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江:在华外企应该享受优惠待遇

2010-12-27文图陈江

中国新时代 2010年5期
关键词:内资外资企业外资

文图 · 陈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每一个十年都各有特点:第一个十年政策刚刚放开,市场空白多,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外资、个体户、集体企业在这个阶段发展迅速。投资环境方面,硬环境方面条件差,基本建设底子薄,软环境也不理想,不少行业处于限制外资和民营进入阶段,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也缺乏对非国有企业的认同和支持。这一阶段以深圳为代表的开放城市获得发展,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的中小型外向型加工企业发展比较迅速。

第二个十年国内市场已经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国家基本建设有了相当改善,硬环境也有较大改善,政策方面进一步开放,民营和外资企业可以进入许多原来受限领域,人们对非国有企业接受力加强,在劳动力方面也有相当改善,劳动者素质得到相当大的提升。这一阶段国际品牌企业向中国转移,在华加工企业投资发展迅速。

第三个十年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伴随分配制度向民众倾斜,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促进了私营投资的发展。国有企业资本化速度明显加快,资本市场游戏规则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并得到国家法律越来越严密的保护,对于外资来说,进入中国市场风险减小而机会增大。由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这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使中国劳动力成本加大。同时,由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劳动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耗能高、环境污染大的行业成本加大。这一阶段以资本运作手段进入中国的投资发展迅速。

在华外企在经营方式和文化冲突等问题上,与1979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民众现在不再以进入外资企业为荣,外企员工也不再是素质高的代表。在八十年代初期,外资企业的工资明显高于内资企业,由于外资企业的严格培训和文化要求,员工从外表到行为上都显示出不同于内资企业员工的素质,现在由于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成长,企业文化的建立,收入水平的提高,内资企业员工与外资的差异在缩小,因此也有外资企业员工因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而回流到内资企业。

在华外企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其企业定位。大多数外企在中国的是分支机构,或为生产为主,或为销售为主,缺乏独立的战略制定权,因此在制定重大决策时,无法设身处地针对中国市场考虑,由此往往引发中国机构管理团队与总部的决策产生分歧,外资企业中本土员工发展的“天花板”现象由此而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在华企业纳入到全球体系中统一考虑,并且将优秀的本土员工吸纳到总部的各个机构中,实现一视同仁,并促进全球战略的理解和认同。

本人认为,在华外企应该享受优惠待遇。因为目前由于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改革尚未深入到位,在实际中存在着本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如果不给予外资在华企业以优惠待遇,将置外资企业于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此将不利于外资向中国流动。

中国目前在低端劳动力市场方面虽然丧失了一些相对于东南亚各国的优势,但在中高端劳动力市场方面又建立起了新的优势。中国本身是一个大市场,在房地产之后,随之将是中国内需的大发展时机,因此对外资而言,前景广阔。

惠普事件是在IT行业成熟之前的必然,实际上每个企业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以前是家电,现在是电脑。这个行业需要通过某些事件来促进其成熟,只是这次惠普遇到了,处理好了未必是坏事。

猜你喜欢

内资外资企业外资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内外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比较
天津:今年前两月引进内资项目1574个到位资金855.35亿元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