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阳言论选辑
2010-12-27
我们的麻烦在于,每次我们都直接从西学的新潮来处理我们的东西,这样做的后果就导致了我们显得没有传统,没有学统。我们在不断地骛新猎奇的时候,其实是被引得摸不着北。
——《访谈:用中国的方式研究中国,用西方的方式研究西方》
中国自由左派与当代自由主义的关系现在可以明确表述如下:自由左派高度重视美国新政自由主义的传统,强调市场经济必须受国家和社会力量的制约和调节;自由左派高度重视当代自由主义对“差异”问题和“杂多文化”问题的讨论,从而在中国语境中明确提出对“现代性”批判反省的课题。
——《中国自由左派的由来》
可以说三十年来向西方学习的幅度根本是五四运动无法相比的,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这是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基础。如果没有第一次思想解放,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规模向西方学习,去重新看西方,那就不可能有我刚才说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
百年来的中国,有四个时刻最全民一致激动人心:第一个时刻是1919年五四运动“外抗强权,内惩国贼”;第二个时刻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三个时刻是1976年打倒四人帮,全民欢庆迎来改革开放;第四个时刻就是2008年4·19运动全球华人怒吼“做人不要CNN”! 4·19运动的意义实际已经超出了五四运动,因为五四运动时候,中国社会和政治毕竟处于最糟糕的时候,4·19运动则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发生的,其意义甚至已经超出了奥运会比赛本身。
——《打开国门,让他们进来》
我觉得,从外面看中国,和从里面看中国,有很大的差异。在里面,你会觉得问题很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从外面看,中国这些年不得了,进步非常大。我觉得这两个看法都有片面性,应该综合一下。其实中国的进步是不能否认的。
——《中国的大学像大车店》
直截了当地说,在改革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后,中国知识文化场域相对自主性的首要问题就在于,必须避免使知识文化场域完全服从于改革的需要,防止知识文化场域成为单纯为改革服务的工具,尤其必须避免以是否有利于改革作为衡量知识文化场域的根本甚至唯一标准和尺度。不然的话,知识文化场域就会纯粹成为改革意识形态的喉舌和工具,失去其自主性。
——《十年来的中国知识场域》
在目前主流论述的支配性影响下,不但海外,而且大陆本身的种种信息似乎都试图让人相信:十多年来大陆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主要来自于私人企业的发展,亦即来自私有化的发展。这不失为一个符合时尚的神话,可惜不是事实。我们宁可相信世界银行以及众多西方学者对中国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相反结论,即:中国经济改革最突出之处恰恰在于它不是得力于私人企业和私有化的发展,而是出乎意料地得力于集体企业和集体所有制,特别是乡镇集体企业之飞跃发展。
——《文化中国与乡土中国》
中国的软实力在于儒家与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含义是,首先,中华的意思就是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的主干是儒家为主来包容道家佛教和其他文化因素的;其次,“人民共和国”的意思表明这共和国不是资本的共和国,而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的共和国,这是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发展中国的软实力,就是要深入发掘儒家与社会主义的深刻含义,这将是我们时代的最伟大课题。
——《关于中国的软实力》
我们今天可以看得出来,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从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表现得非常强势,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毛泽东时代就有很多的讨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这个平等传统更是非常强劲。这在十年以前恐怕不大可能会想到,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当中的一个强势传统。
——《新时代的“通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