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物理概念的教学

2010-12-31王林

新课程·上旬 2010年11期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往往学不好,主要是由于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遇到了几方面思维性障碍。具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感性认识不足。感性认识是物理思维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就不可能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过程上升到物理概念,也不可能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
  第二,思维方法不当。物理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思维,同样,学习物理概念也离不开思维,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是不会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的,也影响物理其他知识。
  第三,相关概念的干扰。物理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常常很难区分相邻或相近的概念,如位置、位移、速度、速率,压强和压力,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等概念,这就是相关物理概念干扰的表现。
  
  针对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怎样才使学生真正掌握概念呢?
  第一,必须让学生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概念就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懂得事物的特有属性,比如,学生在形成机械运动的概念,可举一些这类现象,比如钟摆的摆动,水上浮标的浮动,蒸汽机活塞的往复运动,在微风中树梢的摆动等,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具有的共同特性。让学生领悟到它们都在某一中心位置的两侧往返运动,然后给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所以,对概念的理解,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物理意义。
  第二,要让学生懂得概念的适应范围,我们从所下的定义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它的适应范围。比如,已知速度是表示物体的运动的快慢程度,就由此引申,使学生了解到不论物体作什么形式的运动,不管是直线、抛物线、圆周运动或振动,都可以运用速度概念,这样,学生在接触线速度时就不会感到茫然了,也可以扩大学生对物理概念应用的眼界。
  第三。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以及适应范围,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有关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本概念的研究与认识。例如,力的概念就是在研究物体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的,质量的概念就是在研究作用于一切物体的大小不同的力与相对应的加速度比值恒定之中形成的,压强的概念也是在研究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的比值中形成的。
  
  教师对概念的教学,并不是要学生在黑板上抄定义,背定义,或者把物理概念的重点摆在要学生单纯做题目,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使学生对相邻的一些概念模糊不清,从而感到物理枯燥无味,越学越难。所以有了上面三点的准备,教师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可以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一些比较直观的实验或例子,比如在声源概念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用音锤敲音叉的音股,学生确实听到了音叉发出的声音,但为了说明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仅凭肉眼观察,现象并不很明显,那我们可以用一个轻质小球,靠近音叉,发现小球被弹开,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很快地掌握了声源的概念。
  其次,让学生自己在已有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抽象的物理意义,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类等。比如,引入速度概念时所举的实例,各物体的形态千差万别,学生怎样比较呢?可以把它们都质点化,才可以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
  再者,把物体概念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它的计算公式、单位。比如,在单摆周期公式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实验中具体测出几组数据,如T,l,g,然后学生归纳得到r公式,单摆的周期只与l,g有关,而与摆球质量、摆幅大小无关。
  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上面简单谈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及教学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不断摸索、创新,使物理概念的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