
  由其“各地奇谈怪闻”和出版时间来推测,《图画新闻》也有可能是《新闻画报》的来源之一。
  4、《舆论日报》
  《舆论日报》于1908年2月29日在上海创刊,日刊,发行两张或三四张。1909年与《时事报》合并称为“舆论时事报”,随报附送《舆论时事报图画旬刊》,即舆论时事报馆所出之图画新闻。
  《舆论日报图画》由陈炜、陈子青绘图,石印,1908年在上海出版。内容多为社会新闻画,并附寓言和讽刺画。
  5、《舆论时事报图画新闻》
  《舆论时事报图画新闻》于1909年12月在上海创刊。日出16开二页四面。前为故事画,后为国朝名人政绩图,再后为社会奇闻逸事以及名胜古迹等。每画之上都有短文。1910年5月30日刊有《女工哄于新署》图,文字为“杨树浦女工张氏等数十拥至公所喊控工头打人,相率罢工”。同年8月25日刊有《轻便施肥器》图等。
  6、《环球社图画日报》
  《环球社图画日报》。1909年《时事报》与《舆论日报》合并为《舆论时事报》后,于1909年11月27日(宣统元年十月十五日)起出版新一号。
  根据名称演变、创刊时间、栏目设置、刊登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衍生关联性判断,《图画新闻》和《戊申全年画报》为时报馆出版的画报;《时事报》和《舆论日报》为时事报馆刊行的两张报纸;《舆论时事报》(后改名为“环球社图画日报”)为其合并衍生产品,这些报刊可能皆由上海时事报馆出版,很可能为《新闻画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关于《新闻画报》的来源,从《新闻画报》具体图像内容分析,并诸多刊物及史料印证《清代报刊图画集成》中《新闻画报》的内容,笔者更认同时事报馆一说。然而李润波先生说法也是言之凿凿,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笔者综合分析史料,得出结论,《清代报刊图画集成》中的《新闻画报》是时事报馆出版的一系列报纸刊物新闻图像内容的合称,是今人在编辑当时“清时事新报馆”出版的新闻画起的一个名字,时事报馆并没有出版过《新闻画报》这个刊物。而李润波先生所说的《新闻画报》,则很可能是另外一种由《新闻报》所附送的《画报》,以致被称作“新闻画报”,倒也无可厚非,只是今后在进行文本研究之时,则必须分清这两份《新闻画报》。
  
  参考文献:
  [1]李润波.晚清《新闻画报》的收藏与欣赏[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8ee2af0100b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