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资讯

2010-12-27

新闻前哨 2010年9期
关键词:报业报纸

亚洲支撑世界报业市场

据新华网:全球每天有17亿人阅读付费日报,这约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在全球12477种各类报纸(比2008年增加了1.7%)中,从纽约到北京、从好望角到汉堡、从加尔各答到莫斯科,世界各地还有约37%的读者选择阅读非日报类报纸。2009年,全球日报销量达5.17亿份,比2008年减少0.8%,但比5年前则增长5.7%。

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日前发表的 “世界报业发展趋势年度报告”,公布了上述统计数字。该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里斯认为,这些数字是“令人乐观”的理由。

具体而言,世界报业市场主要得益于亚洲市场的旺盛需求。在全球出版的100种最大的日报中,亚洲占有67种。亚洲也拥有最主要的报业市场:名列前茅的是印度(报纸日销量约达I.1亿份)、中国(日销量1.09亿份)和日本(5000万份)。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是日本的《读卖新闻》,其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

亚洲报业市场需求量很大。2009年亚洲付费日报发行量取得了1%的增长,最近5年的发行量增长了13%。因此,亚洲是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仅次于非洲。

自2004年以来,非洲报纸发行量增长了30%。 2009年,非日报类报纸在亚洲的发行量也增加了 3.1%,超过澳大利亚一大洋洲地区 (增长1.8%)和欧洲(增长1.5%)。

然而,拥有成熟媒体环境的市场却看到其报纸销量在下降。譬如,2009年北美付费日报发行量下降了3.4%,欧洲下降了5.6%。5年中,这两个地区的付费报纸发行量分别下降了10.6%和7.9% 克里斯托夫·里斯指出:“尽管传统媒体在许多成熟市场正失去读者,但是这些市场的报业却是数字技术革命的先锋。成熟市场的许多报纸都已转向数字平台和新的印刷出版形式,从而扩大了其产品种类、读者群和收入。”

不过,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认为,与数字经济活动有关的出版收入将不能弥补纸质报刊的损失,但报纸在手机市场上应会大有可为。

“中国广电IPTV”即将起航

据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将在包括北京、山东(青岛)、四川(绵阳)、广东(深圳)、湖南(长株潭)、江苏(南京)、湖北(武汉)、浙江(杭州)等试点地区,和当地广电机构合作,共同开展IPTV业务。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由中央电视台(具体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会同地方电视台,按照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原则,联合建设。

IPTV集成播控实行两级架构,中央设立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由中央电视台组织建设;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根据试点地区实际情况,组成联合体,联合建设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指对IPTV从播出端到用户端实行管理的播控体系,包括节目内容统一集成和播出控制、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子系统。做好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运营和管理,积极探索合理的运营模式是此次试点方案的又一重点。中国网络电视台及中国网络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组合成的联合体,按照统一品牌、统一呼号、统一规划、统一洽谈、分级运营的原则与电信企业进行合作,采用统一播出呼号“中国广电IPTV”,分级运营管理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和分平台,向用户提供丰富的视频直播、点播、时移、回放、高清和增值服务。

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已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建设完成。依托中央电视台的资源优势,中国网络电视台已储备超过50万小时的视听节目内容,日节目更新量200小时,为IPTV业务运营做好了充分准备。“中国广电IPTV”即将起航,各试点地区的用户将成为最先的受益者,而中国网络电视台在国家三网融合的政策指引下,也将会不断给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内容,提供多样化的业务和服务,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多的贡献。

巴西最老报纸网络版替代印刷版

据新民晚报:拥有近120年历史的巴西最老报纸之一《巴西日报》7月14日宣布,将从9月1日起停止发行纸质印刷版,统一采用网络版。

报社全部通过网络提供报道在巴西尚属首例。这一举措反映出一个事实,随着网络新闻的普及,新兴市场国家同样面临着报纸广告收入下降等经营环境的恶化。巴西日报社并未提及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随着印刷版的停止发行,原本每月约50雷亚尔的订阅费将改为约10雷亚尔。据当地媒体报道,《巴西日报》负债超过1亿雷亚尔,发行量也在逐渐减少。最近工作日的报纸发行量降至约1.7万份,周日版也跌至约2.2万份。去年巴西全国的报纸平均日发行量819万份,比前年下降了3.46%。

