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杨浦区的实践看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的拓展路径

2010-12-27郑世容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0年8期
关键词:杨浦区服务中心党员

● 郑世容 李 潇

从杨浦区的实践看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的拓展路径

● 郑世容 李 潇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是构建凝聚党员的新载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网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党建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杨浦区为个案,围绕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拓展进行专题调研,梳理工作成效,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杨浦区;功能拓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创新途径和重要载体,必须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而使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围绕这一课题,我们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个案,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实地观摩等方式,对全区12个街镇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运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了影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及工作成效

自2002年建立以来,杨浦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五大基本功能开展工作,即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两新”组织构建党的基层组织的孵化器、区域内所有基层党组织共享的资源平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和区域内党组织、党员面向群众、面向社区的服务窗口。与此同时,杨浦区结合“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转型实际,尤其在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过程中,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拓展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健全社区党建服务网络体系,扩大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覆盖面

杨浦区基本建成了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街道、镇党员服务分中心——街道、镇居民区和 “两新”组织党员服务点(站)的“四级”党建服务网络体系。其中,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12个,街道、镇党员服务分中心56个,街道、镇居民区党员服务点(站)279个和“两新”组织党员服务点(站)90个。这种网络体系的优势在于:一是不同层级党员服务中心(点、站)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能够根据不同层面的不同需求提供有效服务,真正做到了把党员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党建的辐射平台;二是不同层级党员服务中心(点、站)能够发挥联动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开放式组织网络,将党组织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各个层面。例如,平凉街道将22个“两新”组织党员服务站和33个居委党员服务点进行职责划分,使“中心”与站、点经纬交织、点面结合,建立起全天候24小时温馨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党员群众的诉求,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和谐。

(二)提升社区党建服务项目品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杨浦社区党建工作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街镇既有共性的一面,更有各自的特点,各街镇党员服务中心能够很好地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牌服务项目。例如,殷行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针对居住人口中失业、协保、老年人口多的特点,创办“爱心超市”,通过发放无偿领用券等,为社区困难党员和群众排忧解难;五角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商圈党员作用,成立“党员义工服务中心”,配合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商圈党员搭建服务平台,受到社区百姓的欢迎,也扩大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影响;新江湾城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针对区域内“两新”组织众多、来沪党员流动较快的特点,创建“新城之约”品牌服务项目,为他们提供交流沟通、展示形象、学习培训的平台。这些品牌服务项目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三)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的最优化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桥头堡,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确保党的组织资源在合理开发中得到优化配置、在科学管理中得到充分利用。一是积极整合“三大中心”资源,充分利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资源,通过社区生活求助热线为困难党员提供服务和帮助;组织各类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文化中心的活动,丰富党员群众的生活;积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改变了“三大中心”孤立运作的模式,形成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与“三大中心”协调互联、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新机制。二是配合杨浦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战略目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整合区域内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例如,大桥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通过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志愿队签订协议,跨区域开展社区共建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社区与高校互动、互补、互赢的工作机制。

(四)完善社区党建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功能拓展延伸的新格局

实践证明,只有制度健全完善,才能真正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做到管根本、抓长远、出实效。从调研的情况看,杨浦区不同层级党员服务中心都加强了制度建设,强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一是在区级层面,根据 《上海市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评选办法》(试行)的要求,区党员服务中心结合实际,在广泛征求各党员服务中心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杨浦区创评上海市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实施办法》,巩固创评示范点的工作成效,强化了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在街镇层面,先后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情况报告制”、“工作信息沟通交流制”等制度,特别是建立各党员服务中心负责人工作例会制度和联络员制度,为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搭建互相了解、互通有无、共同进步的交流平台。制度建设的强化和规范,避免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在开展工作中的短视行为,为确保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延伸提供了长效工作机制。

二、影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制约因素

杨浦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经过长期的实践磨合,功能定位比较明晰,工作成效也比较显著。但是,调研也显示出杨浦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既体现在体制机制等客观环境方面,也体现在队伍建设等主观努力方面,还与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不相适应有关。这些问题有的已经成为影响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拓展的制约因素。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一般由街镇党委组织科直接领导,组织科作为党工委的一个职能科室,不能有效协调宣传、统战、工青妇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因此,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往往无法对区域内各类党组织提供有效指导,很难形成党务工作 “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力量整合”的工作格局,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聘用的工作人员薪酬结构不够合理,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二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专项经费投入不够,虽然每年区党员服务中心和社区(街道、镇)党工委(党委)都下拨专项经费,但要在区域范围内举办一些高质量的活动仍然有难度;三是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如活动场地等与“三大中心”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三)社会影响力需要加强

一是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作用的主动宣传意识不够,致使一些党员群众虽然去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但仍不完全清楚其功能作用,或者从未参与过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开展的活动;二是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作用的宣传手段比较单一,往往只依靠宣传栏告知、网上公开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面,最终使社区党员群众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率不够高。

(四)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内涵必须深化、服务质量必须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人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调研数据显示,全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需要完善,懂党务、善组织、会协调的党务工作者比较缺乏,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职业化的服务,直接导致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

三、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的对策和建议

从杨浦区的调研情况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必须切实解决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拓展功能,提供优质服务。要放在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中通盘考虑,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加以谋划,前提在于理顺自身体制机制,重点在于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关键在于提高服务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在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社区和谐。

(一)要从构建区域大党建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理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要从受街道(镇)党工委(党委)组织人事科领导,转变为受街道(镇)党工委(党委)直接领导,由党工委(党委)专职副书记兼任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主任,同时设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1名。主任负责整个面上工作的牵头协调,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是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围绕社区党建工作大局,细化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街道(镇)党工委(党委)、组织科、宣传科、工青妇以及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分中心(站、点)等部门的工作分工,做到既分工明确,职能到位不越位,又相互配合不缺位,形成联动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流程。在理顺体制、明晰职责的基础上,在健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上下功夫,重点在前台受理、后台服务上下功夫,再造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二)要从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组织整体效能出发,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保障力度

一是科学设置岗位,完善薪酬结构。一方面,要在明确工作职责、梳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做到既要满足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需要,又能体现所在街镇的区域特点;同时,要完善薪酬结构,向管理人员、骨干力量适当倾斜,既能发挥有效激励作用,又能避免“同工不同酬”现象发生。

二是加大必要的硬件设施投入和经费投入。首先,要确保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办公场地,这有利于为广大社区党员群众办事,扩大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自身的社会影响面。同时,要从保证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活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专项经费投入,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促使社区党建工作出实效、有亮点、敢创新。

(三)要从适应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出发,进一步优化完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

一是及时掌握社会舆情,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为社情民意的研判基地。在做好服务基层的过程中,要紧紧依托已有的工作制度,如杨浦区“一线工作法”制度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制度,并与之有效结合,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为党委、政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善于倾听百姓心声,及时汇总分析各种社会舆情,有效掌握社会动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满足不同受众需要,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为配送服务基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要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在拓宽服务领域上想办法,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分层分类制定帮扶措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配送服务基地。

三是发挥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势,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员的教育培训基地。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要充分整合区域内高校、党校以及各种社会培训机构资源,做好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从而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四是依托区域性大党建格局,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成协同整合基地。社区党员服务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和活动载体,协同社区内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及群团组织,有效整合组织、社会、人才等各类资源,形成以党员志愿者为核心,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局面。

本文为课题 “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拓展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周奕韵

D267

B

1009-928X(2010)08-0047-03

猜你喜欢

杨浦区服务中心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党员标准是什么?
杨浦区检察院签订帮教安置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