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科学精神引领防汛抗灾报道——以湖北日报防汛抗灾报道为例

2010-12-27杨敬文傅洪波石松杰湖北日报430077

新闻前哨 2010年9期
关键词:抗灾汛情湖北日报

◎杨敬文 傅洪波 石松杰(湖北日报 430077)

翻开今年7月的防汛抗灾报道,我们发现见报频率最高的是这样一些字眼:“科学决策”、“科学防控”、“科学调度”、“科学抗洪”、“科学救灾”等等。 的确,当今的抗洪救灾工作,已从以前的被动抢险转变为主动预防,从千军万马齐上阵的人海战役转变为科学指导下的从容应对,从“人在堤在”口号下的严防死守转变为制度建设下的有序防控……一句话,防洪抗灾更加讲求科学决策和科学方法。体现在我们的防洪抗灾新闻报道上,则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精神宣传。

纵观湖北日报这一时段防汛抗灾报道,在及时、准确、全面、客观报道湖北军民同心协力抗击洪魔的背后,始终贯穿着一条引领报道的主线——科学精神。

科学指挥调度,及时报道雨情灾情,再现军民抗洪壮举

7月初,一场又一场强降雨突袭荆楚大地,湖北防汛抗灾形势十分严峻。

灾情就是命令。作为责任媒体,湖北日报把防汛抗灾报道作为重中之重,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立临战工作机制和指挥体系,全面部署防汛抗灾新闻报道工作。

7月8日,湖北日报成立了以总编辑为首的防汛抗灾报道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科学谋划防汛抗灾报道。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明确第一责任人,保持信息畅通。每天上午召开采前会、下午召开编前会、晚上8点召开专题调度会,及时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情况,精心策划,确保重点,把握基调,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决策,对防汛抗灾工作进行科学报道。

随着灾情加重,湖北日报编辑部果断决定,分别由副总编辑带领三支小分队,组织精兵强将赶赴重灾区英山、罗田、赤壁、仙桃和洪湖采访,当天就发回通讯 《当洪水袭击南冲畈的时候》、《风雨中志壮情暖自救忙》、《暴风骤雨党旗红》和《悬湖悬河安如山》,报道各地干部群众防汛抗洪的事迹。记者在各地采写的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报道,有力地消弥了大汛造成的困难,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和士气,成为湖北科学防汛抗灾工作的最强音。

7月10日和26日,我省防汛应急响应的级别先后提升到三级、二级,湖北日报集中力量,集中版面,多形式、多视角,浓墨重彩宣传湖北军民抗洪壮举,为全省夺取防洪抗灾胜利紧擂战鼓、摇旗呐喊,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科学引导舆论,始终坚持正面宣传,突出抢险抗灾主题

作为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的防汛报道,始终坚持正面引导,高扬主旋律,突出抢险抗灾主题。将报道重点放在全省汛情灾情和省委、省政府防汛抗灾的决策部署和重大举措上,确保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各级干部群众;将报道重点放在提供各类汛情预警服务类信息和各类防汛防灾的科普知识上,帮助各地科学防汛,有效抗灾;将报道重点放在展现各地各部门防汛抗灾的积极行动、防汛抗灾一线涌现出来的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上,彰显荆楚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鼓舞全省干群斗志。

在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来到湖北检查指导防汛工作。7月25日,湖北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通讯《按科学规律防汛抗洪——温家宝总理在湖北考察防汛抗洪工作纪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及时传递给湖北抗洪大军,把温总理“坚持按科学规律防汛抗洪,切实做好防御更大洪水、应对更大灾害的准备”的要求,及时转达给湖北干部群众。

