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专家学者如是说
2010-12-27周励
◎ 文/记者 周励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
杨凌要尽快独立设市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必须要做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新区规划需要解决好这样一个上位的问题。西安可以成为不同于北京、不同于上海的中国科教中心。西安是欧亚合作的中国基地,是亚欧大陆桥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关中是沿桥最发达的地段,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能够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
建议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把杨凌独立设市,并建成“中国唯一、世界唯一”的农科型中心城市。把铜川建成为渭北的中心城市,解决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把渭南建成关中东部的中心城市,并把华阴、韩城、商洛建成关中的三大门户城市,促进关中向东开放。“完成上述任务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将咸阳一分为三,将兴平以东、三原以南划归西安,组建大西安;将彬县、长武、旬邑、淳化等资源县划归铜川,振兴铜川;将其余县划归杨凌,设立杨凌市。”
关中发展不仅要凭借大西安城市圈的发展,还要重视榆林能源基地的建设,对陕西来说,要重点发挥好两个城市的作用,一是西安,二是榆林。榆林煤、油、气、盐等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龙头,可以发展为陕西经济的第二极,与西安构成两极结构。使榆林为龙头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融入到京津冀和环渤海,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的能源化工基地,利用京津冀和环渤海的信息、资金、技术、市场发展自己,实现陕北发展新的跨越。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石英:
建大关中要突破行政区划
“西咸一体化”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现在的西安和咸阳单独都难以担负起增长极的功能,必须建设大西安。
规划已经重点强调和表明了西咸一体化是实质性合并、而非松散型“经济共同体”的目标,但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被搞得抽象而复杂。如果明确西咸一体化最终是要西咸行政区划的合一,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先通过“经济一体”“交通一体”等“一体化”过程,逐步使两市越来越紧密直至融合成为自然的一个整体,然后水到渠成地实现行政区划的合并。另一种思路是先从行政区划调整入手,合市后再行统一规划建设。“西咸一体化”提出八年来的实践事实上走的是前一条路,迄今为止的实践也已证明这条路是极其缓慢甚至不可行的。因为行政区划本身就构成了一体化的最大障碍。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徐德民:
进一步做大做强军民两用产业
坚持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军民结合项目及产品推介会,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参与项目的开发。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军民结合项目的投资力度,重点支持自主创新的军民两用高技术项目。与此同时,省上以项目的产业关联度和产品成套性,对部分工业项目贷款予以贴息支持。积极实施一批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军工民用产品,形成一批高技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真正实现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组组长史志诚:
加快关天规划中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
目前规划中的9个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即宝鸡—蔡家坡、铜川—富平、渭南—华阴、杨凌—武功—扶风、彬县—长武—旬邑、韩城—蒲城、天水—秦安、礼泉—乾县、商州—丹凤等建设缓慢,“动静”太少。既然是示范区,就要能尽快显示出示范作用,就要加快建设加强村庄规划,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加强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长冯家臻:
高端制造业要做大做出特色
把发展目标定位为我国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最大的高端制造业集聚区,既符合规划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又符合商务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定位,也比较集中地彰显了大关中的产业优势与核心特征。
基于这一目标,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一是把出口加工区建设成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引领和辐射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二是把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成我国西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上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三是加快泾渭新城建设、积极推进高陵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四是把经开区打造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门户区,在推进西咸一体化、强化西安中心城市功能上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发展战略组副组长杨勇先:
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中国原点新城的创新之处是在政府引导下,由一个主导企业来规划建设,在项目的前期规划、开发建设过程、运营过程能充分地发挥企业的有效性优势,打破传统的开发模式,由政府为主到企业为主,政府由开发主体变为开发引导,这是对区域综合开发上的重大探索,可以有效地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开发成本,提高土地开发效率,明确区域产业定位,是对传统园区开发方式的重要变革。
建议借鉴中国原点新城建设的经验,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继续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优化产业结构、管理结构和资产结构,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加强中介服务,培育和发展更多的产业集群,让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大西安经济圈的形成、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源。