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
2010-12-31郭金霞
新课程·上旬 2010年11期
摘要:进入新课程以来,“活动性”成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本文试从开展活动的时代要求、基本要素、实施策略等诸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活动性
一、“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潜能和个性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活动。
本课程的“活动性”则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问题性知识、情感性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和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为特征,以学生自觉感受、体验、感悟为途径,以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它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保持的相对被动的“接受”关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即使课堂信息不断拓展延伸,又使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以外显的活动促使内隐的认知、情感、能力协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从而实现道德的内化。这是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活动”是新时代对品德教育的客观要求
纵观我国以往的品德教育,教师习惯于简单的灌输和传授,总是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学生则是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情感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学始终处于高耗低效状态。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一个根本的标志就是看学生是否实现了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要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的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从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动机,即通常所说的入耳、入脑、入心。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实践中让儿童动脑、动手,在活动实践中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大量研究也表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性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
《品德与生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等四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了活动性,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则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活动来实现。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多种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结合实际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活动”的几个要素
(一)情境“活动”的基础。
《品德与生活》的“ydq/vNNUlaA8XQJsypl3jq1lhMIFYNefo34grdNEhV4=活动”打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格局,采用讲故事、听歌曲、看录相、角色游戏、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这种“以情入境”的形式,贵在一个“情”字,即以优化的情境因素,有机地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感到美好、亲切、喜爱的环境氛围,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一种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让学生愉悦地感受、体会、思考和认识,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自主——“活动”的内涵。
《品德与生活》的活动,只有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体验,才能取得成效。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开展诸如小调查、小咨询、小考察、小采访、小报告、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自主选择、自动探索、自我发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实践——“活动”的本质。
把学生的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是本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多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更要意识到:
1.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实践,有实践就是有进步;
2. 尊重学生的实践结果,有创新就是有收获;
3. 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过程,有经历就是有价值;
4. 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有显露就是有发展;
5. 帮助学生完善自主评价,有肯定就是有成功;
四、《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实施策略
(一)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体意识。
有人说:“兴趣有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形式,而活动则最为儿童所喜闻乐见。教师应创设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让他感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有些抽象的道德概念一时很难被学生理解和内化,但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吸引学生。例如,—位教师在讲述《认识好朋友》一课时,利用儿童喜欢的动画片形象导人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好,大家认识我吗,我是天线宝宝,……”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立即回答“拉拉和丁丁”,这样引人入胜的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情绪高涨,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活动激励学生参与,突出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多种活动。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媒体和方法,一定要确保学生直接与被传送的新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亲自体验、感受教学内容,领悟道德观念,让他们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设计了一项争获“自理奖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钉纽扣、穿衣服、整理书包比赛,让学生享受劳动带来的喜悦。鼓励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学会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情感体验,人人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不仅强化、巩固了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用道德观念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亲自体验、主动探究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因为很多成果要依靠集体智慧来完成。可以说,能够与人合作是当今社会人们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现代人最基本的四种学习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一项特别强调的基础能力。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交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游戏或角色扮演往往是本课程的活动形式,学生在彩排、演练时需要分工合作,各尽其责,紧密团结。汇报表演时更需要人人努力,发挥最佳水平。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培养。有了合作精神,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教师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