针对严峻的汛情,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防汛抗灾工作进行部署,并到防汛抗灾重点地区现场考察。湖北日报均及时、准确作了突出报道,将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告诉广大干部群众,消除各种可能的恐慌情绪和麻痹思想,坚定人民群众决战决胜的信心。如12日一版《罗清泉李鸿忠在全省防指紧急会商时强调 湖北任何时候都要准备防大汛抗大灾》、16日一版《罗清泉就防汛抗洪救灾作四点指示李鸿忠在咸宁察看灾情并现场办公》、20日《罗清泉在省防汛指挥部作“战前动员” 迎战两江洪峰 打赢关键战役》、27日 《罗清泉在仙桃察看汛情时强调/强化责任 科学防控 决战决胜》等报道,及时、准确传递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的防汛抗灾精神,成为全省干群防汛抗灾的指南。

伴随大汛而来的既有雨情汛情,城镇渍水,还有各种民生疾苦和突发事件。湖北日报始终以科学态度,将报道的重点放在全省干群同心同德抗击洪魔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上,有力地引导了舆论。

引导舆论,贵在用事实消除疑问。今年是三峡大坝蓄水以来遭遇最大汛情的一年,三峡大坝能否经受得住考验,它的削峰作用如何,社会上颇有疑问。7月19日,长江上游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峰抵达三峡大坝,三峡入库流量达到6.9万立方米/秒,超过1998年洪水最大峰值。三峡大坝经受严峻考验,成功实施拦洪削峰调度,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汛压力。湖北日报次日一版刊发消息 《超98年洪峰抵三峡大坝大坝经受考验拦洪削峰》,及时、有力地消除了各种质疑。

科学策划报道,根据防洪形势变化,精心组织配套稿件

这场暴雨和洪涝灾害持续时间长、降雨量集中,武汉等城市内涝严重,部分农村房屋被冲毁,人畜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防汛抗灾,既要如实报道好汛情灾情,服务群众生活,更要报道好荆楚干群万众一心、全力以赴防汛抗灾的动人事迹,为这场持久战提供精神动力。湖北日报根据汛情灾情变化,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及时推出重点报道,营造积极舆论氛围。

7月10日,湖北防汛应急响应的级别提升到三级。次日,湖北日报一版、二版及时推出专栏“全力以赴应对强暴雨”,刊发集纳稿件10多条,重点介绍《省防指应急响应升至三级》、《三峡大坝今年首次开闸泄洪》,以及当前我省的汛情、灾情等信息。12日开始,正式在一版、三版开辟“全力以赴防汛抗灾”专栏,及时传达罗清泉、李鸿忠等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湖北在任何时候都要准备防大汛抗大灾”,及时反映有关厅局和部分地市的重要举措。针对《暴雨致我省灾情继续蔓延》的实际情况,12日,湖北日报编辑部连夜组织稿件,13日在一版、二版、三版突出位置刊出“全力以赴防汛抗灾”专栏,稿件形式有消息、通讯、图片、言论,图文并茂,全面报道我省各地抗灾的情况。同时隆重推出《农业抗灾救灾指导》专版和焦点专版《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反映我省军民众志成城合力抗灾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0日到13日,湖北日报共刊发防汛抗灾稿件近80篇 (幅),在抗洪严峻形势出现升级的当口,有力地进行了科学舆论引导。

在长江、汉江洪峰形成夹击之势,汉江防汛形势分外严峻之际,26日下午6时29分,我省将防汛三级响应提升为二级响应。在迎战汉江大洪水的关键时刻,湖北日报遵循“按照科学规律防汛抗洪”的思路,派出一线记者数十人,驻守在省防指和全省重点险段、关键节点和重灾区。在仙桃杜家台分洪预备区、东荆河扩大行洪区,在汉川汉江的高危险段、长阳滑坡灾区,在武汉、黄石、宜昌、荆门等地局部地区,到处都活跃着记者的身影。他们多路出击,不舍昼夜,不畏艰险,与抗洪大军同呼吸,与受灾群众共甘苦,聚焦各地科学调度,积极防灾,有序抗灾,展示干部群众抗灾自救、舍小家保大家的感人画卷。他们用相机、手机和电脑频频传回珍贵的稿件,以不同的视角、生动的语言、感人的画面,记载惊心动魄的瞬间。经过编辑部后方整合编排,一幅幅荆楚军民降服长江汉江洪水的感人画卷呈献到读者面前。7月30日和31日,当汉江最大洪峰安全通过汉川后,湖北日报刊登了消息《杜家台分洪命令取消 汉江防汛取得阶段性胜利》、言论《再接再厉缚苍龙》、通讯《“98抗洪精神”写新篇》等重点稿件,再次诠释了科学防洪的胜利一幕。

