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有“本”融合两“味”

2010-12-31孙红波

新课程·上旬 2010年11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科普类说明文,如《月球之谜》《太阳》《蝙蝠和雷达》等。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提高阅读能力等重要功能,为的是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觉得这类课文没什么好教的,无非是掌握几个科学知识点,往往教师教得随意,学生学得无趣。如何实现科普说明文承载的诸多功能?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本”,融合两“味”。
  
   一、沉入文本,挖掘“语味”
  
   科普类说明文有其独特的长处:内容丰富,科学性强,层次井然有序,过渡连贯缜密,语言精确简练,说明方法灵活多样。作为教师,直沉入文本,努力挖掘其蕴含的“语味”,才能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实践。
  1. 静思默想理文脉
  小学阶段的科普类说明文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一般都纲举目张,条理清晰。针对这一文本特点,教师要搬开“问答式”这座教学大山,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浸润于语言文字当中,静思默想,采用批注、填表格等形式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概括文义的能力。如有位名师教学《鲸》第一自然段,感受鲸“大”这一特点后,板书:一大、二、三、四、五、六、七。请学生自读其余的部分,用简洁的语言给每段话写小标题,并主动写到黑板上。学生默默地读书,静静地思考。五六分钟后,一部分学生离座上黑板书写小标题。然后师生逐个讨论这些小标题是否合适。
  师:第二段中,一个是“变化”,一个是“进化”,哪一个好?为什么?
  生:“进化”好。因为“鲸”原来是生长在陆地上的。“进化”是慢慢地演变过来的,“进化”的程度深一点,要经过很长时间。
  师:你说出了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地点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了不起!我也选“进化”。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合适的小标题后,教师请学生看看小标题,再看看教师板书的数字,学生发现可以把第四、五、六、七自然段合为一段——讲鲸的生活习性。
  在以上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结构严谨、思路明晰的特点,让学生沉入文本,静思默想,自己概括,自己辨析,从而理清文章脉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既读懂了文本,又享受了自读自悟带来的阅读成功感。
  2. 多方对话品语言
  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准确、简练。学生对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但对“准确、简练”之美却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不同形式的对话,反复理解和体味。如《蝙蝠和雷达》一文中对三次试验的描写,语言简练准确,详略得当。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之美呢?有位教师就采用了多方对话的形式,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这个目标。首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概括的语言填写试验单。在具体指导“试验1”的填写后,让学生再与文本对话。填写后两次试验单。接着,老师展示了学生的两份作业:
  师:你怎么看待第二份作业?
  生:这位同学很聪明,一样的地方就用“同上”表示。
  师:是呀!一样的就不重复写,有智慧。这样的情况,课文是怎么处理的呢?读读课文。
  生:实验前布置都是一样的,所以后两次试验就不写实验前布置了。
  生: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试验结果是一样的。就合起来写。
  师:是呀!同样的内容可以合并起来写。这样显得简洁、明白。
  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老师抓住现场生成的两份答题方式迥异的作业。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等形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之美,并直观地懂得了“同样的内容可以合并起来写”,该详细的地方具体写,该简略的地方概括写。“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能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为文本和学生之间搭建合适的桥梁,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亲身体会和品味准确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走向生本。增强“趣味”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时,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寻找课文的“趣味点”,巧妙设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1. 引导质疑激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以“质疑”为抓手,让学生由“现象”发现“问题”,由“问题”进行“研究”,经历一次悬念重重的发现之旅。如笔者执教《月球之谜》一文时。在读懂第一个未解之谜“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后,学习第二个实验——用植物做实验,先带领学生读懂实验内容,然后引导质疑。
  师:看着实验结果,你产生了哪些不解之谜呢?可以选用“难道……”“为什么……”“……怎么……”“……是不是……”来说说心中的疑问。
  生1:为什么同样种在月球的尘土上,玉米没有明显不同,水藻却特别鲜嫩青绿呢?
  生2:为什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种在月球的尘土里,会有所不同?难道月球的尘土里有一种特别适合水生植物的物质?
  生3:是不是月球的尘土里有什么特殊的营养成分?
  这一连串的问题,既散发着浓浓的“语味”——培养了学生针对现象进行提问的能力,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又体现出深深的“趣味”——激发了学生探究神秘月球的强烈兴趣。此时,学生的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是多么渴求揭开这些未解之谜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渴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延伸至课外——积极主动地查询、阅读资料,继续探究月球的奥秘。
  2. 拓宽视野得乐趣
  选编的科普说明文限于篇幅,所介绍的知识十分有限。像《鲸》《飞向蓝天的恐龙》等课文,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鲸”“恐龙”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在教学中,适度拓展相关资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如赵志祥老师执教《鲸》时,补充了各种鲸的图片,学生被鲸的优美姿态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更妙的是,赵老师不仅仅让学生了解鲸的种类,更注重语言训练——为图片取名字。在教师幽默的点拨引导下,一个个鲜活的名字纷纷出炉:“水上芭蕾”“乘风破浪”“海洋之花”“海军上校”“壮志凌云”“泰坦尼克号”,更有调皮的孩子面对两鲸亲吻的画面,巧改诗句“若是两情长久时,应是两鲸结婚时”。在笑声充溢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兴致勃勃,妙语连珠。欣赏图片,为鲸取名字,训练的是语言,培养的是对鲸的喜爱之情,进而培养了学生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是一种有效的巧妙的人文教育。
  3. 迁移运用出新趣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迁移文本的表达方法,或让学生说一说,或让学生写一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到说明的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性、生动性和灵活性。如学习《月球之谜》后,让学生交流关于月球未解之谜的资料,然后请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把对月球感兴趣的一种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令人费解的问题写下来。这一练习,不但锻炼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描述现象提取关键问题的能力,使学到的表达方式得到运用。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阅读材料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再加上课堂练说的铺垫,写这样的一段话并不难。学生有信心进行这样的练习,并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阅读的满足感和练习的成功感。这种感受是学生在练习表达中尝到的新乐趣,促使他们更加喜爱科普说明文。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有“本”——既抓住科普说明文之“根本”,又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融合两“味”——既有浓厚的“语味”,又有盎然的“趣味”,相信教师学生都会爱上科普说明文,使之成为培养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一方沃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