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牙山五壮士为啥要跳崖

2010-12-31王伟标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12期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五上第22课)是一篇经典课文,故事的内容家喻户晓: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和敌人顽强战斗,最后英勇跳崖。文章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学习这篇课文时,孩子们和我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忽然,一个孩子冒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狼牙山五壮士为啥要跳崖呢?他们为什么不和敌人拼到底,大不了同归于尽嘛!”
   尽管备课时并没有备到这一层内容,但我还是马上意识到这个信息的价值。于是,我让孩子们先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生1:五壮士这时候已经弹尽粮绝,如果他们继续和日寇战斗的话,就会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五壮士不希望日寇那一把把沾满鲜血的屠刀玷污了自己,所以他们就选择了跳崖。
   师:是的,就是牺牲,也要死得清清白白,这就是真正的壮士!
   生2:五壮士可能会想,如果不跳崖,就一定会全部牺牲,但如果跳崖,也许还有生还的可能,事实证明后来确实有人幸存了下来,所以这是五壮士深思熟虑的结果。
   师:看来五壮士选择跳崖还是为了达到最小的牺牲,这是有智慧的壮士,我们可不能作无谓的牺牲哪!
   生3:五壮士虽然决定牺牲自己报国杀敌,但是他们不愿意成为敌人的俘虏,他们要让日寇明白: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他们选择这样的牺牲方式,一定会激起广大人民对日寇的仇恨,大家一定会更加勇敢地投入到对日寇的战斗中来。
   师:是啊!正是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鼓舞起千千万万中国人抗日的决心与信心,经过八年艰苦奋战,不可一世的日寇终于无条件投降了。
   生4:五壮士不想成为日寇的俘虏,受到敌人残酷的折磨。虽然我相信他们能经受住各种考验,但还不如一跳了之痛快,所以他们选择了跳崖。
   师:是的。老师曾看到过一些资料,日寇对待战俘是惨无人道的。
   [反思]
   五壮士为啥要跳崖?这是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极其深刻的问题。凭着语文教师的敏感,我迅速地把这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踢”回给了全班孩子。这一“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可取之处:
   1. 因势利导,丰满了英雄形象。跳崖是一种壮举!跳崖背后还隐藏着更令人深思的壮举和智慧!当孩子们深思到这一点后,五壮士在孩子们的心中更高大,更丰满,也更真实了,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英雄的景仰之情。
   2. 适度延展,放大了日寇的凶残。抗战期间,日寇在中国的累累罪恶是惨无人道、千夫所指的。在对孩子们的点评中,我随机补充了日寇对待我战俘的种种罪行,使孩子们对日寇的凶残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对日寇暴行的憎恨之情,这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3. 智慧同享,画龙勿忘点睛。在和孩子们探讨五壮士为啥要跳崖时,我总不忘或点评,或补充资料,这既是对孩子们思考的肯定,也是对孩子们思考的延展,最后都回归到文本的中心字眼——“壮”。这种“形散神不散”的导学,应是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的。
  (浙江省上虞市金近小学 31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