南方报业与星岛新闻集团合作扩张海外版

据南方都市报:近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星岛新闻集团高层在穗举行会晤,共商互利双赢、共谋发展合作大计。南方日报海外版代表与星岛日报海外版代表签署合作办版、广告代理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南方报业海外版强势扩张,大大提高对外传播能力。

根据双方协议,南方日报海外版与星岛日报海外版合作编制《南粤侨情》专版,每周一期,随星岛日报海外版发行北美、欧洲、大洋洲三大洲各大主要城市。《南粤侨情》面向海外华人读者,反映南粤大地乡情乡讯,侨情新动态、新政策、新世俗,及时报道华人华侨返乡情况,给海外读者提供一扇深入了解广东的窗口;开设侨情直通车、岭南一瞥、南粤万花筒、岭南侨领、桑梓宏业、来来往往、侨乡掌故、侨乡特写、侨乡揽胜、爱心桥等栏目。

《南粤侨情》通过“借船出海”成为南方报业重要的系列海外版之一。南方报业的核心海外版 《今日广东》,自今年4月1日承办并同步上网以来,以全新的版式、翔实权威的新闻资讯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媒体美国《侨报》、加拿大《现代日报》、法国《欧洲时报》、巴西《南美侨报》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欧洲商报》、《美洲商报》等海外华文媒体要求整版刊用 《今日广东》,一些知名华媒要求选用 《今日广东》稿件。《今日广东》这个广东著名的外宣品牌,随着响当当的“南方号”,在海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南方报业还将与东南亚主流大报星洲日报合办广东乡情乡讯专版、与现代传播(国际)合办美洲专版。届时,南方报业海外版将覆盖全球五大洲各大主要城市。

辽报集团与鞍报集团合建公司合并报纸

据东北新闻网:7月14日,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专业新闻网站——东北新闻网在新闻首页重磅报道了辽宁报业资源整合的最新消息: “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与鞍山报业集团已就以股份制形式整合目前两家报社在鞍山的晚报、都市报资产签署了协议,双方共同组建的股份公司将由鞍山报业集团控股,原来鞍山报业市场上的两份晚报都市类报纸《千山晚报》、《北方晨报》将合并为一份报纸,暂定名为《北方都市报》。”媒体的强强合作,将为省市两级报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鞍山报业集团与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资本层面的战略合作,成为全国同业关注的焦点。

雅虎推新闻博客服务

据中国新闻网:很长时间以来,新闻的生产制作都是自上而下的——编辑和记者决定哪些内容重要,再将其通过媒介传播给读者。但眼下,这种约定俗成的模式正在被颠覆。7月8日,雅虎全球推出了一项新闻博客服务Upshot,这个新闻博客以搜索和查询量为依据,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指导编辑选择要报道的新闻内容。

据悉,该部门由6位作者和2位编辑组成,博客包含了原创报道、评论和授权新闻图片等。雅虎希望,结合了科技力量的Upshot能推送出真正符合用户阅读口味的在线新闻服务。用雅虎媒体副总裁James A.Pitaro的话说,“我们有能力收集这些数据,这使我们能够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洞悉用户、把握需求是我们策略中最大的部分。”

如果这种策略有效,公司生产的内容就能更精确地吸引读者。毕竟,在日益泛滥的媒体信息中,新闻报道若能“以用户为导向”,填补到其他媒体尚未关注的空隙里,才是生存之道。

在此基础上,雅虎推出Upshot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确定消费者的喜好,增加原创内容的比例。雅虎新闻服务副总裁马克·沃克称,此前雅虎在体育博客方面已经做得不错,而Upshot的新意就是“更加注重原创”。

