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的思考

2010-12-31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11期

  我国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战略主题明确谈到: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思考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和德育环境的重建即可由此入手。
  
  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1 外部刺激的多元化。以往学生的思想观念大都来自课本和课堂,如今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数字化时代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社会主流、非主流文化并存的现实、发达的媒体信息刺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与大脑。
  2 社会行为的失范,以及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学生很难形成学校预期的判断。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定程度的腐败现象、一些成年人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得到的是与学校道德说教并不相同甚至相反的体验。尤其是目前中学生基本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独特的地位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心理。责任心不强,不思感恩大有人在。同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影响,给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
  3 教育的分割与无序、针对性的缺失造成学生观念体系的混乱。在不少学校,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任课教师是负责学生认知发展的,也就是负责智育的,德育或思想道德教育则是班主任的事情。人为地把德育与智育分割开来,就会使教育变得低效。其实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通常是最有效的德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本应以教书为手段,实现育人的目标。因此在德育活动安排的无序不利于于学生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学校德育的层次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1 健全教师人格,创建全员育人的大德育环境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有知识的,有特长的,还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举止言行受人欢迎的人。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全人”,即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人格需要人格的儒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
  当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存在较多的问题,固然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有着一定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也往往和教师的德育能力欠缺有着直接关系。一些青少年学生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之所以由轻微到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和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或者说发现了却没有及时对他进行教育;再或者说也及时进行了教育但教育方式方法却不十分科学不无关系。归根结底,也就是说我们有的教师对学生道德问题的敏感度不够、感知能力不强和德育培养能力有所技术欠缺。这就要求所有教师都应当具有起码的有关德育的“教育专业素养”。因此,无论是从教师发展还是从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要重视其德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我们在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发展水平的判断时,仅凭其是否能对既定的教师职业规范的严格遵守,甚至是否能对学生乃至教育事业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无私奉献,显然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教师工作不应再以“忘我”或“无私奉献”为最高境界,而应代之以“我与学生同在”“我与学生同行”“我与学生同长”“我与学生同乐”的新型师生道德关系。
  而在教育环境的构建上,许多管理者将道德教育的责任不自觉地推到德育教师身上;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德育容易被狭隘地限定为某些教育工作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进行的专门课程与活动,比如班主任、德育处工作人员的事,而与科任无直接关系。分工明确反而造成了忽视德育责任、惯于集体性模式而忽视个性化影响的后果。
  当下教育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学会求知,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包括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协作教育、挫折教育等等,教师应当成为全员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因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育人职责,切实增强全员育人、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意识。在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德育实践。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全要把育人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学校党政领导既是全员德育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引领者。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的全员德育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协调各责任部门,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努力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另一方面要与全体教职工一道,共同参与全员德育实践,并发挥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从教育环境构建上,尤其从教师评价体系的确立与实施上,应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为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目的、承担普遍德育责任是所有教师都要服从的前提,我们应该在校园创建全员育人的大德育环境。而教师德育观念与技能的获得一方面要靠对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研修去解决,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德育的实际训练去提高。因此应在制度上建立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中的德育专业标准并积极进行有效的培训。这才是全体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2 实现德育生活化目标,让德育回归生活
  目前,中学教育的弊端就在于未认清德育的本质,德育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道德知识,而是使人形成自觉为善的品行。学校的德育只在课堂上传授,缺乏与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学生没有情感体验,就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升华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因而学校应将德育生活化,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育生活化,就是要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它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让教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密切相连,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准。
  我认为实现德育生活化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合理构建校园环境,注重德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渗透。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教育专家陈玉琨这样说过:“没有教育性的校园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我们在校园建筑、园林、景点等的设计和建造中,要注意其文化内涵和美感,使校园每时、每处、每事、每物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良性刺激,促进他们高尚情操、文明举止的形成,同时注意它的整体性和艺术性,把教育性和艺术性高度地结合起来。”我所理解的教育性和艺术性高度地结合的校园环境建设,应从外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人手来加以实现。学校的外在环境要整洁、优美,给学生以美的启迪,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从而保持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学校的心理环境建设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真诚、民主、奋进的氛围。对于需要学生接受的道德观点、思想,允许学生有比较、反驳的过程,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整理校史,用本校自身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开辟适当场所充分展示学生美术绘画作品;优化学校物质文化,让墙面说话,让绿地说话,让标牌说话,说有品味的话,说有韵味的话。这些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实现优化校园环境的目标。
  (2)在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丰富的校园生活,会比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德行。人是在社会交往中不断获得社会知识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精心设计的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双重意义的集体活动。前不久我们在上海曹杨二中考察中看到,他们创设的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军政训练、生存训练、学农劳动、国防教育、社会考察各具特色,非常值得借鉴。通过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热爱集体,在生活中磨炼生活,在自然中探究自然,在社会中了解社会。开展仪式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意识。通过成人仪式上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进行亲情教育,让精神仪式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印记。他们还深入挖掘学校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学校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自主生成文化,推出教室设计大赛、寝室文化节等活动;举办特色夏令营,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关注人文气质培养,努力营造校园文化场。
  再举个国外的例子。美国十分重视学生的公民教育,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渗透,而且在课外活动中丰富公民教育,他们以同侪调停、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选民登记、服务性学习、议员回校园活动等十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和团队精神,这种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十分值得推荐和学习的。
  (3)学校要主动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德育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单靠学校一方面是不能完成的,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共进。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与家长沟通,形成德育的合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学校要和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如,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班主任还应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教育目标。这种沟通有益于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利于对家长、教育的疏漏之处进行指导。有的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教育超市”活动,以自选的形式,满足每一位家长的家教指导需求。家长可以到教室听专家的讲座、教师的授课,也可以到“热点咨询处”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反映有关问题,还可以就孩子的问题请专家给出“个案诊断”,还有“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情况测试”等内容,实现了家校之间的多向互动和深度交流。
  生活处处有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让生活唤醒美德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必由之路。关键在于发现和挖掘德育资源,在于让学生喜闻乐见,在于精心策划和提升,在于坚持。
  
