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人如何冷观“中国制造”
2010-12-29王立伟刘琼
中国市场 2010年17期
一个名为《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的文章在互联网上被铺天盖地地转载于博客上。
“事实上,这篇文章中所提及的‘一个日本商人’,确切地说应该是日本商人群像。”博主孔健坦诚说,文中的主人公其实是个虚拟人物。
孔健是位于东京一家日文刊物《中国巨龙新闻》的总编。过去的五六年问,孔健和他的同事在与日本商人的接触中,发现那些与中国有着密切商业往来的日本商人,开始用一种异常冷静、客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于是他萌发了_上述创作。
虚拟的“日本商人”
“日本商人群体对于中国‘世界工厂’的思考给我们很大触动,我们—直在想怎么把它集中起来,后来就想到刻画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孔健表示。
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用冷静的笔触、人性化的视角,讨论了五个问题: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没有规模化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
主人公用一种近乎沉痛的语气说:“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r-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能是一个初级产品加工基地,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
在结尾处,他非常谦逊地说,自己的话“很不好听”,但中国有句话可以形容他此刻的想法,“良药苦口利于病”。
不难看出,这个“日本商人”迅速在中国网民中被认同,原因在于他能够客观中立地思考“世界工厂”的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工人的处境,这让这个虚拟人物赢得了网民的尊敬。
日商看“世界工厂”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在中文网站被广泛转载,还有一个现实的背景,即中国正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在上述“日本商人”眼中,中国很多工厂之间相互“掐得厉害”、很难形成产业链,认为“中国有世界上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能造出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
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媒体人士广冈纯认为,中国应该超越模仿的阶段,这样就能逐步摆脱“世界工厂”的名声。
事实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也曾经历过低成本制造、模仿之路。
到20世纪80年代,按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桥本泰昭的说法,“日本进入对欧洲以及美国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模仿的阶段,汽车行业、电脑行业、消费品行业、通信产品行业都是如此。”
广冈纯告诉记者,那时日本的专利都是对他人的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的。日本人的优点就是能把一个东西设计得更加细致、更加巧妙,比如索尼的产品就被设计得外观更加时尚、使用更加方便,而且日本企业还努力降低成本,占领大众市场。
“经历过这个模仿拆解和改进的阶段后,当然也加上政府的支持,日本一批制造业公司如索尼、日立、松下、丰田、本田等逐渐壮大。”广冈纯说,当时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日本占了29%。精密仪器和质量控制都是日本制造的强项。当时日本GDP的49%来自于制造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整篇文章中,“日本商人”对中国的工人充满了同情心。
“精神是伟大的,肉体是痛苦的。”主人公说,“工人用超负荷的工作甚至是血汗,来换取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这是值得反思的。”
广冈纯告诉记者,日本经济起飞时期,也有大量的日本农民拥向东京、大阪。那时候的日本工人,工资待遇很低,经常加班,工作环境也不太好。
据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助理吉井文吾介绍,日本工人后来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一方面是政府出台了保护劳动者的系列法律,另一方面工会也开始起到作用。(来源:第一财经日报03月31日编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