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侦破“长城十兄弟”反革命集团的体会(1976)

2010-12-27姜庆刚

天涯 2010年2期
关键词:敌人

侦破“长城十兄弟”反革命集团的体会(1976)

民间语文资料:杂类058号

调查研究 发现线索

部、署、所、股结合党的各项中心任务,依靠职工群众,深入到政治情况复杂,经常出现流言蜚语,屡出事故,长期完不成生产任务的班组和单位,开展敌情调查。山海关机务段保卫股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发现工厂车间机床工孙新华思想反动消极怠工,常看黄色小说,好唱离奇小调,接触人员复杂,有时夜不归宿,形迹可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经查:孙新华1974年初从部队复员,分配到山海关机务段工作。父亲是秦皇岛市武装部代营退休干部,家住秦皇岛。他在山海关、秦皇岛两地结交了一些地痞流氓和思想反动分子,经常一起鬼混,攻击中央领导人,诬蔑社会主义,向往资本主义。他们的语言与敌台相似,并流露要结拜兄弟等等。有笼络势力,组织反革命集团嫌疑,因此,经上级党委批准立案侦察。

排除干扰 端正路线

毛主席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总要有一点情报,没有耳目怎么行呢?”在隐蔽斗争中没有耳目工作,就无法贯彻“长期打算,内线侦察,依靠群众,适时破案”的方针。像“长城十兄弟”这样涉及人员多,活动面广,不易控制的集团案件,没有耳目,光打外围,就摸不清内幕,获取不了罪证。根据“必须与可能”的原则,针对孙新华他们这伙青年人的特点,大胆选择了这个机务段25岁的一个汽车司机作为耳目。因为耳目和孙新华是同时复原(员)到机务段,又在一个班组工作过,两人间关系不错,有接触条件。耳目年龄比孙大,谋略比孙强,斗得过孙。耳目的祖父是老红军,父亲是部队干部,政治基础好,有为我工作的条件,而且曾反映过孙的情况。经教育,耳目表示愿为我工作。

领导亲自动手 教育提高耳目

把这样一个家庭出身好,本人历史清白的青年人选为耳目,给我们指挥运用上提出一个新问题。这类耳目虽然政治上可靠,但还不成熟,弄得不好,容易失掉立场。虽有为我工作的热情,但缺少对敌斗争的知识,容易上当受骗。虽有为我工作的干劲,但容易违反纪律。我们针对这些特点,由领导亲自动手,反复对其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用毛泽东思想提高耳目的政治觉悟,从阶级斗争这个根本上启发耳目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工作的自觉性,收到良好效果。开始耳目在思想上存有怕字,一怕干不好;二怕陷在里边说不清,因而缺乏克敌制胜的决心和勇气。针对这种思想,我们就与段党委书记一起找其谈心,讲清这场斗争的性质,使其明确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工作是一个革命者应尽的职责,调动他对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光荣感。经过教育,耳目明确了思想,提高了勇气,增强了信心,积极主动接触对象,不辞劳苦地利用业余时间奔波于山海关、秦皇岛之间。他常和孙一起看电影,有时到孙家串门。孙也有时到他处做客,赶上饭时也一起吃点、喝点,这样就迎合了孙“讲义气”的特点,使孙感到耳目慷慨大方,够意思,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孙逐渐向耳目流露一些不满现实的言论。一次孙和耳目一起吃饭,谈论起中苏关系时,孙说:“咱们说人家是修正主义,人家说咱们是修正主义,我看人家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呢!咱们算啥社会主义,吃啥没啥,什么东西也没有。”耳目语带双关地说:“唉!各说各的理呗!都说自己是马列,还不是有真有修呀!”孙认为耳目与他情投意合,从此关系更加密切。最后孙说:“你会开汽车最好,以后可能用得着。”耳目说:“用车没问题。”

几天以后,耳目发现孙在家和另外两个人用半导体收听敌台广播。事后耳目以关切的口吻问:“这两个人是谁呀?”孙说:“小个叫‘三毛’,是港务局的;胖子叫‘群头’,铁厂的,没问题,都是和咱们一心的。”

经查:“三毛”名叫王春平,28岁,小业主出身,家住山海关,是秦皇岛港务局装卸工,经常打架斗殴,吃喝玩乐,流氓成性,拐骗财物,1972年受过警告处分,1974年又受过处分。对此怀恨在心,极为不满。“群头”叫李学纯,22岁,工人出身,家住山海关铁路住宅,是山海关铸造厂的炉前工,对现实不满,群众说他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从初步调查核实情况看,耳目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孙新华确与一些思想反动分子经常接触,有反革命集团活动迹象。

