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史与明智

2010-12-27■方

民主与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尊者酱缸正史

■方 遒

读史与明智

■方 遒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有句名言:读史可以明智。“明智”者,心明眼亮之谓也。他所说的“史”不知是否包括中国的历史。唐初著名的政治家魏徵先生则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他所说的“古”,大概指的就是文字留存的中国历史了;千古兴亡事,过眼似烟云,倘不凭借寿于金石的文字,又怎么能够以之“为鉴”呢?这么说来,读读中国的历史,也是“可以明智”的。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著述自然也浩如烟海。不仅有堂堂皇皇的正史,还有郁郁葱葱的野史。当然,规范的读史读的是权威的“正史”;“野史”则属左道旁门,不足为信。中国名牌史学家不少。例如司马迁,他的《史记》便享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的美誉。文天祥在其《正气歌》中也表彰了两位:“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按照品牌效应,人们青睐“正史”实属理所当然。

然而,有人读着读着,竟发现“历史”像个随意被人打扮的小姑娘!既然,历史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人为的加工改造,这“小姑娘”不就失去本来面目么?事实正是如此。“中国的史籍,只是文学的,不是史学的;只是美的(也只是酱缸特有的美),不是真的;只是文字诈欺,不是史实报道。”(柏杨《死文字统治活事实》)是谁在改变历史本来面目进行文字诈欺呢?当然不可能是被誉为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平头百姓;虽说人民大众心上有杆秤,可是,钦定的历史难道还得到小民那儿去较秤吗?“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所谓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也是史家的历史,史书常常带有史家鲜明的烙印,他们的好恶、态度、观念、立场等。”作家张洁如是说。她甚至十分偏激地认为,“历史除了人名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这番话也许说得太过分了,简直伤害了我们一贯崇拜先贤明主的神圣感情。但冷静地思量,她的话又的确并非无稽之谈。在煌煌历史巨著面前,我们的确只有受蒙蔽的份,要说读读这样的“史”便“可以明智”,怕是很难。

中国的历史著述很讲究一个“讳”字,孔子著《春秋》就开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之先河。“讳莫如深,深则隐”。鲁公子庆父谋杀太子后出奔齐国,孔子认为事件重大,就在《春秋》里打个马虎眼“讳”掉了。这只是个极小极小的例子;此类动作,要是一一胪列,恐怕也会罄竹难书吧。有人曾举起“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过,为贤者讳疾”的小旗摇了摇,管什么用!中国历史的灵魂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讳”能行吗?“尊者”就是“亲者”(爹亲娘亲,没有尊者亲),就是“贤者”(古贤今贤,没有尊者贤),也就是胜利者,当权者,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天子。古人云,“察见渊鱼者不祥”,何况察见“尊者”那见不得人的丑行劣迹呢?比较起来,孔子还只是发明了“为尊者讳”——为尊者遮遮盖盖,文过饰非。继承他史笔遗风的后来人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擅长为尊者整容、美容,制造光环,鼓吹“皇帝的新衣”;莫说内宫密室的表演,就连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的罪恶,也竭力障之蔽之,甚至颠倒黑白,指鹿为“虎”,睁着眼睛说瞎话。

自古以来,通过读史而“明智”者能有几人?不好统计。鲁迅所著《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应该算得一个。他翻开“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一查,那上面“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他竟能“从字缝里看出字来”,非“明智”焉能为?史书这种反方向的(负面的)“教化”作用,肯定大大出乎编修官的意料,痛心乎哉!真正读史而明智的还有位梁启超先生,据说,他给中国“正史”的检验报告是:“一言以蔽之,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性而已。”台湾作家柏杨先生加以引申,曰:一般人所谓的“正史”,也就是目前流行的所谓学院派的二十六史,不过是一大堆鬼话连篇兼飞象过河的史料,“自为酱缸所酱,而复把后人拖进去酱而已”。他们都无愧为善于读史的智者——不仅没有被奴隶根性束缚,没有被拖进酱缸,而且肝胆照人地提醒其他同胞谨防误服那种蒙汗药,或误服那种迷魂汤。不过,我总觉得,有些御用的笔杆子未必被那奴隶的根性束缚或者被那酱缸所酱,他们干那种“鬼话连篇”的勾当,往往是很清醒的,自觉的,是在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为虎作伥,蒙蔽百姓、愚弄百姓,正是他们赖以邀功请赏之能耐。

借用一位历史人物的话说: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可惜,他老人家自己有时也无视这些严峻的绝非钦定的“历史事实”)。不消说,“一部清清楚楚、正正派派的史书”是功在千秋的;德先生、赛先生将在这一工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到那个时候,人们才会拨开迷雾,看清这泱泱古国漫漫历史的真正面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读史”是如何使人“明智”的。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book=60,ebook=31

猜你喜欢

尊者酱缸正史
正史和野史哪个更接近真实
降龙尊者
最有思想的句子
下酱家什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酱缸台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足坛“酱缸”里的杨一民
读郑重《十八应真像册》
正史、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