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的思考

2010-12-31邓国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11期

  高中新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
  
  本次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上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科学的蓝图,而要把它变成现实,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次课程改革中都能够获益,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方式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尤其是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这次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建立旨在促进入的健康发展的、适应科学和社会进步的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生态形成的先期要素,而教学管理则是学校教育生态平衡形成的关键。没有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就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实现。反思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和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
  1 评价制度不够合理。其突出地表现在于评价依据唯一即“分数第一”,“分数”被视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依据,也是学校考察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被简化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教师的评优、评先、晋职,甚至于奖金发放都是根据教学的成绩而定的,它只重视教师教学的最终效果,而忽视了教师劳动的过程性、群体性,对教师进行的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又怎么能去进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呢?
  2 教学管理缺少人文关怀。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许多学校只热衷于形式化的规章制度建设,把规章制度细则化、标准化,而且制定了相应的经济制裁措施,领导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管理变成了检查,教师和学生成了被严管的对象,从而使教学本性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学无定向。领导只关注到教师的弱点或不足,对个体教师的长项不注重研究;对学生的奖励只关注到少数高分学生,对非智能领域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视而不见。校园文化的积淀与建设、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学生发展与变化或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均不在教学的管理理念之内。这种管理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没有了人情味,忘记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创造性,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3 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意识淡漠。目前在所谓校长负责制的影响下,许多校长滋长了权力的欲望,认为自己当校长就是大权在握,什么都要自己说了算。所谓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都成了一句空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而有的学校管理者最为缺乏的恰恰就是思想,学校成了权力至上和崇尚权威的温床。领导(包括上级)是权威,专家是权威,教参、教科书是权威,崇尚权威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创性和创造性,排斥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斥退了教师的个性。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个性的张扬,需要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在一个没有教育思想、崇尚权力的校园里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的课程改革也就很难进行下去。
  4教学管理的封闭性。我国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与社会直接接触甚少,自身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学校缺少与外界社会的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管理的封闭性。以学科为本位的管理,强调学科教学的独立性,忽视学科教学中的互动性、网络化以及社会化,特别是对社会课程目标和内容调整的要求反应迟缓,课程缺少地方特色;二是活动课程的管理。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限制师生的教学活动范围,各种知识的应用只能纸上谈兵,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缺少信息渠道的开通,师生一起闭门造车。
  
  教学管理制度的重新构建
  
  1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中,领导者的任务主要在于设法为发挥教师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教师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因此,在当前新课程实施中更要强调教学管理者在“尊重”的环境里让师生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爱心助人、善于合作、宽容大度;学会尊重社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学会尊重自己——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实践表明,满足人的需要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教师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努力探求教师工作与身心愉悦的最佳链接,营造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把教学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
  另外,教学管理的重心应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在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案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开发课程,“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起码要求。不同教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要帮助他们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2 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校本”一词是从外国引进的,其英文说法是“sehool-Bace”,具有“基于学校”的意思。“校本教研”的新内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要阵地,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过去我们的教师“只顾低头拉车,没有时间抬头看路”,缺少高屋建瓴和综观全局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学校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3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由此,我们务必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立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着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是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保障。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即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是否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准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要将其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难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智能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发展和变化发展的趋势(非智能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中要强调教师的自评,倡导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结果的人文关怀性,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用“以学论教”的思想代替“以教论教”的思想。新的课堂教学评价,重视教师对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教师要针对当地的民族性、区域性的特点,驾驭教材并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要主动创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教学要素,要注重教学的个性化特色,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些个人的创意,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度”无疑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考查,并以“学习效果”指标取代“教学效果”指标,树立“以学论教”而不再是“以教论教”的评价观。一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受益一生,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灵活适当,课堂组织高效。
  5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选课指导制度就是学校为帮助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指导学生完成学业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它有利于学生了解学校开设课程的情况,在个人兴趣的基础上选择某些课程,避免偏科、厌学等现象的出现。学生选课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一是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即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作出选择;二是必修课为前提、力所能及的原则,因为必修课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三是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四是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毕竟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得到成熟的境地,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还不是十分稳定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