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供求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2010-12-31武俊梅
武俊梅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浙江 温州 325035)
近年来,外语已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技能,未来外语人才市场的变化,将延续现在外语人才市场已经呈现出的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外语人才由早期的短缺逐渐向相对过剩转变,这一趋势是与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相一致的,并且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由高级、涉外单位向一般单位转变,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人才的就业范围将越来越宽;三是就业单位的外语人才需求由单一外语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单纯翻译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但要求高水平外语技能的单位会越来越多,外语技能也将成为许多公司职务提升,甚至一些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提干的重要条件。
1 外语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分析
外语人才市场的变化是由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动态平衡决定的。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变化决定了外语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这种变化既有阶段性,也呈现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外语人才市场变化的阶段性需求和供给的阶段性变化保持着一致,总的趋势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1.1 卖方市场阶段
这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延续到80年代中期。由于各地逐步实行改革开放,短期内出现了对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外语人才的培训周期较长,加上招生计划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等所需的额外时间,这一切导致了供给的滞后。这一阶段需求的短期增长与供给的滞后,使外语人才市场出现卖方市场的特点。当时的人才市场情况是短期内需求外语人才的单位从无到有,快速增长,而外语专业学生培养却少而缓慢,因此外语专业毕业生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1.2 大致平衡阶段
进入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等院校开设的外语专业越来越多,各个学校外语专业招生的人数也不断增长,基本上满足了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使供给逐渐跟上了需求的步伐,卖方市场的特点在本阶段的后期逐渐淡化。使整个外语人才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基本上呈现出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3年左右,即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走入就业市场。
1.3 买方市场阶段
2003年,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外语人才市场的基本平衡被打破,主要是供给过多造成的,而不是需求的原因。外语人才供给的爆炸性增长,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外语专业的增加以及外语专业招生数量的增加,其它渠道的外语人才也开始大量进入外语人才市场。这些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得许多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也完全可以胜任过去由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二是大量留学生开始从海外归来,他们的主要竞争优势,就是外语水平,从而也大量挤占了外语人才的就业岗位,极大地加剧了外语人才买方市场的形成。
2 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2.1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根据市场需求发生的变化,将原来的外语专业调整为商务外语专业,同时,要逐步改变以往外语专业单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坚持外语专业教学本位的基础上,注重体现外语与商务相结合的特色。在培养既懂外语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积极大胆的尝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在教学方面,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效果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此外,学院也要在个别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调整,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这样既放下了个别同学的思想包袱,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2.2 加强就业系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择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有了深入的改革,而高校毕业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竞争意识、择业视野等各个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我们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思想教育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方针政策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方略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始终。通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使毕业生走上既满足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施展才华的工作岗位。学院教育毕业生首先要正确了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人才需求情况。由于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在毕业生的聘用和录用上需求量较大,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要求较高。学应院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就业实习、观摩、参观等多种形式让毕业生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同时还教育学生在寒暑假时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乡村。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毕业生在现实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3 实施就业专业指导,促进学生成功就业
高校要指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思政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为毕业班学生全面宣传、讲解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以及学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有关规定,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提供给毕业生尽可能准确的信息,指导毕业生认真分析就业信息、选择就业目标,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选择好自己的成才之路。此外,高校还要在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相关环节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一是就业信息指导,高校要广泛收集并整理发布社会需要人才的信息供学生择业参考,同时还应积极组织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求职心理指导,高校要针对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急躁盲动、临阵怯场等心理症状,给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心理指导,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增强和提高;三是求职准备和择业技巧的指导,高校要实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要贯彻始终,特别是在每届毕业生开始求职之前都要召开就业实习动员大会,指导毕业生如何撰写简历和求职信,学会推销自己,参加面试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择业技巧训练,提高他们求职的水平,使其能成功就业。
[1]孙力,培养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复合人才的教学新模式,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范晓迪,关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河南科技,2005,(8)
[3]文秋芳,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