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300分
2010-12-31叶立新童少兰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12期
学校开展拔河比赛,第一场比赛的时候,孩子们没准备好,输了。于是我就以免除作业为诱惑,以鼓舞他们的士气。没想到比来比去,还是只得了个第二名。原先500字的作文《拔河》是免不掉了,便改成写一个片段,要求不少于300字,排队下去、排队上来的废话全不能写,直接写拔河的过程。
有好多孩子的作文依旧是“裹脚布”,但我还是很认真地把所有孩子描写拔河时的精彩语句都画了起来,并且圈出了精彩的词语,对于其他没有围绕中心来写的废话,尽管有的孩子写得文采飞扬,我也不予理睬。
改到一篇描写相当生动的作文,每一句都紧紧围绕拔河的激烈展开,形象、细致,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和想象空间,读之,仿佛身临其境,于是大笔一挥——300分!
选了其他较好的两篇,也是圈点多多的作文,分别打了150分、200分。差点还有失手想打250分的,后来仔细一想,二百五,似乎不太妥当,哈哈。
作文讲评的时候,我说:“下面来看这次作文中150分的作文!”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惊叹。
我把这篇作文投影出来,引导孩子像品读课文重点词句一样来仔细体会。读完后,孩子们都在互相看,谁的手里没有作文本。我趁机点了这个孩子的名字,让他把作文本拿回去,他高兴得像过节似的。
“接下来是200分的作文!”我有些夸张地强调了一下分数。全班的目光立刻聚焦到投影仪上,这个孩子作文中画出的语句比前一位孩子的更多些,所选的角度也不一样,前者以动作表现为主,她却选择了以心理描写为主。以同样的方式读完作文后,孩子的胃口被彻底吊起来了,看着我手中剩下的最后一篇文章,纷纷在猜测,到底是几分。
“这篇文章……”我还没说完,就有人插嘴:“肯定两百五十分。”
我心里暗笑。“错!”我答道,“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我把她全部的句子都画了起来,给了她三百分!”
全班用了有始以来最高的音量来读这篇文章。读完后,我什么都没讲,布置了修改任务。
“修改后可以再加分,只要你写得足够好,三百四百分都是有可能的。”我这样鼓励。
孩子们马上埋头苦干起来,写着写着,有孩子抬起头来问我:“老师,可不可以重写?”
“可以。”正中我的下怀。
“我要重写。”“我也要重写。”没想到,好大一部分孩子都选择了重写。
“写好了就可以拿来面批。”我转了一圈,回到讲台上等着我的“鱼儿”自动咬上钩来。
终于有一个学生写好了。我一看,这变化,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是个本来语言功底就不错的孩子,就是用错了笔力,路子一通后,细致的描写对他来说不成问题。
“200分!”我故意大喊一声。
“原来几分啊?”好多孩子都在追问。他的分数,原来只有95分。我从90分开始打,95分是很一般的水平。
这下许多人开始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了。改来改去,细致得不肯罢休。下课铃声响了,有的孩子还在修改。
“老师,让我们再改一下吧,中午的时候交好了。”有人主动提出。
“好吧,中午一定要交上来哦。”我故作为难的样子。
教室里竟然一片欢呼。
作文在中午按时交了上来,我却没机会坐下来批改。一拖,拖了好几天。某天上完课后,一个孩子突然叫住我,问:“老师,我的作文有没有进步啊?”我愣了好一会,向他道歉:“对不起,老师这两天太忙了,回去马上改起来。”
上周终于把所有修改过的作文都批阅了,除了两个孩子的作文仍然马虎,其他的孩子进步都相当神速。于是100分,200分,300分的作文诞生了。
给孩子惊喜,孩子能给你更大的惊喜!
(浙江省义乌市教研室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