京报集团率先使用纳米绿色制版术

据北京日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首次用于杂志印刷。这是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经过约5年的研发后,首度运用于国家正式出版物印刷,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化学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介绍,传统印刷制版都是基于感光成像的原理,需要使用不同的感光材料。感光材料在显影、定影和冲洗过程中,还要用到许多化学材料和试剂,会产生大量的废液污染。而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摒弃了传统感光成像的思路,通过开发新型纳米转印材料,直接打印制版,实现真正的印刷制版数字化。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不再使用感光材料,不但简化了印刷流程、降低印刷成本,还从根本上改变印刷业对感光材料依赖的现状。这项绿色、节能的技术,成为取代激光照排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前沿印刷制版技术。

6月初,由中科纳新制造的一套使用了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的印刷设备,进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试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成为全国报业第一家试用绿色制版技术的平面媒体。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京报集团支持绿色印刷产业技术的应用,愿意提供试验场地和材料,并通过试用为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提出意见建议,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目前,该套设备已经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进行了5次调试印刷,试印刷的 《京郊日报》质量一次比一次好。京报集团将和中科院化学所、中科纳新一道,让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尽早投入到报纸印刷中。

目前,这一技术已获得多项核心专利,拥有了较为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针对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印刷行业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将助印刷业实现弃“暗”投“明”。

《华西都市报》推出最大规模广告3D报纸

据华西都市报:8月6日,华西都市报3D房产特刊,用20个整版的超大规模,聚焦全成都读者的目光。读者可以透过特制的3D眼镜,看到千变万化的版面,就像看3D电影那样。拿起本报的3D立体报纸,读者不用亲自到楼盘展示现场,就可饱览成都精品楼盘的立体三维空间,身临其境,感受未来理想城市中的摩天大楼、纵横交错的空中楼宇,分享超乎想象的未来城市创意和世界建筑大师的城市理想。凡成都主城区的华西都市报读者,均可获赠华西都市报3D报,特制的3D眼镜也将随报赠送。

传媒的发展趋势是分化而不是融合

陈国权在2010年第3期 《新闻记者》上提出,今后传媒发展的趋势不是融合,而应该是分化。

他认为一些传媒集团投入巨资,耗费大量精力和资源进行传媒融合尝试,但总没见效果,问题出在:传媒融合违背了最基本的自然规律,是很难成功的。任何事物,无论是生物体,还是技术或是产品,都是走向分化,而不是融合。

报纸刚刚出现的时候,在中国只有邸报,在西方则是政党报纸。但看一下现在的报纸品类,就知道分化的趋势有多么明显;电视刚开始被发明出来也只有一种,如今电视发展更是五花八门;最初的电脑由几百万个真空管组成的计算器,今天发展成个人电脑、中型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掌上电脑;现在网络的分化主要体现在赢利模式上,已经分化出很多品类。

导致分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生存竞争时需要把自身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应对竞争。

传媒融合需要融合的媒体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这样就弱化了各自的独特性和优势。很多传媒摊子铺得越来越大,搞视频、做网站、出杂志、建工厂、搞房地产、开物流公司,甚至还有矿泉水厂,美其名曰 “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但没有做强。

必须做大自己的独特优势,致力于一点,不及其余,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领先者。只有分化才能将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分化的结果就是将优势做大做强,这也是分化的过程和表现方式。

传媒的分化可以分为很多种,既有传媒形态的分化,也有传播渠道的分化,还有赢利模式的分化。分化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适应了则生存、发展,不适应就消亡,或者由它的某个分支继续发展。

传媒的分化也是这样,报纸形态可能在若干年后变得不适应读者需求和社会大环境,但它的某一个进化分支会由于适应了读者需求和社会大环境而变得特别繁荣昌盛,更大的可能是很多个分支。其他传媒形态也是如此,传媒的种类形态只会由于分化变得越来越多。发挥独特优势,针对某一领域的市场细分法则从自然选择中总结而来,也适用于所有的传媒。

