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教师不能只靠师傅个人的“传\\帮\\带”
2010-12-31张明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11期
“师徒结对”是当前中小学培养新教师的主要操作模式,其积极作用不再赘述。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种教师培养模式也有其弊端呢?或者说有没有比这种个人间的“传、帮、带”培养模式更好的做法呢?笔者在教育局的工作重点就是抓全县的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有条件、有机会结合身边的现象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1 “传、帮、带,师徒结对模式”最终效果不确定,不能保证所有新教师培养的有效质量,也就是说并非每个师傅带出的徒弟都是合格的。
教学工作最讲实际,新教师在大学里所学的理论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实际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果现在全依赖于师傅个人的“传、帮、带”,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的。万一师傅本身亦有某个环节上的弱项呢?或者这个徒弟是一位自觉性不太高的新教师呢?或者师徒关系过于密切以致“培养要求”被师傅“和谐”掉了呢?凡此种种,都是新教师培养中的不确定性。所以,学校不能将新教师培养重任转化为个人行为,不能将一名新教师的前途仅仅就交到一位老教师的手里。还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规划。
2 “师徒结对”容易导致拉帮结派,有碍教学竞赛的公平性。
在学校的安排下行了拜师大礼,那么师徒之间的关系也就必然比一般的同事要走近很多。于是在实际工作中,据笔者观察,很多徒弟成了师傅的义务打工仔——改作业,改试卷。师傅则成了徒弟在教学竞赛中的保护伞。因为一旦学校要组织工作时间在1~3年的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评委自然就是这些师傅们了。于是为了谁是一等奖,肯定要争执一番,甚至也可能闹出点小矛盾,毕竟师徒一张脸嘛。所以笔者认为这种师徒结对的第二个弊端就是有碍教学竞赛的公平性。
3 “师徒结对培养模式”效率低下,类似于农业时代手工作0AVSO9EM+krlTihbiOV3BA==坊中师徒手把手地传授技艺。
一个新教师可能2~3年的时间就花在向某一位老教师学习上了。每周听师傅两节课,仅此而已,至于课后的讨教,用鲁迅先生的话来形容就是“总觉得很寥寥”。这是笔者留心观察与深入了解后的正确结论。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是多么大的时间浪费。就算是这位师傅有着魏书生一样博大的教学思想。新教师也不至于整天锁定目标跟在他后面学啊。更何况一般的师傅又不是魏书生呢。甚至有的师傅顶着骨干教师的头衔,其实知识老化、方法老化,只不过在学校的资格也老得可以。新教师需要学的东西太多,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任小艾等经典的教学艺术你能不了解吗?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法、教学五认真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你能不熟悉吗?所以新教师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他们应该接受系统的、要素齐全的职业性培训。
4 “师徒结对”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复制,而少见创新与超越。
新教师刚工作,可塑性大、模仿性最强。如果将新教师比作一张白纸,那么你画啥就是啥。当然这只是从大的方面讲是复制,或者说是不完全复制。其实人都有一点依赖心理,大多数新教师也同样如此,你给我指定了师傅,那我依葫芦画瓢就是了。其主动要求改进自我的内在需求性极有可能大打折扣。近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新生代教师的总体质量究竟如何,是上升还是下滑,笔者不敢妄下推断,但与八九十年代比,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大师未闻,名师零星。现见诸报刊媒体与学术讲座的基本还是上世纪的老同志。
5 一个重要的思考题: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个性化与规范化哪一点更重要?
笔者以为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教师培养,规范化应重于个性化,首先要做规范合格的教师,然后再做有个性的教师。不能以个性化的传承代替规范化的要求。比如,陈景润、沈从文都曾做过一阶段教师,个性很鲜明,但却并不适合教师职业。
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吃苦耐劳、爱生如子的责任心是第一重要。教学技能是第二重要。个性则又次之。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因为教师工作乃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出成绩才是硬标准。成绩从哪里来?当然要靠教师的诲人不倦。从这个角度看显然首推前两项。至于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那是次要的。
6 一个并不复杂的建议:三个层面三招齐下抓新教师培养。
第一,给新教师提供一个师傅群体。
假定一位成熟教师有一个擅长的教学点的话,那么一群成熟教师相互叠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覆盖面。新教师可以随意听课,各取所需,兼收并蓄。这就好比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哪个男一号不是师出众多名家,然后博采众长,又自成一家的呢。
第二,用专题讲解的形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逐个突破。
前文提到新教师工作后应该接受系统的、要素齐全的职业性培训。学校应调集全校各学科的精英教师就他们最擅长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教学技艺对所有新教师开讲座,讲深、讲透、讲全面。每周或每两周突破一个教学点,如,“课堂提问的技巧、怎样设置课堂的高潮、怎样赢得学生的信任”等等。这比新教师多听两节课的作用大多了。这个层面由学校集中组织,发挥集体的力量,有利于提出刚性的要求,有利于考核,最能够保证培训的质量,是使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最佳路径。
第三,促成新教师相互研讨,交流学习心得。
专家的指导对新教师来说,有时可能还有种“眼高手低、望之莫及”的感觉。这时,来自新教师群体自身的交流研讨就显得很有必要。有时新教师相互间的启发与帮助会比专家的指导来得更为实在,更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所以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促成新教师创建富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教研“共同体”(如,教育沙龙、办公场所的相对集中等等),随时随地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鞭策,共同成长。
新教师培养非一日之功。在此道路上,“科学培养、规范培养、系统培养”三个词最为重要,务请学校管理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