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中的钻石巨头
2010-12-29理查德.沃奇曼
中国市场 2010年7期
经济衰退让钻石行业也遭受重创,过去一年中,钻石价格下跌了1/3,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总部位于南非的戴比尔斯公司了。分析师评估,该公司将会因为2009年的销量严重下滑而减产大约50%——这次销量的下滑可算是大多数人记忆中最严重的一次了。
在2009年初,戴比尔斯关闭了旗下在博茨瓦纳的四家矿场——因为从他们那里购买裸钻再将之切割、打磨并卖给零售商的独立钻石工厂无法从银行那里获得信用贷款。戴比尔斯的员工队伍因此缩减了23%,在12个月的时间里,从原来的20500人减少到了不足16000人,数千名矿工因此成为冗员。
2009年第一季度,戴比尔斯的利润下跌了99%到只有300万美元,外债则高达35亿美元,因此在2010年3月10日之前,他们必须为债务融资15亿美元——但是目前得知,借款人要求以惩罚性利率作为这笔重组业务的代价。
多年以来,戴比尔斯就代表着钻石行业,因为它的产量占世界钻石产量的90%。但是,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企业也进入了这个市场,使得戴比尔斯的优势地位已不如从前。而来自欧盟和美国的反垄断机构又通过限制戴比尔斯代其他钻石生产商进行销售的权利来限制它对定价和供应的控制能力。
在南非,随着15年前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束,该公司为了规避由此带来的种种政治动荡,一方面减少了在当地的投资,另一方面着手拓展海外投资。当时,根据南非国民大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学成于哈罗公校(Harrow)的戴比尔斯主席尼奇·奥本海默被迫将公司26%的股权卖给了一个黑人授权组织。
和其他企业一样,戴比尔斯考虑到多变的现实,将其在南非的所有业务都聚集于一家叫作戴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的企业当中,同时将资本外移。但它仍然是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商,占据40%产量的它仍然不容小觑。它在诸如伦敦和纽约等世界各地的首府拥有商店,并且还运作着一个用以提升钻石需求的环球营销网络。在其网页上的宣言是如此激情四射而令人无法抗拒:“千万年来,钻石都以其美丽与罕有而受人珍视,以其璀璨光芒而使我们着迷。钻石不但是力量与灵感的象征,它还是爱的信物,标志着我们对未来希望的个人表达。”
但是,消费者们已经对钻石失去胃口了,这暗示出的问题可就严重了。大约有90%的裸钻在打磨后最终都是被普通顾客买走的,而裸钻的工业应用所占比例其实相对较小。
戴比尔斯为了支撑价格回升,大幅削减了其产量——在第一季度产量下降了91%到110万克拉。而现在,随着最坏的时候似乎已经过去了,许多的矿又重新开采了,但是,戴比尔斯仍然未能逃过衰退吹来的阵阵寒风。在消化了世界过半钻石的美国,零售商们仍受到严重打击。蒂芙尼(Tiffany)的利润下降了75%,同时全美有1000家珠宝商关门大吉。美国经济的宏观面也不那么令人鼓舞:美国失业率可能要到2011年才达到顶峰,房屋止赎量则可能要到2010年才到峰值。
美国需求的严重下跌在彼岸印度引起了回响,那里有数千名供职于钻石打磨工场的工人因此失业。在印度的吉拉特邦,切割和打磨的钻石有60%都是售往美国的,而该邦加工量占了世界钻石加工产业的三分之二。
为此,戴比尔斯不得不为自己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最近,它发起了一场全球推广活动,希望说服投资者们相信,钻石可以替代黄金成为安全的投资品。但是分析师和投资者认为,钻石市场的封闭特性让它们无法像黄金那么吸引。
矿业分析师Brock Salier来自总部位于伦敦的资源投资银行Ambrian,他承认。货币市场和产权投资市场的不确定性激发了“对价值数亿美元且可藏在容室中”的东西的需求,例如钻石就是其中一种。但他警告道,投资钻石比投资金条冒险得多。因为钻石只能通过拍卖和私人投标来进行交易,因而没有公开的市场价格,也没有投资工具可用以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
尽管在过去两个月中裸钻的价格有所回升,但RBC Capital Markets的钻石分析师Des Kilalea估计,“2010年仍然不轻松,因为钻石行业和别的大部分行业类似,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全球经济状况的左右”。(摘自:英国《卫报》2009年12月6日编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