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情感体
2010-12-31谢晓红
新课程·上旬 2010年11期
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意义学习和自身经验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情感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创造了更多的兴奋点和一些让学生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学,这样学生在课上就能够很“愿意”很自然地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够轻松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一、体育教学应让学生体验到快乐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如果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孩子们无论是在体育课上,还是在课间,他们都是喜欢奔跑逐跃的。每一个孩子都热爱运动,关键在于在体育教学中让他得以“动”起来的内容是否符合他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当他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得以表现,他就会获得一种愉悦、一种满足,从而会更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说,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一直比较偏重竞技化,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的是给学生灌输整套的竞技战术内容,我们希望所有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的运动项目内容,我们期望将所有的学生最好都培养成“运动全才”。尽管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却背离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只有极少数的“精英”可能会与我们的愿望相符,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受挫,尝不到学习的收获和乐趣。无法感受到快乐的体验。“繁、难、偏、旧”的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体育教学和过于简单的“低龄化、幼稚化”的体育教学使学生无法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克伯屈所说的:“学习太容易是一种危险。”教学难度系数太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易涣散注意力,从而放松警惕,诱发伤害事故;难度系数太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又会望而却步,丧失信心,无法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情趣。当学生运动时感到了快乐,体育运动就成了乐趣,当他体验不到快乐时,体育运动对他而言可能就成了负担,甚至可能使其逃避。
二、体育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
体育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突出它的丰富性,不断贴近学生个体的需要。首先,生命化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课堂与生活的交汇。体育产生于人们改造自然生活的活动之中,其教学内容既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现代社会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已不是传授给学生死的知识与技能,满足学生生存的必须,而是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要使学生学会一两项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可以实用的技术技能,来实现其生命的完善与发展。
三、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对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喜好,若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组织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前提就是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要,首先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差异在哪里?然后根据其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的需要不同,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性也不同。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为了使每个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得到满足,可以把学生的需要大体分为几大类,根据其需要的层次,把教学内容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内容简单,技术技能含量低的划为一层;动作难度大,技术复杂的划为一层;力量小、节奏弱的划为一层;协调性、灵活性高、速度快、节奏性强的划为一层……在教学中学生可根据个体需要自行选择,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能力得以展现的地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身心健康需要和精神需要。能够满足学生当前个体心理需要的教学,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就强,不能满足学生当前个体需要的教学,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作用就弱,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对学生的教学需要层次进行调整,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参与体育教学都有较高的积极性。
四、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组织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不能把教育者的意志等同于被教育者的意志,不能把教师的认识规律等同于学生的认识规律,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需要以及兴趣、个性。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在目标的选择上,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侧重,其实就是选择与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认知水平相吻合的体育教学内容。组织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还意味着要给予学生生命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有思维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选择他喜欢的老师,他喜欢的教学内容,有表达自己意愿、争辩的权力,他应该知道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来学,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进行独立思考,能自己去寻找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结 语
在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课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强调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大华家池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