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及其全面发展

2011-01-01孙德永

职业时空 2011年3期

  摘要:当前,由于多种原因,大学生休闲生活现状还存在诸多不科学、不完善、不如意的地方,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构建大学生休闲生活体系,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对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推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生活;休闲教育;全面发展
  
  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家经济总量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国民收入大幅提升,中国的休闲时代已经来临。休闲是我们奋斗取得的成果,同时科学健康的休闲又能进一步促进国民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其休闲方式是否健康、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其个人思想发展、学业进程、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而影响到高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因此,适应形势发展,积极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构建大学生休闲生活科学体系,促进青年健康、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关注。
  一、关于休闲和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界定
  在《辞海》中,“休”被解释为“吉庆、欢乐”,“人倚木而休”;“闲”通“娴”,为“娴静和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之意。亚里士多德提出“劳作时为了休闲”、“人唯独在休闲时才有幸福可言”。到了近现代,机器的使用,科技的进步,财富的积累,为人类更充分地享受休闲生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精神文化基础。国外对休闲和休闲理论的研究要比我们更深入更全面。1899年美国学者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指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瑞典哲学家皮普尔指出:“休闲是文化的基础”。美国学者约翰·凯利指出:“休闲是创造的行动和可能性”。马克思在对闲暇的研究中也指出:“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指出,“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
  本文中的休闲是指人们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学习任务以及责任约束之后,为不断满足自身的多方面需要,在闲暇的时间里自由选择和开展的,被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大学生休闲生活是指大学生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和学校规定的其他必须责任之后,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里,自主选择、自愿参加,能施展自己才能、表现自我个性、提升自身素质的各种活动的总和。通过开展休闲生活,为大学生个体提供重要的活动场所,思考空间,参与机会,促进大学生文化底蕴的增厚、精神世界的发展、能力的增强、素质的提升,尤其是批评精神与创造性等方面,服务青年的个性成熟与全面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休闲生活现状的透视
  1.休闲时间较多,但休闲效果较差。据统计,除去寒暑假,大学生在校时间仅为280天左右,这其中双休日和法定的节假日又多达90多天。除此之外,由于学分制的施行和高校课程低年级多高年级少的前紧后松教学特点,使大学生的闲暇时间非常充裕。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大学生休闲效果差强人意,如大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达标成问题;心里素质差,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多,轻生自杀现象不时出现;不善于沟通交往合作,时常感到孤独苦闷;不善于观察思考,创新精神差,创新能力低;忙于应付考试升学找工作,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怀不够,成为书呆子和工作机器。
  2.休闲意愿较强,但休闲能力较低。当前,大学生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压力,竞争的激烈,非常愿意放松身心,舒缓紧张情绪,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学习生活状态;学校内外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文化艺术体育等课外活动也时刻吸引着青年学生。这一切都使得青春激扬、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对休闲生活充满了渴望。但身体被保护(从小到大都像“小皇帝”一样的被呵护),学习被禁锢(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对文学艺术书画影视等知识和素养的欠缺,使大学生的休闲能力较低,只有很少数的大学生能够欣赏和参加一些高雅的艺术活动,即使是男同学比较喜爱的足球运动,现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影也少了许多。
  3.休闲活动类型多样,但休闲层次整体不高。休闲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总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休闲类型多样,大体可以分为知识型、体育型、社交型、娱乐消遣型、思想型、创新型等等,可以说类型多样,活动林林总总。但根据我们的考察以及其他研究者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从事增进知识的活动(读书、研究、讨论、参观等)占34.6%,从事发展能力的活动(人际交往、打工、参加社团等)占38.9%,从事各种娱乐活动(上网、打牌、看碟、跳舞、溜冰等)占57.4%,还有近25%的大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度过闲暇时间,靠睡觉、闲逛等来消磨时光。[1]此外,还出现极个别大学生由于无所事事、情绪低落、心理压抑,产生了病态休闲后果,如:放纵滋事、酗酒赌博、轻生厌世甚至是反社会等行为。
  4.被动接受式休闲活动较多,创新体验式休闲活动较少。大学生休闲活动是大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安排的活动,它鼓励大学生自身要去实践去体验,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在“玩”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展示个性,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自己的自由发展。而不止安于现状,只是被动接受学校或其他机构个人早已准备好的休闲内容,成为又一次的“应试考试”。
  5.功利消费型休闲活动较多,公益服务型休闲活动较少。当前大学生休闲活动有的只是为了过级考证,毕业找个好工作、好归宿,功利色彩浓厚。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错误地把休闲理解为就是消费逛街,甚至把自己搞成了过度消费一族,借钱消费,高消费,无力偿还,最终走上堕落犯罪道路。休闲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与人类的发展相适应,与社会的进步协调。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在关注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社会公益性,服务社会的发展,如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绿色低碳环保宣传实践活动等。
  三、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构建大学生休闲生活体系,服务青年全面发展
  1.积极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所谓休闲教育则是指对处于闲暇状态下的生命个体,通过传授休闲知识,培养休闲技能,完善休闲素养,使人们更好地适应闲暇生活,并在闲暇生活中培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自由人如果不想自己的生活沦为灾难,就一定要接受休闲人生的教育。”[2]1918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份报告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美国休闲学家曼蒂指出休闲教育“是现代国家管理和服务于公众的途径之一,亦是‘育化人’的重要手段。”同美国等国家相比,国内对休闲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自上世纪末开始,时间不过20多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尚处于起步状态。
  我们讲大学生休闲教育是指通过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传播各种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休闲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由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休闲活动,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自由全面地发展。通过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逐步解决了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育了大学生休闲素养,实现了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其中我们一定要摒弃历史上轻视休闲,将休闲与勤奋相对立的落后的休闲观念,树立休闲也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休闲观。休闲的状态直接关涉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紧密关联。
  2.优化社会休闲氛围,改善大学生休闲生活环境。首先要强化政府职能,努力保障和改善民众休闲生活条件。加大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完善法律规章,净化社会休闲环境,加强对大众休闲观念的引领。其次要突显各级教育机构特别是高校的教育功能,强化对学生休闲生活的引导与服务。高校要切实转变观念,将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专职教师,开设课程,搞好研究。再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突出作用,从小就树立科学休闲、合理休闲、道德休闲的理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终的场所,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都会潜移默化的、持久的影响孩子,家庭成员科学的休闲观念、价值取向、休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最深刻。当前在社会上广受人们诟弊的“富二代”和“官二代”现象,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对青年人休闲生活的重要指导作用。
  3.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加强对大学生休闲生活的影响。当今以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的网络世界正以日新月异的态势快速发展,在网络世界中,电子邮件(E-mail)、讨论组(Discussion)用户组(Usenet)、公告板(BBS)、文本聊天室(Text chat room)、多用户对话领域(MUD)、互联网(WWW)、和图像世界(Graphic worlds)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在线沟通系统。网络以其“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虚拟组织模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到了所有的人。截止到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为4.2亿,其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网民总量的23.3%。[3]网络已经和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等方方面面,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社会应当更多地关注网络对学生休闲生活的影响,加强网络监管、网络疏导和网络服务,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上网效能,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制力,避免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思维、网络依赖等不良行为,防范网络道德沦丧。
  参考文献:
  [1] 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http://research.cnnic.cn/htrnl/1279173730d2350 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