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发展策略研究

2010-12-29吴丽晶闽江学院体育部福建福州3501082

关键词:运动队普通高校教练员

吴丽晶(闽江学院体育部,福建福州,3501082)

宋敏敏(福建农林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发展策略研究

吴丽晶(闽江学院体育部,福建福州,3501082)

宋敏敏(福建农林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35000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福建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使福建高校健美操运动队朝着健康、有序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普通高校;健美操队;发展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参加省第13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30所高校,如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黎明学院、福建职业技术学院等等为主要调查对象,以学校的健美操运动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查阅大量健美操运动书籍及论文。

2.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本文发放健美操教练员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达100%;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8份,有效回收率达95.6%。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请专家对问卷所设问题进行效度检验,平均分值为8.29(10分制)。

(2)专家访谈法。对健美操教练员或体育部负责人进行了面谈,了解开展福建省健美操运动队的多种见解。

3.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一般数理统计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员选材情况

据随机访谈了解到,参加健美操运动队的学生都是出于对健美操的喜爱才进行健美操训练,没有受过竞技健美操、竞技体操或舞蹈等方面的专业化训练。在平时训练期间也少有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训练,一般有高年级师姐师兄带领进行练习。也只有在各种比赛前由教练集中选拔进行专项训练,出现组队较晚的现象。对教练员的访谈了解到,教练对运动员的选拔主要根据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等专项素质和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进行选择。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系统训练,教练员在选拔时出现选材面窄的现象;另一方面原因是运动员流动性比较大。健美操运动员经过几年的大学健美操训练,高年级学生技术水平明显好于低年级学生,但是面临毕业都得离开健美操队,所以运动队经常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教练员情况

教练员是健美操队的主导者。据调查得知,高校的健美操教练主要由高校的健美操教师来担任。在调查的32名教练员中,35岁以下的23名,约占总人数的71.9%,显示出福建省健美操教练员以中、青年为主。青年教师善于吸收新的知识,发展空间非常大。然而教练员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教练员3个,仅占16.67%。男教练员在力量上、难度上较占优势,如此比例只能让福建省的健美操运动在难度和力量上略逊一筹。

如表1所示,在培训方面每年参加健美操裁判员培训次数:每年两次以上4名,占12.5%;从没有的12名,占37.5%。这表明福建省健美操教师的裁判培训和学习少。健美操教师只有通过健美操裁判培训学习,才能了解健美操的最新动态和信息,熟悉健美操的规则及动作编排的要求,拓宽思路积累更多的健美操知识。

表1 健美操教练员培训情况

在访谈中得知,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完全由健美操教师兼任,没有专职教练。他们既要完成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其他的学校体育工作,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更新知识以及提高业务水平,而投入到运动训练中的精力就更有限了,这是教练员训练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在学历、科研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著作、教材等)。大多数教练员都毕业于体育院系,有一定基础理论和训练理论知识,但专项运动训练经历时间短、水平低、缺乏大赛经验,成为制约其能力发挥的瓶颈。

(三)场地设施情况

表2 学生对训练场地设施的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30所高校的调查中有16.7%的学校具有完善设施的室内场地,26.7%的学校只有简单的室内场地,53.3%的学校仅有室外场地,还有3.3%的学校没有一块固定场地;在音响方面,63.3%的学校有录音机,还有36.7%的学校拥有CD和VCD以及多媒体。从表2对学生的调查来看,52.1%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训练场地设施不满意。较好的场地能够保障学生在训练时的自我调整、训练积极性、训练效果及至身心健康。可见福建省高校健美操场地及音响设备不利于健美操队的训练。

(四)运动训练情况

从图1可见,目前运动队训练内容以操化训练以及基本训练为主,难度动作和规则讲解的教学训练明显偏少。可见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运动训练的开展不成熟,大部分高校运动队没有长期的系统训练,平时训练有师兄师姐带队做些基本训练,有比赛任务时再由健美操教师临时组队进行短期的集训。

图1

(五)运动队的经费来源

运动预借经费的支出包括:(1)比赛费用;(2)教练员工资奖金;(3)器材设备费用;(4)工作人员对外宣传以及公关费用等;(5)场地维修费;(6)运动员日常补助等。教练员的工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学校财务支出,另一部分就是日常补助。在调查中得知,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经费来源和运动员补助标准及训练场地,经费紧缺、来源单一,主要是由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其次就是少量的赞助商资助和自筹经费等构成,且金额相当有限。有的学校运动员训练无补助,有的学校是在赛前1个月才有训练补助。如此低的经费,对高校健美操比赛极为不利。如表3所示,47.1%的运动员对学校给予的训练补贴不满意。这也与各个高校对健美操比赛训练的重视度有关。