然而,由于我们指挥耳目接敌心切,加之耳目缺乏对敌斗争知识,致使耳目采取了紧贴硬攻的做法,因为贴得紧,攻得急,使孙产生了怀疑。一次星期天,孙邀他的盟友去北戴河海滨聚餐密谋,没有邀请耳目。次日,耳目问孙:“昨天哪里去了?”孙说:“没去哪,在家了。”显然是说了谎。这就说明孙对耳目虽有称兄道弟表示信任一面,但又不露真情,不交实底,存有戒心一面。而对这种情况,怎样才能取信于敌,摸清内幕,做到既不依不饶,又不同流合污;既不放纵敌人,又不暴露意图呢?在斗争中,我们抓住孙急待找一个汽车司机的心理,指挥耳目防止急躁,采取明谈、暗贴,以守为攻的策略,谈他一段时间,伺机进攻,摸清内幕。

注意方法 伺机进攻

由于狠抓了教育,耳目进步极快。经过多方面考核,耳目在工作中基本上做到,既能大胆工作,又能谨慎从事;既能遵守纪律,又能机动灵活,遇到问题,既能妥善应付敌人,又不自作主张,在请示汇报工作时忠诚老实。随着耳目对敌斗争艺术的提高,在孙几次邀耳目,耳目均借故回避后,孙由于用汽车心切,迫不及待地要找耳目谈心。我们认为条件成熟,便指挥耳目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进攻,尽快摸清孙的内幕。一次,孙邀耳目去“天下第一关”游览,在长城上边走边谈论起交朋友问题时,耳目寻机问:“你也不够意思,上次去北戴河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呢?”一句话问得孙极尴尬,赶忙解释说:“不是我邀会的,那是我们几个人在北戴河巧遇,到一起喝了一点酒,别误会,没别的意思。”耳目说:“都有谁呀?”孙说:“有王春平、李学纯、李光、陶春生……”一连说出了七个人名。耳目以关切口吻说:“海交朋友广,可是人心隔肚皮呀!”孙感到耳目真诚,靠得住,随后向耳目说:“都是自己人,不瞒你说,我们是‘长城十兄弟’,还有你一个,怎样?”耳目点头默许。以后,孙又领着耳目和他说的那几个人逐个见了面,并说:“以后有机会再和‘地主’见见面。”耳目接着又进一步摸清了,孙准备在“天下第一关”喝“结拜酒”,五月一日到孙家集会,饮血酒宣誓的阴谋活动。

突出重点 摸清“地主”

经过一段工作,案情进展极快,耳目不仅取得了敌人信任,被拉入“长城十兄弟”同盟,初步掌握了“长城十兄弟”大部分成员的基本情况,而且也发现了一个绰号“地主”的。“地主”是什么人?是“长城十兄弟”的一般成员,还是幕后指挥者?这个组织想干什么,有啥计划和纲领还不清楚。于是,我们仔细分析了去见“地主”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付敌人的办法,指挥耳目去见“地主”之前,先从孙处摸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见面时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如果敌人预谋行动破坏,就以关心的姿态诱敌暴露。如果敌人让耳目单独进行破坏活动,就当面应允,而后寻找借口拖而不办,要伺机摸清他们的计划和纲领。耳目按照部署,一天和孙去见“地主”,在路上从孙口中得知,“地主”叫范建国,在秦皇岛港务局工作。上午十时到了范家,经过介绍,彼此相识,寒暄了几句之后,孙指着耳目对范说:“我和他已经说了,用汽车没问题。下步行动咱们商量商量。”范当场亮出了匕首,瞪着眼睛摆出一副杀气腾腾的架势说:“我现在决定要跑,先杀他几个,谁敢跟我干。”接着威胁说:“谁要报告了,顶多判我十几年徒刑,出来后我杀他全家,灭他后代。”此时孙在旁观察耳目动态,觉得耳目坦然自若,赶忙解释说:“我们一定跟你干,放心吧。”耳目用渺(藐)视的眼光不以为然地笑着,一语双关说:“用不着这个,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对得起你们。”范见此情境,便放心地说:“咱们这里就你会开车,将来就得靠你了。”随后孙说:“咱们还是先研究一下纲领计划。”范忽地站起来说:“什么纲领,干就是纲领。”

认清特点 掌握活动

经查:范建国,22岁,家住秦皇岛市内,是港务局的吊车司机,经常收听敌台,思想极端反动,是个亡命之徒。与孙新华同住一条街,早就相识。出于他们共同的反革命心理,勾结在一起,并以摔跤、练武为名,结识了一些地痞流氓、思想反动分子。

