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社会交往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

2011-01-01陈扬

职业时空 2011年3期

  摘要: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幼儿将来能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幼儿家长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会交往;社会化;幼儿期;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单元式的住房条件使每家都单门独户,幼儿失去了许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大多数幼儿成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再加上家长的百般呵护,过分溺爱,极易使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性格习惯,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今后的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发展行为调节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社会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幼儿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不同的幼儿在社会交往的质量、有效性以及人际关系的状况等方面又是各不相同的。除幼儿自身性格、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外,幼儿的社交技能如何,对他们的社会交往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从这个角度讲,幼儿阶段的教育除了要传播知识、训练技能外,还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纵观有关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文献资料,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幼儿园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涉及到家长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的内容比较少,而且提及的方法和建议也很不全面。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是最直接,最长期,最有效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必须重视家长的教育作用,同时把相关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因此了解现阶段家长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观念和状况,有利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故本调查拟通过对家长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情况的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家长提出可行的建议,从而改善幼儿的社交地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的质量。
  此次调查的具体目的是:了解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与同伴、与成人交往的能力以及了解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所必需的一些良好品质,如关爱他人、谦虚礼让、与人分享、彬彬有礼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汕头市中山幼儿园、汕头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汕头经济特区中心幼儿园、汕头市商业第二幼儿园和汕特中心幼儿园的200名家长。以封闭式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80份,其中大中小班各60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能认识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不能科学理智地指导幼儿独立自主地跟同伴交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在回答“当你的孩子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玩幼儿园的秋千,也想玩的时候,您会怎么处理”时,17.2%的家长会说服小女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这种替孩子出头,帮孩子解决的做法不益于提高孩子与同伴间交往的能力,还容易让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在与同伴独处时不懂得如何化解矛盾。55.2%的家长选择跟孩子说等小女孩玩完再去玩,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孩子谦让礼貌的良好性格,但是从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角度来看,家长还是不应该过多地介入,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而调查表明只有27.6%的家长会选择静观其变,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有着特殊作用,对幼儿的社会化交往、个性与道德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心理健康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还有很多幼儿家长并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调查中只有56.7%地家长表示会经常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36.7%的家长选择很少,6.6%的家长选择没有。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这种情况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会有所改善,但是每天离园后家长还应该给幼儿提供和其他同龄人接触的机会。
  2.幼儿的社会交往包括同伴间的交往,也包括与成人间的交往,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与其他成人相处、交往的机会。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出于保护孩子的意识,很少注意到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例如,调查中有17.2%的家长在带孩子去买玩具的时候,会经常让孩子去问价钱,或者拿钱给孩子去买,有44.8%的家长选择偶尔,38%的家长表示没有。而在回答“去公园的时候,您是否会让孩子自己去买票”时,23.3%的家长表示会经常让孩子去买票,而36.7%的家长选择很少和40%的家长选择没有。其实让孩子去问价钱、买票,并不是为了让父母自己省事,而是为了让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其他成人,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而在回答“如果有陌生人向您问路,您会怎么做”时,85.7%的家长会告诉他,然后教育孩子没有大人在身边的时候不要和陌生人讲话,10.7%家长会让孩子告诉他,而3.6%的家长会说不知道,抱着孩子走开。这表明大部分家长还是懂得以身作则,助人为乐,但是对孩子的叮嘱却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困惑:到底应不应该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而调查表明只有很少的家长能够抓住机会,让孩子告诉他,这既能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能让孩子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
  3.在关于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人交往所必需的一些良好品质的调查中,很多家长都没能有意识地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与人分享、关爱他人、谦让、彬彬有礼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必须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可是很少有家长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在回答“餐桌上,您是否会让孩子为大人夹菜”时,只有13.3%的家长选择经常,46.7%的家长选择很少,而40%的家长选择没有。其实适当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为别人付出,与他人分享的习惯。而在回答“如果孩子和你下棋输了,发脾气,哭闹的时候,您会怎么做”时,15.4%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再这样以后不和他玩了,64.1%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下棋一定有输赢的,5.1%会再下一盘,故意输给孩子,15.4%的家长会问孩子:“如果我输了就哭你以后还会不会和我玩?”其实说教对发脾气,无理取闹的孩子来说是很难起成效的,而故意输给孩子也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这样会让孩子形成霸道,自私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而让孩子反过来为别人想想,体会别人的感受,能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都没有义务和必要去迁就你,要和人相处良好就必须互相体谅,谦让有礼。
  四、结论与建议
