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的历史脉络
2010-12-27张书林
●张书林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的历史脉络
●张书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个总体布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之前,党的建设布局的主体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式的结构状态,党的十六大以来逐步确立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这些结构性要素的有机融合贯通,形成了当前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历史脉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个总体布局表明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要素构成的。这种格局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一、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新要素的确立过程
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之前,我们党对党的建设基本构架的认识与探索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建设布局的主体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式的结构状态,从而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要素基础。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探索开始于2001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以下简称建党80周年讲话)。这次讲话第一次明确分析了我们党建立80年、执政52年后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六大报告延续了这一精神,对党的历史方位作了进一步准确科学的判断,强调:“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既然我们党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那么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就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由此,着眼于推进执政党建设,从党的建设布局上创新、健全、完善党的建设的结构框架,就成了必须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新的结构性要素的探索就应运而生了。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确立。建党80周年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概念,指出:必须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个执政党”的基本问题,着力思考如何“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建党80周年讲话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提出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眼于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了明确的阐释,强调:“要着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种能力。”这虽然主要是针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是针对全党而言的,但毕竟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问题,为全面思考和科学界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启迪了思路。
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胡锦涛明确提出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同年12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首次提出了“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执政党建设总要求。2003年2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应该“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研究和规划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框架是要切实提高全党的五种能力,即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显然要比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的五种能力更高、更宏观,基本上囊括了党领导和执政所涉及到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和外交领域等各个领域。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专门就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强调:“我们党执政,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从而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要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探索确立。传统的党建观点认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在性质上是阶级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统一。所以,党的先进性从来就是我们党所追求的内在属性要求。建党80周年讲话强调了党的先进性,其中提到:“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先进性第一次真正重视起来,强调要动态地、具体地考察党的先进性,因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我们党真正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探索开始于中央针对一些党员先进性丧失,从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出发所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以及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2005年1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包括曾庆红、吴官正在内的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接受采访、调查研究、撰文中又多次谈到了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解与思考。2006年6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扎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纪念建党85周年讲话中着重论证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特别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因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地提到全党面前。
(三)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确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上正式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内容架构,在这之前,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内含于党的作风建设之中的,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从党的作风建设中独立出来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党在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干部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单靠党风建设无法从根本上承担起一个执政党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一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提出了“腐败不除、亡党亡国”的重大命题。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再次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2004年9月19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严正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2005年1月11日,胡锦涛在十六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坚持自觉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的理论建设,努力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纪念建党85周年讲话中,胡锦涛提出:要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一刻都不能放松。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第一次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和系统论述了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到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平行的地位上。2008年1月14日,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创造性地提出: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寓于各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同改革发展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指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2010年1月12日,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讲话,着重谈到了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层面上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问题。指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
我们党立足执政党角色和执政地位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及最后的形成确立,使得对党的建设布局的革新有了最基本的素材。再加上此前已经成型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结构性要素,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得以建构的新要素筹备工作已经初步完成。
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确立与内涵
(一)党的建设新结构性要素向布局体系中的渗透。党的建设布局中新的结构性要素形成之后,并不必然意味着党的建设布局革新的完成,这些结构性要素必须采用合适的方式进入到党的建设布局体系之中,才有可能实现对布局体系的革新。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以后,还必须思考如何让它们合理地进入党的建设布局体系之中。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党的十七大之前就已经开始了。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明确指出:“我们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开始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联系起来,并且将它们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纪念建党85周年讲话中,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实际上提出了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共同作为主线贯穿于党的建设之中的理念,提出了“全面系统地把握党的各方面建设及其内在结构”的要求。
(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解析。在溶入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并加入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为支撑的党的建设布局的革新也就变得水到渠成,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论证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通常认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目标、主线、原则和框架四个方面组成。
第一,党的建设的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目标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其核心在一个“公”字,表明我们党力求始终成为一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党,力求始终牢记“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永远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是党的执政作风,其核心在一个“真”字,因为求真务实是为了“真”、改革创新也同样是为了“真”,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表明我们党力求在执政中为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执政业绩。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党的执政品格,其核心在一个 “廉”字,因为艰苦奋斗讲的是“廉”、清正廉洁讲的更是“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表明我们党力求始终成为与铺张浪费划清界限的党、与腐败格格不入的党。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党的执政气质,其核心在一个“活”字,因为富有活力是“活”、团结和谐也是为了党内的“活”,富有活力、团结和谐表明我们党力求始终成为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党、充满生机的党、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因此,党的建设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公”、“真”、“廉”、“活”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二,党的建设的主线。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们可以将这一主线理解为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或两条主线。说“两条主线”实际上就是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分别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因为党的执政能力这条主线是从党的领导与执政的角度来讲党的建设的,而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则是从党的自身建设的角度来讲党的建设的。也就是说:对党的整体性建设而言,在党的自身建设中要始终贯穿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中要始终贯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
就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主线的意义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审视。其一,这一主线是联结党的各个方面建设的中心环节。因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只有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联系,并围绕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主线来加强,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只有围绕着党的先进性建设来加强,并贯穿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才能永远保持党的性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离不开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但又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融为一体。其二,这一主线是联结党的伟大事业与党的伟大工程的中心环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相联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种能力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外事工作相联系;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总是围绕和联系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与任务展开的,它同推进党的伟大事业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第三,党的建设的原则。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原则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这实际上包含了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执政两个方面的原则要求。就党的自身建设而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针对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党不管党、治党不严提出来的,是对党搞好自身建设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因为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与我们不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治党不严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就党的领导执政而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由于我们党是中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直接掌握着国家政权;由于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是在为民执政、为民掌权,所以党在领导和执政过程中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保证权力的行使过程始终是为民的、务实的、清廉的,这应该成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四,党的建设的框架。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整体框架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1)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2)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4)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5)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确立昭示着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都要在总体布局的部署规划设计下有序展开。这就使得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而是一个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从而大大减少了党的建设中可能要走的弯路,节省了党的建设成本。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责任编辑:晏蔚青
D26
A
1009-928X(2010)08-0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