在基本摸清了“长城十兄弟”的组织成员之后,对于敌人提出“干就是纲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家认为,这极符合当前敌人活动的特点。但他们想干啥?怎么干?往哪里跑?什么时候跑?还不清楚。因此指挥耳目,一是以研究逃跑时间、路线和行动计划为名,摸清敌人的真实意图;二是利用孙、范都想当头头的矛盾,采取“攻孙打范”的策略,拖住敌人的行动计划。一天孙和耳目到范家,耳目以叫他搞车为名说:“车我已经弄到了,估计什么时候用啊?”范说:“我们现在一是抢枪,二是抢钱,三是破坏,四是外逃。跑出去就跑,跑不出去就上山打游击,汽车准备好,雨夜行动。”耳目说:“汽车没问题,不过怎么搞法要周密考虑。”这时耳目以防止漏洞为名,进一步摸清了每一步行动计划的细节。抢派出所和码头哨所的枪支,抢劫银行和商店,筹集活动经费,妄图炸毁机车,叛国投敌等罪恶企图,以及实施计划和参加人员等。

“攻孙打范” 获取罪证

经过侦察,我们认为这是一伙胆大妄为、不计后果的亡命之徒,他们有极大的莽撞性和冒险性,随时都有破坏外逃的可能。因此一方面与地方公安机关、人武部、港务局当地驻军等取得密切联系,发动和依靠群众,检查漏洞,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如加强巡逻防守,严防敌人乘机破坏。在严密控制敌人可能进行破坏活动的同时,布置耳目主动进攻。一天孙和耳目在一起喝酒,谈论起范建国如何胆大敢干时,耳目问孙:“我们这些人到底听你的,还是听范建国的?”问得孙目瞪口呆,显得极不好意思,沉默不语。耳目趁势进攻说:“从我和范建国接触看,他是个头脑简单、有勇无谋、胸无大略的鲁莽汉。他要抢武装部、公安局,赤手空拳,不是盲目行动吗?他还要上山打游击,占山为王,咱们谁跟他吃草籽去?”这些话勾起了孙对范的不满,认为还是耳目“深谋远虑”,极器重耳目的见解。孙接着气呼呼地说:“听他的?他得听我的,一切行动我说了算。他有什么资本?到了国外,咱们有无价之宝,要啥有啥。”耳目惊奇地问:“什么无价之宝?”孙说:“密码。”这样,不仅拖住了敌人的行动计划,给我们侦察工作赢得了时间,而且又发现了孙有“密码”这个“无价之宝”。因此,我们指挥耳目利用孙、范明合暗斗的矛盾,选择“密码”为突破口,获取罪证。一天孙找耳目急切地说:“赶快搞事,准备行动。”耳目表示搞事没问题,并说:“不过我看你还是要听他(指范)的,跟我说话没个准。”孙说:“怎么没准啦?”耳目故作气愤地说:“你说有密码,到现在谁也没有见,你忙叫我搞车有啥用,就是跑出去了,到外边什么值钱东西也没有,又有什么用处?”经此一将,孙说:“密码肯定有,不信明天拿来你看看。”第二天,孙不得已将密码拿来给耳目看,还吹嘘说:“这是重要军事机密,拿到国外,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当场就要收起来,耳目机智地说:“现在不便看,等有机会叫我好好开开眼。”为了避免引起孙的警觉,看后又还给了孙,并说:“好好保管,将来有用。”

分兵两路 一网打尽

至此,我们全部弄清了“长城十兄弟”反革命集团的内幕,掌握了大量确凿的证据。孙在海军总站当通讯兵时,乘机窃取的我军密码,内有全军代号分配表,海军代号分批表,空军有关单位部队代号,海军所属部队三大舰队代号,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军兵种以及大小军区部队代号十七种三百五十多个电报代号。经有关部门鉴别,是一份全军正在使用,能反映出我军的部署、无线电联络网络和无线电通讯代号,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最高机密,如被国外敌特机关窃取,将涉及国家安危,后果不堪设想。据此,我们及时向辽宁省委、海军党委作了汇报。海军党委立即报告了华主席,中央军委和杨副总参谋长。苏振华、肖劲光等海军首长亲自指示:“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打掉。”辽宁省委亦指示:“立即扑办。”

我们在党委和上级公安机关、海军司令部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与地方公安机关,当地驻军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分兵两路,在秦皇岛、山海关两地同时行动,立即批捕了孙新华、范建国等四名罪犯,保卫了国家机密安全,打击了阶级敌人反革命嚣张气焰。

资料提供者:姜庆刚,在读博士,现居南京。

猜你喜欢

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敌人派(下)
直面内在的敌人
我的“敌人”是爸爸
敌人来了!快躺下装死
为敌人辩护
骑着激光炸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