“传媒融合”说扩张了人们的想象力,激起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热情,但是分化毕竟是自然规律。

纸媒如何讨回迷失的“网络蛋糕”

李宇西在2010年第7期 《中国报业》撰文说,纸媒读者变身“免费”网友之后,纸媒的订阅量与关注度逐步降低,纸媒的注意力经济随之缩水。纸媒赢取利润的广告内容在转载中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网媒赢取利润的新的广告内容。随着信息提供者的转变,读者创造的注意力经济开始从属于新的卖主,并转向新的买主。

当廉价的、源源不断的、来自各级各类纸媒的信息流涌向商业网站时,那些品牌商业网站因为低成本、低风险与高收益的优势牢牢地控制着“网络应用使用状况”中网络新闻阅读占比80.1%中相当的份额。

纸媒如何讨回自己的蛋糕?不妨从源自读者的注意力经济人手,向注意力经济要效益——让广告随着信息走。这才是纸媒分割讨要“网络蛋糕”的可行之法、根本之道。广告随着信息走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初级模式,软文(即软广告)模式;另一种是高级模式,即“新闻附广告”转载模式。商业网站每免费转载纸媒一条信息,就在相应网页的显眼位置转载该版一条广告(纸媒转载网媒信息亦然。其尺寸大小、版位安排可具体商议调整),从而让纸媒广告继续伴随着纸媒信息走上网络,走近读者。

新闻期待转向倒逼媒体重构

邓的荣在2010年第8期 《新闻实践》中撰文说,新传播时代的受众意见,在加速改变主流媒体的判断标准。新传播时代受众新闻期待的转向,正在倒逼媒体重构。

一是推动信息流通形态由单一转向多元,倒逼媒体由“内容为王”向“渠道为王”让度新闻话语权。所谓“内容”,指的是新闻表达的事实和观点,所谓“渠道”,指的是事实和观点的传播载体。好的事实和观点必须有好的表达渠道才能更有效地接近受众、掌握受众,否则就难免沦落为自说自话。

二是推动新闻生产方式由封闭转向开放,倒逼媒体由“自足生产”向“协同生产”让度新闻建构权。所谓“自足”,指的是新闻内容由新闻专业机构独自生产,所谓“协同”,指的是新闻内容由传统职业化与大规模业余化共生共享。

三是推动新闻评价机制由集中走向分散,倒逼媒体由“专业评价”向“社会评价”让度新闻评价权。所谓“专业评价”,指的是新闻评价标准、评价行为由新闻专业人士制定与运作,新闻的好与坏局内人说了算;而“社会评价”指的是新闻评价标准、评价行为由全社会制定与运作,新闻的好与坏全社会说了算。

恶性事件报道四“不可为”

马杰颖、赵珣在2010年第3期《岭南新闻探索》中撰文说,面对恶性事件媒体报道有4条“不可为”的原则。

1.不宜炒作和过分渲染事件。否则,对社会公众可能不自觉地形成 “软暴力”,令其产生心理压力和惊恐情绪,引起社会恐慌;对与犯案者有类似经历、感受特别是行凶发泄倾向的人也可能产生暗示、启发、模仿效应,引发新的犯罪。

2.不宜隐瞒不报。如果封杀大众媒体的采访权和报道权,不仅不能通过媒体及时披露真相引起社会、公众关注和警醒,而且还可能因“大道消息”失声,而“小道消息”满天飞,也会引起不安情绪甚至恐慌。

3.不宜因追求细节的真实和影响力而给相关人员带来新的刺激或形成新的伤害。新闻报道本应以真实细节感人,但是,面对恶性事件,并不是所有细节都适宜图文并茂不加节制地详尽报道的。

4.更不能将暴力作为娱乐素材。要力戒“看客”心态。个别媒体为增强影响而以调侃心态将新闻娱乐化,特别是利用“悲剧性事件”受害人的痛苦作为新闻卖点来吸引眼球,这种 “看客”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最终只会让受众反感。

猜你喜欢

报业报纸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报纸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一张假报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