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汉武帝时期经学思想的变化”

2010-12-31黄淑丽

新课程·上旬 2010年11期

  摘要:探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一些语言表达模糊的课题。以汉武帝时期经学思想的变化为主题,分析思想变化的历史渊源、内容与实质、特点、影响
  关键词:经学;变化;实质
  
  作为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十多年的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自认为教科书中有些确实需要引起同行们注意的内容。在七年级(上)历史(华东师大版本)的《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中汉武帝时期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文化措施是教学重点之一,因此应该详细说明。但是,教科书中只是叙述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弘扬儒学,兴办太学。最初,几个教师都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单纯宣扬儒家思想。就此本^对汉武帝时期的经学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以下是经学思想整个过程和实质。
  
  一、汉武帝时期经学思想变化的历史渊源
  
  (1)社会状况:经过文景之治的治理,西汉社会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然而,由于汉初实行分封制的结果,到文帝、景帝以及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建割据势力,豪强地主连同富商大贾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其实质是坚持中央集权的地域化封建制和坚持带有奴隶制残余的血缘宗亲分封制之间的矛盾。此外,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已有所发展。此时与北方匈奴的民族矛盾也已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2)儒学的变化:自秦始皇打击后,儒学在消沉的同时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放弃了许多旧的成见,如等级分封。董仲舒于是对儒学进行改造,淡化甚至摒弃了以仁德为核心的民本观,而以阴阳五行为构架,广泛吸取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这样构筑了—个能够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新儒学体系。经过汉儒的改造,儒术与武帝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逐渐相适应。
  (3)思想活跃:西汉前期学术上占主要地位的是黄老思想,统治者以此为指导制定了修养生息政策,但儒家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刘邦本人也逐渐重视儒家思想,惠帝是位“宽仁之主”,文帝时,“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并开始征用文学之士为官;景帝时虽不任儒者,但儒学在民间流传,为武帝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
  到汉武帝时代,经过70多年的休养生息,民生凋敝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繁荣富强的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因此,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方针政策已不适应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者的需要,思想上的统一也成为迫切要求。
  
  二、分析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内容与实质
  
  董仲舒经学巨著《春秋繁露》,并上《天人三策》的三种论述。
  (1)“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鼓吹“天人感应”说。他宣扬宇宙万物都是“天”所生,天是“万物之祖”、“百神之君”,而且“天亦人之曾祖父”。这即是说,天不但是万事万物的祖先,而且人也是天生的。所以,人的形体精神现象都是由天派生出来,而且人也是天生的。他说:“首奔而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万物也。”因此。天同人一样也有感情变化,即“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他还作了荒谬而又繁琐的比附,认为天有十二月,故人体有十二大骨节,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三百六十六个小骨节(实际人体仅有二百零六块大小骨骼)。结论是“天人一也”,天和人一体相连相互对应的。以此为据,他宣传为皇帝的权力,并非人力而是天命决定的,即所谓的“君权神授”说。他说:“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提出君权神授说的目的就是要在人间树立一个绝对的王权。他解释道:“王”字的三画代表天、地、人,一竖是贯通天地人。只有王才能通天地人,所以“《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道”;并提出“天子受命于天子”,主涨“大一统”,以“强干弱支”、“大本小末”作为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原则。可见,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春秋繁露》带有浓厚的目的论倾向。
  (2)人性论
  在人性论问题上,《春秋繁露》首先把人性问题同天人感应问题结合在一起。他说:“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身之性情,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椎,与天道一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性三品的理论。即把人性分为圣人、中民和斗筲三类:“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董氏的本旨在于教民成性,这里作为教化对象的中民,是包括统治阶级的广大成员的。斗筲者为少数为少数极恶之徒,经过教育也不能转化为善,只好存而不论,故称其“不可以名性”。圣人先天即善,也是极少数,也不能作为一般人性的代表,故也称其“不可以名性”,但又必得树立一个理想化的善性作为教民的标准,树立一个人格化的善性作为教民的主体,故虽不可以名性。却不能存而不论。可见,从根本上说,这种等级人性论是为“王者”教化民以成性,改善和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
  (3)处理人际关系的论证
  董仲舒从天人感应说出发。建立起一整套神学的道德观。他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是尊贵的,是主要的:阴是卑贱的,是次要的。所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既然不可改变Oolz1UWCTds1QW3xSEJFTw==,那么“三纲”当然也不许可改变。
  为了有效维系“王者三纲”,董氏又把《孟子》中《公孙丑篇》所论“四善端”(仁、义、礼、智)与《滕文公篇》所论五伦之一“朋友有信”合并起来,提出“五常之道”。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五者所当修饬也所谓常,即人际关系中恒常发挥作用的伦理准则。三纲五常这些基本纲领道德范畴,经过董氏的改造,成为维系封建名教秩序的最重要的恩想武器。同时,把儒家严格等级名分的礼治主张,同法家君权至上,君主绝对独裁的主张结合起来,加上仁义礼智信,融为一种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大一统的政治理论。
  
  三、经学思想变化的特点
  
  汉武帝之前经学只是对古代历史材料的整理,政治上要求复古,效法古代社会制度,并将其理想化。学术上注重对经文考,释,在辨识和解释先秦文字的歧异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董仲舒虽建议罢黜百家,但他的儒家思想也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的学说。所以说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思想,实际上是被改造了的儒学思想。儒学思想,已经由原来的“民本”变成“尊君”思想;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主义为主变成“神学”主宰一切;它成为以儒家为主体的先秦诸子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综合。他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学术上把各派学说,尤其是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迷信学说大量揉合到儒学中去,使儒家思想神学化,更紧密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四、经学思想变化的影响
  
  在当时,最直接、最恶劣的文化后果便是诱导了谶纬神学的怪胎出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其实,从汉武帝后来大荒唐言行分析,与其说是汉武帝欣赏独尊儒术的理论,不如说是他对其中的阴阳灾异之变的呓语感兴趣。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十分精辟地指出:秦始皇的政治思想是不准人民读书,董仲舒则是只准人民读一种书。二者都是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都是要钳万民之口!从此,打着儒学旗号实为谶纬神学的封建专制理论被系统化,其纲常伦理成为束缚中国人民的无形的却是最残忍的枷锁,桎梏着千千万万炎黄子孙大聪明才智,摧残着他们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从此,儒学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第3期
  [2]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中国通史
  [3]中学历史教学2009第11期
  [4]赵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简史
  
  作者单位: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