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心灵放飞在教材的上空

2010-12-31王婧

新课程·上旬 2010年11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步入,人类社会打开了全新的进取局面,新世纪国力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表现为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能力的竞争,这个前提决定了创新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这种高素质人才,致力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为此。本文结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规律和新课标的要求,对其进行—些初步的探索。传统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往往有太多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不罢休的引导,这往往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撬动地球。”“给我一个空间。我要放飞心灵。”在教学中,要想找到这个“支点”,翘起学生心灵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从下述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放飞自由的心灵。冲破教材的樊笼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冲破思想束缚。因为,在旧思想的左右下,就谈不上创新,心灵也无法飞翔。例如,狐假虎威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我们一直把狐狸定位在狡猾、奸钻的地位,用一种有色眼光来看待狐狸,把其作为反面角色。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评价也是如此,对狐狸的批评是一筐又一筐。而狐狸的做法真的就是一无是处了吗?我在班里首先搞了个民意测验,结果47人中,只有3人是赞同狐狸的,而其他44人对狐狸持的是反对意见。接着,在我的鼓励下,班级里掀起了一场辩论赛。反对狐狸的同学主要是认为狐狸撒谎是错误的;赞同狐狸的同学则认为狐狸虽然撒谎,但是为了在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性命,是聪明的做法。双方的口舌之争很让我高兴,寓言和童话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想象,拓展我们的思维。有些事或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就如狐狸一样,我们可以说它很狡猾,但换一个角度想它也很聪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才谈得上教材体验的多元性,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也才有创新的可能。因此,不管学生的辩论结果如何,他们的思维定式已经受到了挑战,他们已经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想,辩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二、放飞自由的心灵,必须把握教学的契机,从外面的世界打开心灵的窗口
  
   学生的思想是个万花筒,他们的世界比成人精彩,有时甚至是成人所无法想象的,或者以我们的观点来说是错误的。然而,错误中不乏宝藏。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就谈不上心灵的飞翔,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在避免错误的同时,必将丢失宝藏。例如,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时候,我把诗写在黑板上,反复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体会,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你最后一句的标点加错了。”我吃了一惊,连忙翻书对照。我的标点符号没错呀!我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捣乱。对此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理睬,接着往下上。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我问了一句:“那么你认为这儿应该是什么号呀?”他小声地说:“我认为这儿应该是感叹号。”我忙问:“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见了我的笑容和鼓励,于是大胆地说:“诗人想起夜里的风雨,为那么多花儿的凋落感到难过,感情非常强烈,所以应该用感叹号。”“好,老师现在就把它改成感叹号。你能为大家读读吗?”其读了起来,果然是沉郁顿挫。无限伤感,同学们也都纷纷赞同他的提法。在他的带动下,又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儿应该加的是问号,理由是对春雨、春风的提问。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一时,教室里众说纷纭,各人坚持自己的看法。我没有强制学生服从哪—个观点,而是把三个句子都写在黑板上,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比较并分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终于有了自己的体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加感叹号的时候。诗人的感情色彩太浓,可以说是很伤心。当加问号的时候,诗中的感情色彩较淡。体现不了诗人惜春的情怀。
  为了使现代化教育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规律,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在语文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把目光盯在教材里,而是看向教材引领的社会空间。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中得到很好的激发和培养。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对坡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