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2010-12-31张导平

经济师 2010年11期

  摘要: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要素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是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涵。文章对如何提升文化软卖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家地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49-02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基于文化要素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它是地区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曼加昂扬向上。”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不仅对国家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而且也对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刺领会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准确把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规律,对于打造文化强市,全力推进产业与城市同步持型,加快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地方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通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所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言的,它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等无形力量。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要素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虽然是一种无形的柔性的力量。但它具有征服人心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核。文化软实力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展开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向内,它不断地吸收、凝摄外来文化信息、智慧与方法;二是向外,它敞开为一种实在的竞争力、协调力、融合力、扩张渗透力。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具备软实力,只有那种拥WD7cY3HLlfNyeQDW4yL3sE24zsMl8fuIx2AFcMK/Yco=有生命创造力的文化,才可生成张扬出软实力,才能对内产生凝聚力和驱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和感召力。比如人类历史上专制统治的绵羊文化,殖民主义的奴役文化,都不具有创生力,所以这些文化不具有软实力品质。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一种“人化”物,人类实践是文化软实力生成发展的本原和动力;文化的基本功能则是“化人”,人是文化发展的目标与归宿,因而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文化软实力”从范围看可区分为宏观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区域性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共同的对象。都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目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总体上规范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城市文化软实力则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基础。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又不能简单还原为各个区域的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加和。从国家层面看,文化软实力更为注重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主流价值、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本国文化对外的扩展与传播等。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撰文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提高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等三项战略任务。而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而言,提升文化软实力更注重文化的地方特色,其主要着力,最在提高该城市提供文化成果的能力、制造文化产品的能力、传播信息资讯的能力,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氛围和智力支持。
  
