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矿业科技书刊编校中容易混淆的字与词

2011-01-01马跃龙

编辑之友 2011年3期

  科技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标点符号及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等几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同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有很多属于同音字、形似字的错用,现以矿业类科技书刊编校为例,按照矿业安全管理、采矿、爆破、通风与安全等不同专业,分别总结出书稿中部分常见的易混淆的字与词、名词术语。
  
  一 矿业管理专业词语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三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949年至1983年,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1984年至2004年,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005年至今,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员工的权力与义务”与“员工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员工的权利与义务”。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不放过”与“四不放过”。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四不放过”。这是指我国在调查处理矿难事故所遵循的原则,“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坚持装备、管理并重原则”与“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是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稳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装备是基础,培训是保证,管理是核心。
  
  二 采矿专业词语
  
  “折曲构造”与“褶曲构造”,后者正确,折与褶为同音字。//"断列构造”与“断裂构造”。后者正确。列与裂为同音字。//“老顶”与“基本顶”。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基本顶”。基本顶又称“老顶”,是指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通常厚度及岩石强度较大、难于垮落的岩层。//“冲击矿压”与“冲击地压”。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冲击地压”。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曾称“矿山冲击”,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性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冒落带”与“垮落带”。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垮落带”。垮落带曾称“冒落带”,由采矿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带。//“裂隙带”与“断裂带”。规范用法为后者,即“断裂带”。断裂带曾称“裂隙带”,是指垮落带上方的岩层产生断裂或裂缝,但仍保持其原有层状的岩层带。//“洞”、“峒”与“硐”。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洞,物体中间的穿通的或凹入较深的部分:洞穴;山洞。峒,山洞,多用于地名。硐,山洞、窑洞或矿坑。矿业科技书刊上经常用到:平硎,硐室,躲避硐等。//“交叉点”与“交岔点”。规范用法为后者,即“交岔点”。交岔点是指巷道的交叉或分岔处。//“翻矸台”与“卸矸台”。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卸矸台”。卸矸台曾称翻矸台,即开凿立井时,专为吊桶卸矸,在井口上方设置的结构物。//“打反井”与“反向凿井”。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反向凿井”。反向凿井俗称“打反井”,指由下向上掘凿井筒。//“横贯”与“联络巷”。规范用法为后者,即“联络巷”。联络巷曾称“横贯”,指联络两条巷道的短巷。//“超深越界开采”与“超层越界开采”。规范用法为后者,即“超层越界开采”。超层越界开采,是指超越煤层埋藏深度和井田范围界限而进行的开采行为。//“切眼”、“切割眼”与“开切眼”。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开切眼”。开切眼曾称“切割眼”,指沿采煤工作面始采线掘进,以供安装采煤设备的巷道。//“缺口”、“壁龛”、“机窝”与“切口”。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切口”。切口曾称“缺口”、“壁龛”、“机窝”,是指在长壁工作面内,为安放输送机机头、机尾的传动部,或因采煤机械无法采到而在煤壁内超前开出的空间,一般位于工作面的两端。//“回采工作面”与“采煤工作面”。规范用法为后者,即“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又称“采场”,是进行采煤作业的场所。//“回风顺槽”、“上顺槽”与“工作面回风巷”。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回风巷曾称“回风顺槽”、“上顺槽”,主要用于回风的区段平巷或分带斜巷。//“运输顺槽”、“下顺槽”与“工作面运输巷”。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运输巷曾称“运输顺槽”、“下顺槽”,主要用于运煤的区段平巷或分带斜巷。//“对掌子面”与“对拉工作面”。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对拉工作面”。对拉工作面是指两工作面相向运煤的双工作面。//“回收率”、“采收率”与“采出率”。规范用法为后者,即“采出率”。采出率又称“回采率”,曾称“回收率”,“采收率”,是指采出煤量占动用储量的百分率。//“粘”与“黏”。“黏”字,1955年被作为异体字淘汰,1988年又恢复使用。如,“黏结,黏锚力,黏结力,黏结作用”。“粘”为多音字,如“粘贴”。
  