  1.给同伴之间创造自由相处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在儿童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儿童同伴之间不仅有分享、协商、合作等社会行为,还有频繁发生的冲突行为,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父母们往往只看到冲突表面上显现出来的消极特征,认为只有避免冲突,才能让孩子免受伤害。实质上,幼儿冲突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其社会化有独特的价值。最初,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幼儿在共同活动中会争吵、互不相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无数次的冲突中逐渐发现,只有尊重别人的观点或需要,对人宽容,灵活调控自己的言行,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在探索、尝试磨合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谦让、协商、互助、合作,增长了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而家长所必须做的是不要过分地担心,应该持有更科学、更理性的态度,指导孩子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在处理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时,家长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原则一:让孩子自己面对。这是家长对待幼儿冲突时需把握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幼儿间的冲突,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父母可放心地让他们自己解决争端。事实上,父母不可能替孩子解决所有的困难,如果同伴间一有矛盾,父母就马上介入,帮忙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父母,失去自己的主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与其时刻帮孩子解决矛盾,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会孩子与其他人的相处之道,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学会协商,体谅和忍让。
  原则二:适当干预。让孩子自己面对并不代表父母完全不可以介入,因为孩子还小,缺乏很多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建议。当孩子一意孤行和无法解决争端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适当地干预,帮孩子分析冲突中的是非,让他们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推己及人。
  原则三:尽量让孩子多与同伴相处。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周末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带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方式。
  2.教给孩子必要的社交技巧。其中包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大方得体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尊重他人。父母要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自己就要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切忌父母经常用高高在上,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而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同时还要教孩子学会体谅别人,包容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矛盾冲突时冷静地分析处理。
  (2)关爱他人。父母在为孩子付出无限的爱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孩子充满爱心。只有懂得去关爱他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通过饲养小动物,节假日带孩子去购买礼物给家里的老人,有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礼物,让孩子体会到付出的乐趣,也让孩子知道爱是双方面。
  (3)在礼貌方面,应教育孩子面带微笑主动向别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说话,学会去分辨和判断社会角色,选用称呼,教会幼儿需要别人帮助自己时要说“请您”,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学会尊重大人和长者,如不干扰成人的活动,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讲话等等。另外,和同伴相处时也要礼貌待人,不说粗话,不抢别人的玩具,乐于和小朋友交谈合作。
  (4)在交谈技能方面,家长应在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适当让他们参与成人的议论,涉及到孩子的问题,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并启发他们观察大人间的交往。家中来客人时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待、让座、端茶、谈话……锻炼他们的交往语言。
  (5)在帮助别人方面,应启发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很多家长总以为孩子还小,只能享受别人的照顾,而不会帮别人做事。其实父母只要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请孩子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增加孩子的信心和帮助别人的兴趣。
  3.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父母人际交往策略的影响,并将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交往策略表现在同伴交往中。同时,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假如家长善于与人交往,孩子就能感受到家长在良好的社会交往中得到的乐趣,同时增加了孩子交往的兴趣和信心。反之,幼儿就会对社会交往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另外,家长要求幼儿具有的交往技巧,如关爱他人,彬彬有礼等,家长自己要尽量做到,给孩子起示范作用。家长还应尽量多带孩子去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让孩子感到交往的快乐。还要多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多让孩子发表意见,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的思维和参与能力得到提高。
  4.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现在的孩子往往受到过多的宠爱,在家里,大人总是围着小孩子转,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理所当然地给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只知道获得,不懂得付出,更别说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体现在与人交往上就会很难与他人相处,格格不入。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一个人在社会,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和合作,很难有所成就。学会与人共处,树立与别人“共享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而培养孩子的“共享”意识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大方,强迫他拿出心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父母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明理。例如,孩子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家长就可以告诉他:“他肯把玩具借你玩,真是大方的好孩子,那以后你有什么玩具是不是也要让其他小朋友玩啊?”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例如,有好吃的东西不是全推到孩子面前,而是大家一起分享,家长要孩子有“共享意识”,首先自身就要乐于分享。再次,要让孩子享受到分享的乐趣,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和游戏等方式,鼓励孩子交换自己的图书、玩具、食物等。
  5.扩大幼儿交往范围。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在与成人或同伴的共同活动、相互交往、相互影响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幼儿的直接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因此,家长应适当地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鼓励孩子与身边的人乃至陌生人交往。例如,经常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做客,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尝试做一些对交往能力发展有益的事情,像让孩子到邻居家借东西,招待来访的客人,让孩子购买日用品、玩具、问路等。而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幼儿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不同年龄孩子间的交往对于双方的成长都是很有益的。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学有榜样,能更快、更多地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各种能力,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通过对年龄小的孩子的关心、爱护,培养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以及互爱互助、热情待人的优良品质。因此,要为幼儿多创造一些与不同年龄孩子交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麦克依,等.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宇华.新素质教育宝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 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汪秋萍,杨永芳.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1,(4).
  [5] 马峰.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习惯[J].山东教育,2003,(1).
  [6] 苏芬.与家长携手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山东教育,2002,(2).
  [7] 夏涵,李洁.同伴冲突,学习交往的必经之路[J].家庭教育,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