  开发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教学体系
  
  学校德育是全方位的,必须与学校生活结合,必须与当代社会结合,必须与师生的日常行为结合。尤其要注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这是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最有效途径。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离不开课堂,离不开教学。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有效的学科教学客观存在着德育功能。而道德课堂的建设在于系统设计教学目标体系即优化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外部刺激;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激活学生对刺激的认知;多元活动,潜移默化坚定学生预期信念。概言之是以课堂之美怡学生之情;以科学之理明学生之心。
  例如,在理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科发展史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通过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例如数学是由概念、公理、定理构成的知识体系,它同样也是价值观的体现,是认识事物、认识自然的一种工具,是加强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文科包含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爱国主义、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爱心、诚信等等,都是在课程中广泛存在的,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感知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与刺激,是提升德育功能的第一步。
  而如何利用多种教育途径和形式,使得学生的道德信念一点一点地得到积累,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目前学科教学中经常引用的方法有小品表演、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对手辩论等形式。
  小品表演:寓教于乐,让学生自己扮演一些特定的角色,经历特定的场景,从中受到特定的教育。社会调查:使学生更深切地了解社会,同时,它通过团队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实地参观:会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能起到任何语言都难以起到的作用。对手辩论:可以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符合学生的口味,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课堂需要道德,道德依赖课程,在开发学科德育功能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与专业技能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教师应采用价值商谈的方法,即在态度中相互尊重,认知上存有差异,对各自的观点、立场、立场既坚持又学会保留或让步,能容忍不同意见,乐意展开讨论。在方法上,侧重于对话、互动和价值讨论过程中的真切体验。同时还要注意适当应用开放性问题激发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始性价值资源。
  怎么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我们预期的价值观体系,关键还在于系统设计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教师应该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备课就整体地分析课程具有哪些德育的意义和内容,然后把它概括、提炼为德育的目标,即整体设计,分布操作。上文提到的上海曹杨二中对已有的多年形成的主题教育、重大社会实践、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特色夏令营、志愿者服务、重大节庆纪念日活动、校本节日仪式(艺术节、科技节、人文节、体育节)、常规教育活动、校班会等九项德育系列活动,进行全面的回顾、汇总、梳理,同时又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审美意识、环保意识、生命意识、国家意识、人类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结合相关活动分年段排列,使之上升为德育文化课程,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构建具有本校文化特征的德育大课程。而要更有实效地实现德育教学体系目标,应该把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和审美教育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品质的主要动力,人格的养成是个体成熟的标志。人格塑造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着个体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境界,决定着个体人生发展的方向。所以,现在国内外很多教育家都认为,人格的培养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没有对人格的尊重和发展,就没有现代教育。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德育与美育是高度相容的。德育美育化并不等同于德育审美化和美育育德,其基本含义是“像美育那样进行德育”,是以德育为目的、本体和形式,运用美育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德育,其核心是把道德学习由规范传导过程变为德性审美过程。它意味着德育应当将美育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但这种利用既不意味着简单地通过艺术作品欣赏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思想境界(即美育的育德功能),也不是对德育过程进行重新的审美架构和整合,对蕴含其中的美的因素进行挖掘,使德育教学过程充满具象和理性的美感,变原来枯燥的德育说教为学生主动愉快地追求知识美、人生美的德育审美化或欣赏型德育。
  以价值多元化为背景,在分析和识别现代多元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共享价值的基础上,构建重公共道德、重基础道德、重道德素质的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是当代我国德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重建,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在此不敢轻易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