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理念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2011-01-01朱四化龙艳
职业时空 2011年3期
摘要:坚持和谐理念,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一要善于自我调适,保持发展和谐;二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促进师生和谐;三要塑造共同愿景,营造文化和谐;四要关注学生特殊群体,促进个群和谐;五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实现就业和谐。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工作;和谐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正式颁布,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启动。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时代要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就业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学生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辅导员往往深陷事务性工作之中,疲于应付,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感,这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绩效。
结合几年学生工作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坚持和谐理念,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一、善于自我调适,保持发展和谐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辅导员要善于进行自我调适,坚定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信念,树立崇高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充分认识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转换观念,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在繁杂的事务中要保持心态和谐。辅导员的个性品格和人格魅力,能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养成具有榜样和释放作用。辅导员要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学生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辅导员只有持之以恒循循善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同时,辅导员工作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全面发展自己,要不断养成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广博的知识储备;注重吸收与时俱进的新人才培养观;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避免陷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之中;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项课题研究,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做有理论的实践者,会实践的思想者。
二、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促进师生和谐
辅导员要深深体会自己的职责、重任,了解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现在80、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由、民主、更有个性、表现欲更强等特点,辅导员要坚持“以生为本”学生管理理念,在学生管理中,要把学生作为学生管理活动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各种资源,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创新性及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施展才华和锻炼能力的平台。辅导员特别要抓住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影响学生利害关系的关键点,如奖助学贷评选、党员发展、学生干部调整、评优评先等问题,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不同层面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三、塑造共同愿景,营造文化和谐
从新生入校起,辅导员要指导班干部和全体学生共同来塑造班集体的共同愿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有主人感,归属感,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生活、成长。在塑造共同愿景过程中,辅导员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和讨论,使学生接受、学习、模仿、积极向上、和谐的价值标准,并不断反馈、验证、校正自己的非价值标准言行;另一方面要强调班级学生的参与意识,辅导员自己身体力行,做信守班级精神和价值规范的模范,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魅力领袖”,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感受到信任和重视,满足归属感和受人赏识的需要。辅导员应设法激励班级学生全程参与,共同付出辛勤和汗水,帮助确定班级和团支部管理制度、班旗、班歌、党员材料填写说明、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舍长汇报制度、国家奖助学金评选细则、实习分配方案等规范,并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积极、向上、和谐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这样将会产生巨大激励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较大提高,集体荣誉感将会得到较大加强,班集体凝聚力将会得到较大提升。
四、关注学生特殊群体,促进个群和谐
辅导员需要树立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要对在身体、学习、生活、网络、交往、心理、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倾注更多关爱,花费更多的精力,着力加强对他们的服务、教育、管理工作,想出更多的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正视人生面临的暂时困难,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使他们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辅导员要及时准确掌握特殊学生群体的信息,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档案;认真排摸,全面掌握信息,实施动态的跟踪,在学期初对特殊学生群体实行全面普查,在学期中不定期地动态登记,及时更新,做到对特殊人群信息和基本情况心知肚明;并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特困补助、勤工助学,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奖助学金评比细则;随时关注、掌握少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身体残疾、性格内向、轻度心理障碍、言行偏激、沉迷网络的学生,特别是烈士和优抚对象子女、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因家庭遭受自然灾害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及时与家庭沟通联系,争取专家的指导帮助,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稳定情绪,安心学习,积极融入班集体,在同辈交流中得到健康成长。
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实现就业和谐
就业工作是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应充分认识自身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科学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从学生入校以后,辅导员不断引导明晰自己需要重点加强培养锻炼的能力和素质;引导他们去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引导他们尽早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观,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树立志在四方、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引导他们重视知识的更新,建立合理、扎实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参加各种类型社会实践见习;帮助他们利用学生社团、暑期实习等平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其次就业指导要专业化、信息化。辅导员努力争取机会参加各种类型的职业指导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供周到服务,协助用人单位开好校内各种类型招聘会;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及时收集整理和通过QQ、飞信、电话等渠道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通过校友引荐等途径,积极推荐学生就业。
最后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辅导员需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把反馈意见及时向上汇报,以便学校及时修改授课计划、教学进程和培养方案,要把“一对一”咨询作为实施个性化指导的常规方法落到实处;应该重视学生中特定群体的帮扶工作,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不顺利的“双困”学生,求职不顺利、考研失利的学生,身体残疾的学生,就业困难的女学生,要给予更多关注、交流和疏导,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OL].http://www.edu.cn/20060801/3202145.shtml,2006-08-01.
[3] 朱四化.论学校心理和谐及其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