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

2010-12-29

中国市场 2010年7期

  题目中的这一个悬念成了2010新年日本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从朝日电视台2009年12月30日的深夜讨论节目,到NHK电视台的1月2日的焦点访谈,各路英雄费尽口舌,就是没能讨论着一个道道来。
  “日本人过年,嘴巴里含着生鱼片也在议论中国经济”。乍一听这话有点夸张,但是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引用日本著名电视主持人田原总一郎的话说,“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日本人的神经”。
  那么,到2009年底,中国的GDP到底有没有超过日本?答案是两种,一种说已经超过;另一种说,还差一点点。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增田亮算了一笔账。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估计将达到9%左右,而日本的GDP将出现3~4%的负增长率,两者相差12个百分点。2008年时,中国的GDP总量已经占到日本的93%。如果按照这一个百分比作为计算基准的话,在2009年12月,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
  但是,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朱炎在接受日本新闻网采访时认为,2009年度的中国GDP最多只能算是接近日本,还没有达到超过的水准。朱教授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GDP在2008年时确实只相差10个不到的百分点,如果将这10个百分点换算成日元的话,也只有40万亿日元左右(约3万亿元人民币)。但是,2009年与2008年不同的是,日元与美元的汇率高升了10日元左右,也就是说,日元的资产价值高升了十分2_--。而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动。也就是说,日元的升值部分已经抵消了它的GDP的负增长因素。因此,中国的GDP总量和日本的GDP总量,按照美元计算的话,中国还是没有超过日本,最多占到日本的96%左右。
  面对学界和舆论界对于“中国GDP超过日本”的争论,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倒是十分的坦然。他在2009年11月中旬出席新加坡APEC首脑会议,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时表示:“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是当然的事,用不着大惊小怪。从人口的规模来考虑,超过也是应该的。”鸠山首相又表示:“一个国家只要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就是合理的。我对日本的未来没有悲观,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对“中国GDP超过日本”论作出的回应,而且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回应。鸠山首相认为,中国GDP超越日本,将给日本带来一种新的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日本经济要积极融入到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中华经济圈内,日本经济就会有更强劲的发展。
  对于鸠山首相的这一观点,日本野村证券研究员中村拓夫表示,“中国GDP超过日本”,其象征的意义远远多于现实的意义。对于日本人来说,终于感觉到了自己的落后;对于中国人来说,终于拥有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荣誉。因此,鸠山首相说的很有道理,超过是必然的,问题是超过了并不会损害日本的利益。事实上,“中国GDP超过日本”,超过的只是总量,而不是平均。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2008年,日本的人均GDP达到4万2480美元的话,中国人均仅仅只有3260美元。“中国要在人均GDP的占有额上赶超日本,还是需要相当一段路要走。”中村研究员的话,说的客气又实际。
  (摘自:日本新闻网2009年1月4日编译:何乐)
  点评:仔细分析一下,当中国人喜气洋洋地感觉到自己的GDP已经超过日本,哪怕是正在接近的时候,依然会发现,两国的“软差距”其实很大。
  大在哪里?在日本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朱炎教授说了四个字“安全安心”。在日本生活,你不用担心水有污染的,蔬菜有毒。你不用担心掏钱买到假贷。你不用担心女孩子一个人深夜回家,会被当成小姐,或遭人流氓。你也不用为过年应该给领导送什么礼操心,也不用担心哪一天房子被房地产开发商敲了一个洞。当然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儿子有一天遭人拐卖,警匪一家开了夜总会。
  日本社会的一切都是按照一个良性有序,法制民主的秩序在运转。所以,即使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还是有许多东西需要向日本学习。要缩短这一种“软差距”估计还需要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