  三 爆破专业词语
  
  “放炮”与“爆破”。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爆破”。爆破,用炸药破碎物体的作业。//“放炮器”与“发爆器”。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发爆器”。发爆器又称“起爆器”,曾称“放炮器”,指供给电爆网路上的电雷管起爆电能的器具。//“爆破材料”、“爆炸物品”与“爆炸材料”。规范用法应为后者,即“爆炸材料”。爆炸材料又称“爆炸物品”,曾称“爆破材料”,是炸药和起爆材料的总称。//“放明炮”、“放糊炮”、“放贴炮”与“裸露爆破”。规范用法为后者,即“裸露爆破”。裸露爆破曾称“放明炮”、“放糊炮”、“放贴炮”,指在岩体表面上直接贴敷炸药或再盖上泥土进行爆破的方法。//“瞎炮”、“哑炮”、“盲炮”与“拒爆”。规范用法为后者,即“拒爆”。拒爆俗称“瞎炮”、“哑炮”、“盲炮”,指起爆后爆炸材料未发生爆炸的现象。//“煤矿炸药”、“安全炸药”与“煤矿许用炸药”。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煤矿许用炸药”。煤矿许用炸药曾称“煤矿炸药”、“安全炸药”,指经主管部门批准,符合国家安全规程规定、允许在有瓦斯和(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工作面或工作地点使用的炸药。//“硝安炸药”、“硝铵炸药”与“硝酸铵类炸药”。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硝酸铵类炸药”。硝酸铵类炸药曾称“硝安炸药”、“硝铵炸药”,是指以硝酸铵为主、加有可燃剂或再加敏化剂(硝化甘油除外),可用雷管起爆的混合炸药。另外,铵梯炸药也曾称“硝安炸药”、“硝铵炸药”,是指以梯恩梯为敏化剂的硝酸铵类炸药。//“爆炸波”与“爆轰波”。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爆轰波”。爆轰波曾称“爆炸波”,指伴有快速化学反应的冲击波。//“击波”、“激震波”、“激波”与“冲击波”。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冲击波”。冲击波曾称“击波”、“激震波”、“激波”,是指使介质状态参数突跃、并以超声波传播的压力波。//“威力”、“爆力”与“炸药作功能力”。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炸药作功能力”。炸药作功能力又称“威力”;曾称“爆力”,是指炸药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所作的总功。//“殉爆度”与“殉爆距离”。规范用法为后者,即“殉爆距离”。殉爆距离曾称“殉爆度”,是指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发生殉爆的概率为百分之百的最大距离。//“火管”与“火雷管”。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火雷管”。火雷管曾称“火管”,指用火焰激发的雷管。//“电管”与“电雷管”。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电雷管”。电雷管曾称“电管”,指用电能激发的雷管。//“放炮母线”与“爆破母线”。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爆破母线”。爆破母线曾称“放炮母线”,指连接(或通过连接线连接)电雷管脚线与起爆电源的导线。//“残孔”、“炮窝子”与“残眼”。规范用法为后者,即“残眼”。残眼又称“残孔”,俗称“炮窝子”,是指爆破后残留的一段炮眼。
  
  四 通风与安全专业词语
  
  “主扇”与“主要通风机”。规范用法为后者,即“主要通风机”。主要通风机是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一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局扇”与“局部通风机”。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局部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是向井下局部地点供风的通风机。//“辅扇”与“辅助通风机”。规范用法为后者,即“辅助通风机”。辅助通风机是指某分区通风阻力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足够风量时,为了增加风量而在该分区使用的通风机。//“解放层”与“保护层”。规范用法为后者,即“保护层”。保护层曾称“解放层”,是指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或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采的煤层或矿层,如被保护层、上保护层、下保护层等。//“沼气”与“瓦斯”。规范用法为后者,即“瓦斯”。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震动放炮”与“震动爆破”。规范用法为后者,即“震动爆破”。震动爆破又称“震动放炮”,是指在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或在突出危险煤层中采掘时,用增加炮眼数量,加大装药量的措施诱导煤和瓦斯突出的特殊爆破作业。//“并联通风”与“分区通风”。规范用法为后者,即“分区通风”。分区通风又称“并联通风”,是指井下各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道或总回风道的通风方式。
  
  五 结语
  
  矿业科学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但是许多矿业科技名词在日常使用上却远远没有规范统一。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上交流和沟通的一个基础,推广和规范使用科技名词,是我们每一位科技出版工作者的应尽义务。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