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
2011-01-01王建斌
职业时空 2011年3期
摘要:英语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之一,人们对英语学习日益重视。然而,学生在经过数年的学习后,英语水平不能提高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听力差是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之一。文章就此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听力;语言环境;听力教学;教学观念;学习兴趣;听说结合
听力是外语学习中五种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之一,但目前中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听的能力是五种基本技能中发展最弱的一项。随着外语在日常生活、就业、社会竞争中重要性不断加强,英语学科已不再是一门知识学科,它已逐渐转变成了一门工具学科。有专家指出,生活中45%的信息是靠听获取的,30%的信息是靠说传递的。此外,要学好英语,首先必须听懂别人说的话。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听力训练。听力的培养是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之一。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学生英语听力滞后的原因
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英国的著名语言学家Leech对语境的解释为:说话者和听话者对话语的解释有作用的任何背景知识。由此可见,语境包含着多种因素。语境对语言的形式有着制约的作用。然而现阶段英语教学中正是缺乏这样一种能够让学生真实交际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学生积极性不高。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大部分老师对听力训练不重视。又由于大部分学校在平时的考试中不考听力,许多老师自然而然就把听力忽略掉了。
学生的听力水平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对听力不感兴趣有关。其一,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力课除了听就是对答案,很单调乏味。其二,听力训练材料较难,语速较快,学生跟不上语速,有畏难情绪。其三,听的内容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便听的认真点;如果内容冗长,便没有兴趣。其四,市场上的听力材料都不适合学生,语速太快,难度较大,这也导致学生在课外很少进行听力训练。
3.听的习惯不好,语言基础较差。听力理解的能力首先取决于语音基础的好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发音不准,听到准确的读音反而不知道其意思。听力是融语言、词汇、语法、历史、文化等各种背景知识于一体的,是人的记忆力、语言预测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诸多能力的集合。但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个别单词上,而没有从整个句子或整篇文章去理解意思。当学生听到生词或词的连读、同化、弱化、省音等时,就停下来反复思考而忽略了后面的内容,这种不好的习惯大大抑制了听力的提高。
4.记忆能力不强。听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因此,记忆与听力理解密切相关。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很短,这样就给听力理解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此外,理解过程中存在的负迁移也对听力产生很大干扰,这种负迁移对记忆的产生、保留以及对语言信号的解码产生了障碍。
5.中外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日常语言习惯。具有浓厚社会文化含义的词语的使用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不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就会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
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对策
1.充分认识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传统英语课上,老师大都只灌输词汇和语法知识,语篇教学也以语言点为中心,而学生则存在一个普遍的模糊观念:认为英语水平的高低只由词汇、语法、语言点决定,这当然有悖于外语教学的真谛。一位著名语言学专家曾精辟地指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生进行说和写之前,务必使他们具有听的能力。因为,走不好第一步,是不可能迈出第二步的。如果他不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就不指望能输出信息。有数据表明,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45%依托于听,只有30%靠说,16%来源于读,仅仅9%依靠写的实践。由此看来,听力不仅仅是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是过程与目的。因此,作为教师,重视听力与重视外语教学的其他规律一样,要“照章行事”;作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努力提高听力水平应该是外语学习中的自觉行动。
2.注意学生听力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学家第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学生有参与并从中尝到快乐,其学习的热情才会被唤醒,从而形成稳定持久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是兴趣愉快的相互作用。首先,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促使其努力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整天都处在愉快的心境之中,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其次,有兴趣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具有浓厚情趣的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兴趣可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再次,学生早期的兴趣对他智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认真备好听力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听力课的重要性,把握时机、认真备课、仔细分析难点、充分研究重点,思考如何把训练的重点、知识点、思想点、能力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备好课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老师备听力课最好是先试听材料,通过“听”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和难点,且边听边预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疑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略比例,精心设计每个教学步骤,认真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力争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听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
4.重视听力技巧的培养。听力是领会言语含义的一种能力,也是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者要对所听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使之变成与说话者的意愿相符合的信息而保留在短时记忆中,这就要求听者具有一定的听力技巧,要让学生获得这种技巧,就需要教师有计划地训练学生。
(1)做好听前预测。教师在放听力磁带之前,务必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把相关题目浏览一遍,指导学生边看题目边预测要听的材料内容,这样带着问题去听,做到心中有底,听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不会轻易慌乱。这样做有助于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听准材料的信心。听力预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预测能力,为听力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2)培养良好习惯。听音时注意力要集中,但不可过分紧张,在听的过程中要利用浏览时得到的潜在信息把握听音的重点。为了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捕捉与所听内容有关的信息,应该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当然,记录应有重点、有技巧,如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人名、地名用代号等。
(3)捕捉信息词和关键词。在听力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的信息词,如表思路、转折的信息词but,however,yet,although;表顺序的first,second,then,next,last,before;表原因、结果的because,as,for,now that,so as a result;表强调的anyway,indeed,in fact。另外,在听对话或短文时要注意对话双方或短文中人物的身份、关系、对话的话题、意图、地点以及相关信息。
5.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听力的培养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这个规律,不可操之过急,要选择对学生来说难易适中的材料,而且材料的题材要广,要涉及到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其语言要口语特征鲜明,以英美语音为主且难度要低于所学材料,体现在生词少、无复合句等方面。
6.听说结合,提高听力水平。听与说是分不开的。说是为了听,听是为了更好地说。由于语音基础的好坏影响着听力理解的好坏,教师应首先抓好学生的语音,对语音不准的学生进行纠正。当学生能够听懂对方所讲的英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强,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也会提高。
7.注意培养英语语言方面的其他能力。英语听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与阅读理解、记忆和朗读等各个方面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平时应自觉地进行大量的泛读训练,不断地增加词汇量,培养自身的语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平时学习时多收集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不断加强自己的暂时性记忆、强化记忆、连贯记忆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8.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尽量用英语教学、安排好听力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深入浅出的听力训练;同时多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利用好第二课堂,增加学生接触鲜活英语的机会,比如听英语磁带、英语歌曲、英语广播、英语演讲、看原版电影、英语学习片、参加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等,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中的无限乐趣。
9.合理布置听力课后作业。听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一些必要的听力作业,例如,帮学生选择《新概念英语》中的一些内容简易、交际性强的文章作为听力材料;让学生把教科书中的对话、课文边听边记下来;鼓励学生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通过多渠道接触英语,提高学生的听觉灵敏度。
总之,听力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还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和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可见,真正的听力教学不仅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有益于提高听力水平的针对性练习,还必须注重相应的听力技巧以及多种训练方法的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鼓励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Hamer.J.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 张明伦.英语听力入门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郭卫平.以学习者卫中心选择真实听力材料[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2).
[6] 汪学立.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效率[J].外语界,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