  二、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力
  
  1.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显示出的一种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城市精神这个城市民众群体集体性所拥有的气质和禀赋的体现,这种气质和禀赋体现着市民群体的价值共识、审美追求、信仰操守。城市精神就是在城市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它镌刻着岁月的流痕,印烙着清晰的地域特点。真实地反映了地区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历久形成的城市精神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和演进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所以,城市精神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发展催化荆和推动力量,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形成有地方特色又能使市民有着强烈认同感的城市精神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文化内涵。城市的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文,是构成和决定一个城市形象的基本要素。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城市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形象包括城市的建筑、轮廓、空间、道路等形成的整体印象。城市的外在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文化特色的外在表征。内在形象就是一个城市的政府运作、社会管理、发展模式、对外策略等给外界形成的一种总体印象。个性强烈的城市形象给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塑造好的城市形象对于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其基点,不能不首先定位于市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市民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也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从近现代许多世界著名城市兴旺繁荣的经验看,优化和塑造优秀的市民素质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城市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2.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实力。文化设施和机构是文化软实力的硬件。文化设施和机构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科研院所等,是一个城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成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的因素。有了这些设施机构,就能吸引高端的文化、教育和科研人才,从而也才能有高端的文化、教育和科研成果。文化品牌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部分。文化品牌包括文化的活动品牌和文化的产品品牌,是一个城市文化产出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不是以多取胜,而是以优取胜、以强取胜。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精神、价值现层面的认同,而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因此,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将越来越重要,而在现代信息革命和高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经济的核心,以创意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并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统一指导、落实和推进。这既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又是扩张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栽体。它包括传统和现代的传播手段,即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网络以厦其他传播手段。这些传播和资讯手段,携带着城市的文化理念,代表着城市的声音和形象。体现城市的影响能力。一个文化软实力强的城市。必然在传播和资讯方面有着强大的实力。特别是在传播和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更l必须建立强大的媒体,加强城市媒体的传播能力。
  3.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文化软实力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0理环境。其政策环境表现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等。而l心理环境是指文化发展所处的社套|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好的文化环境能有效地配置社会文化资源、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能够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1.积极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观随时随地体现在人的精神活动中。有着历史的、伦理的、道德的、审美的多重精神内涵,负载着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的追求、信念、理想和情操。对一座城市而言,决定着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是市民素质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必然需要揉入时代的、政治的、地域的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科学可持续社会发展观,城市精神以厦围绕该精神所折射出的各个方面。核心价值具有原则性、基础性、引导性的意义,但不应该采取生硬方式,应研究新形势下核心价值观影响渗透人心的最佳方式,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同时,核心价值观不是单一的价值观,应能最大限度地包容不同的文化因素,处理好核心价值与价值多元之间的关系。决策部门、职能部门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建立起核心价值观意识,尊重文化,确保精神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城市文化软卖力在很大程度土表现为城市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撮和支配地位。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塑造城市精神,这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著名城市在发展中也十分注重用市民认同的群体价值观培育自己的城市精神。例如纽约的城市精神被称为“纽约精神”,概括为四句话: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纽约城市指南的书名就是纽约精神。纽约城市网站也以纽约精神命名。伦敦的城市精神有三个方面: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永不屈服的坚强精神。巴黎的城市精神,强调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引导城市居民形成共同的人文气质,成为世界时尚之都、浪漫之都、文化之都度欧洲经济之都。东京的城市精神。核心是培育和发扬正义感、伦理感、关爱他人的品质,做到守信誉、爱他人、能自律、自责任、乐奉献,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出发扬博爱的都市合作精神,建成能为世界作出突出贡献的新型城市。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改善城市人文环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政府文化责任的重要体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机构、开展活动、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深化社套化运作机制改革,逐步扩大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范围,推进文化活动的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形成公益性文化项目的社会联动机制。要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重点填补社区和农村未建文化室的空白,改造提升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功夫程。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尽快推进大剧院、新电视塔等一批大型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建设,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拓展公共服务空问。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覆盖全社会各阶层不同类型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公民文化艺术素养培育,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广泛开展市民文化艺术普及和再教育活动,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为城市文化艺术发展培育新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的原则,以区域均衡发展为基本要求,发展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也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城市。具有重大的意义。
  3.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一方面与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相关,另一方面又与信息等高新技术相连,可以影响和主导世界文化潮流,传播本土思想,具有经济与文化诸方面的高附加值,是各国政府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都通过政府的计划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美国,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电影、图书、音乐、动画、游戏、体育、主题公园和其它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成为美国力量的象征。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展示了渗透力极强的软实力。英国从1997年起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法国和奥地利等都举国之力做好重大文化产业品牌项目的扶持和经营。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持续经济低迷时,唯独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增长。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产业在GDP中几乎都占有较大比重。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伦敦的主要经济支柱,所创造的财富仅次于金融服务产业,同时也是第三大就业经济领域,是英国增长最快的产业。
  4.转变文化软实力提升方式。一要坚持发展文化事业与壮大文化产业相协调。发展文化事业与壮大文化产业,是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缺一不可。文化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并且都要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与价值体系的指导。因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m价值体系,努力创作出更多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客观状况和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反之,如果违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鼓吹错误甚至是反动的思想观念,制造低级庸俗的精神垃圾,势必干扰和破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要使创新内部机制与扩大对外开放相衔接。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陈旧思想观念与突出问题,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建立健全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坚持改革体制机制与推动产业发展相一致。在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要加快文化的对外开放。既要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又要鼓励文化的对外交流、对外贸易。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文化部门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更有效地创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品牌。此外,要加强对世界其他国家文化产品准入条件的研究,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企业到境外设立生产基地或营销机构。
  三要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化运作相促进。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及地方特色艺术团体,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同时要求他们面向市场,改革创新,探索新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对可以实行企业化运作的文化生产经营单位,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有条件的单位进行股份化改造,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延伸相关产业,放手进行产业化发展。对已经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企业,要增强市场意识,研究市场规律,把市场的需求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追求。要积极探索企业化运作的新模式。认真总结近年来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特殊形势下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变一家投资为多方投入,变一业支撵为多业并举,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要用市场的办法集聚要素。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大港汽车轮渡管理处近年来积极开展文化软实力建设,引导文化企业用市场的办法来吸引资金。用优厚的报酬待遇吸引人才,把文化人者的创新创造创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价值,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增强了单位的竞争力。
  (责编: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