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绿色经济衰退

2010-12-29

中国市场 2010年7期

  英国石油公司(BP)在2000年打出的宣传口号“越过石油”令人难忘,该口号将公司名字和其光明清洁的未来联系在了一起,而眼下的结果却令人惋惜。尽管公司坚称可再生能源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并未改变,但也承认对其投资额将从2008年的14亿美元下降至今年的5~10亿美元。公司正在出售部分可再生能源的资产,其中包括印度的三座风力发电站,并已削减了在美国和西班牙的太阳能电池的产能。
  同样对可再生能源压过大宝的壳牌石油公司则承认其策略有变。今年早些时候时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谈到风能、太阳能和氢时表示:“我不希望这些业务在壳牌大幅增长。”他说,对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投资将关注生物燃料。今年5月辞职的前壳牌公司油气与能源部负责人Linda Cook称,风能与太阳能“在与新的组合项目争取投资机会的竞争中步履蹒跚。”
  尽管政要们大会小会开个不停,力促世界奔向绿色未来,但投资者们已和绿色能源渐行渐远。对一个商人而言,只要看一看2009年5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商业峰会的出席人员,一切就在不言之中。谈判成员中是有大批政要,但观众只是些跟屁虫——记者、公关人员之类,根本没有认真谈判的代表。
  清洁能源工业在信用紧缩中受害尤甚。很明显,可再生能源的运营成本很低,但是前期投入很高。“一旦项目失去了资金支持,就会出问题。”汇丰银行选择性能源资本研究室主任Robert Clover指出,一些银行正遭受最严重的危机,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雷曼兄弟、华盛顿互惠银行和富通,他们同时也是清洁能源最大的资金来源。随着向发电机输送的资金源的枯竭,设备制造商的订单也是每况愈下。据Clover估计,2009年来自风力涡轮机制造商的订单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5%~60%。
  但问题不只是资金短缺和成本问题。过去3年以来,公众对于全球变暖的了解大大加深,但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承诺令人怀疑。他们考虑更多的仍是家人的健康,而不是地球,没几个人愿意为绿色产品额外付费。比如英国航空公司就在过去四年里提供碳补偿项目,发现只有3%左右的顾客会购买。
  缺少了消费者方面的动力,政府就应该对企业施压。这也是京都议定书的思想,即致力于让各国接受一个附带时间表的有约束力的目标,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这一条约将世界分成需要减排的发达国家和无需减排的发展中国家。富国一旦批准,就必须相对自己挑选的某年(通常是1990年)的排放水平减排一个固定的百分比——英国是12.5%,日本和加拿大是6%,诸如此类。要点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应提出适当政策,发出价格信号,将投资从高污染工业向清洁工业部门转移。
  自从1997年条约签署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上升了20%,计划明显没有那么奏效。原因有三:第一,富国已把一些高污染工业输出到发展中国家。钢铁、水泥、汽车、冰箱、计算机、烤面包机、水壶以及所有现代生活的随身用品,生产这些产品曾在发达国家造成污染,而现在的产地都设在了不限排放量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并部分导致了这些国家的排放量的增长。
  第二,当京都议定书签署时,世界最大的排放国美国并未批准该条约。大排量国家中,人均排污量最大的澳大利亚在两年前才刚刚批准条约。这也许确实该隆那些政府而不是条约本身,但一个连最重要的一群人都没有加入的条约,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条约。
  第三,一些国家并未做到所承诺的减排。2007年,加拿大的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高出29%,西班牙则高出57%。但这些国家不必担心目标问题,这还多亏了前苏联国家。他们的高污染工业在1990年代陷于崩溃,手中有大量的碳信用额度,可以非常廉价地购买。那些排放量可能达不到京都议定书所定目标的国家,只要去买在工业上的所谓“俄国热气”就行了。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所定目标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对那些毫无意义的信用的胃口正越来越大。
  英国貌似履行了减排义务,但这更多地并不是政策得当的结果,而是因为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1980年代对煤炭行业充满敌意,而大力推行的“燃气突进”政策。那种既高效有力、又让各方满意的政策现在看来遍地难寻。(摘自:《经济学家》2009年12月30日编译:何乐)
  点评:现在,许多失去政府补贴的各国生产商们都开始艰难度日。乐观主义者可能会说,这些新兴工业在其最初的成长阶段需要政府对其提供特殊保护。然而,随着资金密集型产业获得信贷的难度日益增长,该观点也将面临严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