除了在防汛重大节点精心策划报道外,洋溢着科学精神的防洪抗灾报道在湖北日报随处可见。如7月17日一版通讯《暴雨追踪——防汛气象服务纪实》,介绍防汛最前沿的侦察兵——气象部门的持续攻坚;评论《病虫害防治刻不容缓》,提醒农民灾后水稻防虫防病。7月29日一版《杜家台分洪区做好运用准备》,科学阐述关键时刻分洪保平安的必要性。

科学编排包装,借助丰富的版面语言,强化报道感染力

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直接影响到报道的宣传效果。在防汛抗灾报道中,湖北日报大力创新报道形式,改进报道方法,借助丰富的版面语言,科学策划,精心包装,为防汛抗洪工作营造了紧张、有序、自信、科学的氛围。

巨幅栏题形成强势,深化报道主题。7月10日,湖北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的当天,湖北日报二版开辟专栏,以巨幅栏题“全力以赴应对强暴雨”,统领9条文字和图片新闻,反映各地各部门抗洪情况,首次形成报道强势。此后开辟的“全力以赴防汛抗灾”专栏,每天在一版及二、三版以超规格的巨幅栏题,将各类抗洪救灾新闻报道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图文并茂地反映了全省干群奋力抗灾的事迹,增加了报道的感染力。

集纳与组合报道,累积成波澜壮阔的防洪抗灾画卷。报道的集纳与组合,是湖北日报防汛抗灾报道中使用最多的版面编排手法。在防洪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湖北日报每天都有1~3个版的抗洪报道,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通过巧妙的编排处理,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表现效果。如7月29日一版,组合了汉江防汛抗灾的三篇通讯、一篇消息和两幅彩色新闻图片,形成视觉重心,十分抢眼,分别报道了读者关注的“鏖战汉江”、“杜家台群众星夜转移”、“关键时刻”干群同舟共济、顾大局舍小家自我牺牲的感人场景,就像一幅军民合力抗灾图。如果把这段时间湖北日报防汛抗灾报道的版面累积起来,真是一幅波澜壮阔的防洪抗灾画卷。

图片专版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人心。湖北日报摄影专刊“焦点”,整合视界网签约摄影师的新闻资源,“用相机做深度报道”,用现场感极强、极具冲击力的图片,记录了防汛抗洪过程中“人”的状态,震撼力强。如7月13日三版《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聚焦我省军民众志成城合力抗灾抢险的动人瞬间,催人泪下。7月29日三版 《爱,照耀生命》,展现了灾区抢险救人、安置受灾群众的“和谐大家庭温暖”,文字解读中的前后对比,彰显了“尊重生命、关爱群众”的时代意义。

巧妙运用版面语言,转换报道重心。在长江汉江防汛取得阶段性胜利后,8月6日,湖北日报一版头条刊发社论《坚定信心夺丰收》,号召全省上下紧急行动起来,正确分析形势,坚定信心,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家园、保安全、保运行、保增长、夺丰收的“五保一夺”目标,再动员、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力争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奋力取得抗灾夺丰收的最后胜利。选择这样的时间,在最重要的版面位置刊发这篇评论,巧妙地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制服洪魔后,防汛抗灾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生产自救夺取丰收”上,同时也成功实现了新闻报道重心的转换。

猜你喜欢

抗灾汛情湖北日报
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今年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意见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全力减灾救灾确保今年抗灾夺丰收
汛情形势严峻,各地受灾严重
打好农业防汛抗灾主动仗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国家防总: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超常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