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非先生的书与画

2010-12-30曹双巧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0年12期
关键词:西陵悟性笔墨

曹双巧

看过申先生的作品都说他的字和画有特点,书法家海生不止一次的向我推介,并拿来申先生的作品让我看,我看后眼前顿时一亮。在中国书画人群中缺少的就是个性。从申先生的作品中我看到了这种个性。他的画,既有八大山人的浪漫,又有齐白石、吴昌硕等近代大家的风骨。笔墨用得非常鲜活,构图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构图,不仅考虑到以景物和笔墨取势,还把色块使用充分运用到构图理念当中,往往在破中取立,在复杂中取谐调,认真去体会,其中的学问真的不小呢。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点申先生做到了。从先生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的钟爱。你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他为了画荷花,竟然早晚都跑到公园的荷塘边,如醉如痴地静坐在池塘边,观看荷花的姿态,体味荷花的精神。由此,他知道,原来晚上的荷花和白日的荷花的姿態是不同的。于是,他根据自己的感觉,回到画室挥毫画了一幅《夜荷》,画面上两朵莲花含羞而立,像是一对情侣在相互诉说,又如一对仙女面对尘世而思索。申先生去清西陵,顿时被西陵的古松柏所震慑。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不是帝王陵墓的壮伟,而是那些古松的苍劲。虽然我无法看到他们的年轮,但是,它们的风姿和表情,分明记载了它们面对岁月的坚定信念和做出的每一份承诺。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在这些松的面前,都是渺小的。它们才是当之无愧的君子和伟丈夫。从西陵回来,一直在感念它们。在我眼里,它们就像一位位长者,我敬之、仰之。”正因为他对那些松有了精神上的通会,所以他画的《西陵古松》,既饱经沧桑又婀娜多姿,如龙如仙,神采奕奕。

随着个人修养的提升和艺术取向的调整,他把梅、兰、竹、菊、松、石等作为自己绘画的主要题材。正如他所说:画君子,可以养性情。他为自己取斋号“三清堂”,即心清、茶清、笔墨清,实为其人品和情操的写照。

在中国书画界有很多人认为:书画家一是刻苦的钻研艺术,二是悟性。我看悟性很重要。从申先生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对书法和绘画的悟性是超凡的,所以他的书画能走到今天,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书画同源。申先生的绘画得益于他的书法。他从十一岁开始便在父亲的指导下临习书法。他的书法从颜鲁公《多宝塔》入手,后又对《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进行了深入的研习。他广泛涉猎古今书帖,对二王、钟繇、李邕、张旭、怀素、黄庭坚、祝枝山、黄道周、傅山、郑板桥、何绍基、康有为,以及现代的沈尹默、舒同等大家书法均有深入的研习。他既可以挥写斗大的榜书,又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正是基于深厚的书法功底,使得他的绘画下笔大气,见笔墨、有气韵。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申先生的书画还得益于他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以读书、写作为乐,其勤奋足令我辈仰止。打开他的博客,顿时给人以古朴的气息。他的随笔《学禅笔记》、《论语心得》系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修身养性持有的独到见解。比如他在《学禅笔记》里说:“盲者虽然没视力,却可以在黑暗里行走自如。因为他是在用心行走。而没有失去视力的人,却忽视了心的存在,眼与心分离(离心离德),他的眼睛反而成为骗子,误导他走向歧途。可见,真正的黑暗源自不用心。”看到的是理性;“贼偷其菜,他反以德相报,非有佛心者,不可为也。大爱无敌。”看到了大爱;再比如《歪评论语之颜渊》:“非用中正之路,否则不可施行礼,不可通至仁。我心正,谁人敢不正视我呢?我行端,谁人可以说我不是君子呢?做我,拿出我的样子,必能立于世。”看到的是自我正心的铿锵誓言。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语言很质朴,又很深邃。就像对你铺开一幅幅画卷,而人生理念,生命激情和人生感悟尽在其中。先生立品立心,注重修养,不媚俗,不迎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在事务繁杂之余,拔冗抽身潜心艺术之外,读书、思索,实属难得。

祝申先生在书画事业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明媚春天。

猜你喜欢

西陵悟性笔墨
悟性
清泰陵卜建影响西陵寺庙布局考析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
处理土地权属纠纷要讲『 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