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探讨

2010-12-31田卫东

经济师 2010年11期

  摘要: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媒介素养》课程的定位、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问题,认为课程建设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求出发,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要求出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 媒介素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0-02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开始起步。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对各类媒介信息的依赖和痴迷程度日渐加深,媒体的自面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谓是迫在眉睫。
  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性回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学会如何读解、批判和抵制社会文化方面的操纵,可以帮助人们在涉度主流的媒体和文化形式时获得力量。它可以提升个人在面对媒体文化时的独立性,同时赋予人们以更多的权力管理自身的文化环境。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解剖和辨析媒介的建构,使人们得以洞悉其中的机理和因果联系。
  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至今,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归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其内涵应该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概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种关涉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活动。它是针对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大众传媒在引领大学生成长和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及时、迅速、无孔不入地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是高职大学生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因此。关注并加强高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对媒介的识别能力,抵御媒介的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发展自我,顺利完成社会化,应该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它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媒介行为重构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职业环境变迁紧密相关的教育。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发展的舍力促使社会职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与创新的经济时代,高职教学的内容与实质也应做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职业环境不断变迁的需求。《媒介素养》课程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求出发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要求出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通过单列的通识课程形式开设媒介教育课程如《媒介素养》,是比较适当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有关媒介的理论知识、培养自我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识读能力、利用媒介采发展与完善自我,并通过使用媒介来实现传播的目的,从而形成“人一媒”和谐的共生状态。《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对于应对我国面临转型期社会的各种变化与观念更新,时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公民素质培养将起到积极作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可通过有保障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将媒介分析技能和媒介制作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更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的定位
  
  《媒介素养》课程是一门集传播学和媒介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对媒介信息的获取、评价、分析并进而能够接近和运用媒介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相关知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介信息的制作技术。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媒介技术和媒介信息观念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多方面来源的客观现象,作为学校藉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可迁移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
  高职课程学习的总目标是使高职学生形成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具备在同一职业群度不同职业群闻进行横向和纵向流动的职业转换与晋升能力。
  关于媒介素养的内涵,有学者指出,公民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度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包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应是:一要使学生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能够有效地、自主地使用媒介工具,对媒介信息资源进行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二是要让学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树立正确的媒介观,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三是能够应用媒介教育的内容学习其他学科。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从能力结构要求出发,具体表现在:首先,学会如何选择媒介和信息,合理安排媒介接触时间,避免无用的、有害的信,包所造成的危害。其次。理解媒介新闻和事实的关系,学会自己分析事实,在多种媒介的不同声音中保持清醒。再次,建立积极参与媒介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参与媒介的能力和批判监督媒介的能力。最后,积极参与到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中,为建立全社会良好的媒介素养意识、促进我国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课程的内容
  
  选择和组织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相对缺乏。考虑到我国传媒和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了解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从媒介获取信息;第=,学习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并判断其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利用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
  高职院校《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的原则是:课程建设应按照整合能力观,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宽基础、活模块和人本位。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离职课程建设的原则,《媒介素养》课程应着重于媒介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方面。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认识媒介,选择媒介,解读媒介,利用媒介。
  
  五、《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诸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和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六、《媒介素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目标设定。首先,按照教材的安排由学生预习单元内容,初步了解单元的中心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上网搜寻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等。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确定自己的探讨主题,进行立题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分类,就可以由学生分组围绕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讨。
  2.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确定了任务主题学生就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利用校园网以及互联网查找资料。就这一步骤来说,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首先,为网络安全着想和快速查寻的目的,校园平台资源库是首选;再者。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重要的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和处理。
  3.分析讨论。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充分的对话。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学生往往会展开网上的小组间的讨论或辩论。这一过程往往热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寻找准确的语言表达和精确的论据来阐发或捍卫自己的观点;再者,这一过程较能深入下去,通过小组成员合作。不断地从不同视角完善自己的主题。同时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据,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别人的观点。进行借鉴或驳击。这一过程不但是信息的扩展和深化,更为重要的,是语言的有效输出和思维、判断能力的自然形成过程。
  4.结论发布。经过时资料的整理、分类、分析和讨论,学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就可以形成系统性文字,进行结论发布。这一步骤可以一分为二。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主题阐述;课下,由学生通过E-man的形式将完善的结论以论文形式发给老师。教师应协助学生结论的形成。对小组的任务完成进行分析,论证任务完成的思路、探讨过程中的得失并进行信息反馈性评价。课外,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文字上的修改和指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