表3 学生对训练补贴的满意度调查

(六)参加比赛情况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竞赛,通过竞赛可以互相观摩学习。各个高校可以通过每年的校健美操比赛从各个学院中挖掘健美操运动员进行训练,通过校际比赛与其它高校的运动队进行技术、裁判、训练方面的交流。

表4 福建省普通高校举行校内健美操比赛情况

由于各种原因,福建省很少举行健美操比赛,与先进省市高校各种名目繁多的健美操比赛相比福建省大学生比赛更是少得可怜。通过调查得知:只有33.3%的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校内比赛,36.7%的学校没有举行过校内健美操比赛。这与福建省很少举办高校间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增加大规模高校间的健美操比赛交流,才能引起各高校领导的重视,从而促进校内健美操比赛的开展,不断提高和普及福建省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整体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三、福建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发展策略

(一)加大对场地设施的投资力度

场地设施的匮乏已成为当前困扰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各高校领导应加大对场地设施的投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另外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地资源、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来完善目前的场馆设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健身娱乐氛围,促进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的发展。

(二)拓宽经费来源

普通高等学校应在坚持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善于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为健美操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筹措资金。实行多种办队形式,促进学校办队社会化。完善运动队后勤保障体系,逐步加大专项建设资金,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拓展运动队的发展空间,争取外部资金,保证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逐步改善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如练出品牌运动队,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企业资源。要让学校的领导意识到:抓好健美操运动队,使之成为一个品牌,对提高本校的知名度,达到“花小钱办大事”。另外用竞赛机制促使高校每年投入足够的训练经费用于训练,通过省大体协举行一年一度的健美操比赛。有竞赛才有投入,有投入才会提高。运用政策和竞赛机制充分调动大学抓常规训练的积极性,既解决经费问题也有利于福建省健美操水平的提高。

(三)经常组织些高校间的健美操比赛,促进彼此的交流与进步

运动竞赛是检验平时训练效果的方法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以及巩固提高技术动作的良好途径。通过健美操比赛,一方面可以了解该项目的竞赛组织与编排、比赛中运用的规则与裁判法,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全方位的学习契机。另一方面通过比赛,教练员发现问题,总结教学训练经验,加强教练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运动队水平的提高。建议省内增加高校间比赛的次数,最好是一年一赛,以竞赛促进比赛。巩固已形成规模的全省大运会的健美操项目,建立完备的竞赛制度,以竞赛促进成绩、促进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健美操教练员的职后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目前福建省高校的健美操师资队伍薄弱,缺乏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应鼓励和支持健美操教师的职后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大福建省的健美操师资队伍。建议省高校体协、省大学生健美操协会定期举办健美操裁判员培训班,系统地讲授健美操裁判的专业知识,提高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尽快构建一支了解健美操发展动向且有较高业务水平的高校健美操教练员队伍。根据各校师资的实际情况,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吸引优秀教练员到高校执教。对到普通高等学校工作的优秀教练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应享受学校引进特殊人才的相关政策。实行教练员负责制。通过公开竞争上岗制度,责任到人,合理调配教练组成员,提高教练员的学历层次和学术地位。

(五)更新观念,使各级领导及教练员有正确认识

可采取确定普通高校办高水平健美操运动队试点单位,各高校积极组织常年训练队和健美操俱乐部。教育部以及省教委应建立整体管理机构,实行优秀的健美操学生运动员的保养制度,为高校健美操队输送优秀运动员。

(六)提高教学训练科学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科学化训练的新局面是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中一个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普通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综合优势,加强对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如何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有效缩短训练时间,解决普通高等学校健美操运动队建设中“学训矛盾”这一突出问题。同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为体育教学方法与运动训练方法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运动起步较晚,在省内的比赛次数较少。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从2006年才将健美操比赛纳入比赛内容,全省总体水平还不高。在健美操运动员招生、运动队训练与学习、竞赛、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教练员和运动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要使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在新世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入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先进行列,必须改革当前福建省高校健美操竞赛机制,创新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发展策略。建议采取以搞活竞赛、训练科学化来促进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建立教练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提升训练成效;多渠道筹集训练经费,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等,使福建高校健美操运动队朝着健康、有序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杨爱华,李良明.湖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世界,2007(3):58-60.

[2] 王波.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调查[J].体育学刊,2006,6(13):82-86.

[3] 陈为群,方代龙,万宋斌,等.福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8,3(12):69-72.

Study of Strategy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erobics Teams in Fujian Colleges

WU Li-jing,SONG Min-min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analyses basic conditions of aerobics teams in Fujian colleges,then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rder to make teams aerobics in Fujian colleges have a healthy,orderl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llege;aerobics teams;development strategy

G807.4

A

吴丽晶(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运动队普通高校教练员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